近日,百度在醫療健康領域再落一子。
2021年3月16日,百度上線了一款名為輕竹健康的一站式健康管理平臺,集合了資訊、測量提醒、血糖血壓記錄、健康課堂和商城等多項服務。功能與百度之前宣布關閉的百度醫生較為相似,但是細分功能更為豐富。
目前,輕竹健康已在微信端上線輕竹管家小程序,以及蘋果應用商店內上線輕竹健康醫生版APP。在2017年撤裁醫療事業部之后,百度又要做醫療業務了?
百度在大健康產業的布局,可以追溯到十年前。2010年到2013年間,百度率先布局醫療領域,先后與“好大夫在線”、“百科名醫網”等醫療信息平臺合作,請來全國的醫療專家對醫療詞條進行編輯和修改,后續又與國家藥監局合作打通了藥品信息官方數據庫。2014年,百度先后發布了自己的大數據引擎以及百度醫生網頁版,這也是百度首次嘗試線上醫療問診業務。
大數據引擎發布后,百度依靠搜索業務的流量優勢,搭建平臺進行醫療信息資源整合以及相關產品研發。因此,百度醫療將“醫患+AI”作為布局的主線,先后自研了百度醫療大腦、百度醫生、拇指醫生、百度健康、百度醫學、Dulife、百度直達號,共計八個醫療板塊。不過在近些年百度的業務調整中,這些產品要么改頭換面,要么就沒了聲息。
這一時期的百度急于短期變現,憑借著搜索排名、百度醫生、百度直達號等產品,將患者引流至客戶醫院,依靠廣告流量收獲了巨額營收。根據2016年媒體報道,當時的11000家民營醫院中,莆田系醫院占據了80%的數量。當時的莆田市委書記梁建勇曾透露,莆田系醫院每年能為百度提供上百億的廣告收入。
事實上,百度在醫療競價和百度貼吧、百度知道等方面的變現,并非百度在醫療領域的布局主線,而是由其搜索業務衍生出來的變現手段,不過這也為百度醫療業務后來的丑聞埋下了伏筆。
2015年,百度CEO李彥宏曾在復旦大學演講時表示:“百度想做的事情是把正確的病人送到正確的醫生那兒。”但“魏則西看病”、“血友病貼吧”等事件發生后,百度2017年前在醫療領域的布局全部付諸東流。百度急于變現的行為最終將其在醫療領域的公信力徹底摧毀,群眾紛紛質疑百度醫療的安全性,百度的股價也在幾天時間內蒸發了450億人民幣。
有醫療行業專業人士表示,“線上醫療服務的最佳應用場景顯然是搜索引擎,人們身體不舒服了,最方便的還是去搜一下,畢竟找醫生遠不如直接上網搜索方便。之前百度搜索的悲劇產生,主要還是因為之前的百度搜索過于商業化,漠視醫療服務的安全問題。”
來源:OF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