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騰訊宣布啟動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將聯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明峰醫療、廣州互云、醫渡云、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上海全景醫學影像診斷中心、海納醫信等10家單位,完成推動我國在醫療影像人工智能領域持續技術創新、建行業生態體系的總體目標。
該平臺AI能力由騰訊覓影·開放實驗平臺與騰訊云智能鈦機器學習平臺(TI-ONE)攜手打造,助力推動醫學影像AI研究與應用,為醫療人工智能跨行業合作提供新的解決思路與路徑。基于騰訊優圖實驗室等頂尖AI實驗室支持的騰訊云智能鈦機器學習平臺(TI-ONE),集成了大量的常用算法,包括CNN、RNN、DBN等深度學習算法,以及GBDT、FFM等傳統機器學習算法。用戶可以通過平臺集成的算法自動訓練自己的模型,支持業務,如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精準推薦和實時風控等。
騰訊云智能鈦機器學習平臺(TI-ONE)不僅能滿足構建AI平臺,響應組織內各種AI功能的需求,同時還可以結合行業特點快速構建應用解決方案。以醫療場景為例,平臺提供的高效“搭積木”式訓練能力,幾分鐘即可構建用戶自己的AI算法,此外,近百種算法組件可支持全場景的醫療AI訓練訴求,組合各種數據源、組件、算法、模型、評估模塊及部署模塊,所見即所得,助力醫學AI研發事半功倍、增速提效。
眾所周知,科研院校、醫療機構、科創企業普遍面臨數據來源少、標注耗時、缺乏適用算法、算力難滿足等痛點,騰訊云智能鈦機器學習平臺(TI-ONE)憑借強大算法、高效算力,有效支持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的建設,能為臨床醫生、科創企業提供從數據脫敏、接入、標注,到模型訓練、測試、應用的全流程服務,帶動行業共同進步,提升醫學影像人工智能生態的整體研究能力,最終讓患者得以受惠。
同時,騰訊云智能鈦機器學習平臺(TI-ONE)整合了數據預處理平臺,有效提高數據預處理效率;具備的可視化建模能力,能組合各種數據源、組件、算法、模型、評估模塊及部署模塊,可以讓用戶自由地定制工作流,實現多個任務一起運行,讓工作事半功倍。
按照《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建設》規劃,各單位將實現涵蓋標準體系、數據資源、平臺支撐、行業應用、基礎研究五大板塊的一系列推動國內醫療影像AI發展的目標。2021年底之前,將完成開放創新平臺的落地試用,實現對5種影像模態、10個標注疾病種類的支持;至2022年6月,將建成共享醫療數據基礎資源庫、醫療脫敏資料查詢與監管平臺等關鍵項目,并初步擬定醫學影像人工智能技術的標準草案。最終產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始創新,提高我國高端醫學影像技術的國際競爭力。
相信,通過騰訊云智能鈦機器學習平臺(TI-ONE)支持的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能夠更好的幫助科研機構、高校、科創企業孵化醫學AI應用,支持不同的行業場景全面落地,讓大眾能感受到AI技術的便利。
來源: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