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云知聲終止IPO,回歸智能醫療語音藍海大市場

    云知聲終止IPO,回歸智能醫療語音藍海大市場

    2021-03-03 資訊 Eli

    云知聲終止IPO,回歸智能醫療語音藍海大市場-智醫療網

    本文系深潛atom第174篇原創作品

    2020年,一場疫情,改變了全世界對于醫療的看法。基于影像的人工智能技術和基因檢測基礎已經成為了市場的主流,藥監局和部分地區的醫保部門已經紛紛為其打開大門。

    雖然,智能語音發揮的作用同樣不下于這兩個技術,但因為關注度不夠就顯得落寞了很多。作為基礎型技術,智能語音在疫情之下,同樣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比如疫情期間,云知聲的“智能防疫外呼機器人”可提供整體自動快捷呼出、全程錄音備查、自動高精確度轉寫、自動標記重點防控對象等服務,并自動生成排查圖文報告,全國各地排查人數接近300萬。不僅幫助緩解了一線防控人員的工作壓力,更有效降低了人員接觸式交叉感染的風險。科大訊飛的外呼隨訪系統,分析了數百萬份基層門診病歷并向公共防疫部門提供分析報告。思必馳在春節期間的緊急研發出“疫情防控機器人”,為400余基層社區筑守著“生命防線”,為各防控一線提供免費服務。

    云知聲終止IPO,回歸智能醫療語音藍海大市場-智醫療網

    △云知聲抗疫

    01

    院內語音市場,小而美的嚴謹產品

    在美國,寫病歷并不是醫生的本職工作,而是由助手來完成的。語音巨頭Nuance認為這一功能完全可以由人工智能替代,因此研發了語音病歷系統,而這款產品也不負所望大獲成功。到2016年,醫療領域的收入已經超過了Nuance總營收的50%。

    在病歷錄入這個業務上,中美之間的情況完全不同。過去在國內,都是醫生本人錄入病歷,醫生只能下班后占用自己的時間輸入病歷,甚至很多年輕醫生因為錄入病例不及時被扣工資,語音病歷錄入十分適合國內醫療需求

    云知聲終止IPO,回歸智能醫療語音藍海大市場-智醫療網

    △語音病歷錄入

    中國醫療信息化市場可以分拆為四個部分:硬件市場,信息化網絡設備市場,軟件市場,以及服務市場。目前國內比較領先嘉和美康、東華軟件、南京海泰醫療、衛寧健康,創業慧康等醫療信息公司,已經與大部分的醫院展開了深入的合作,已經掌握了醫院信息化的架構。語音病歷錄入則是依附在軟件市場上的應用級產品,目前語音病歷市場已經趨于穩定,云知聲和科大訊飛則是語音病歷的兩大領先企業。

    國內資深電子病歷架構師王先生告訴深潛atom:“語音病歷在院內應用有很大的弊端,需要優化。首先,場景優化。比如門診部,一個醫生只能留給患者5分鐘時間,需求是快速解決問題,沒有時間進行語音操作;其次是網絡問題,語音識別產品很多要基于網絡,但是國內醫院人太多,如何解決網絡問題至關重要;再次就是噪音干擾,盡管配備降噪話筒,但是依然不能完全避免噪音干擾。“

    盡管目前語音病歷市場很小,科大訊飛如此執著于市場份額的原因,主要還是在于對語音市場的想象力不能丟失,科大訊飛曾在云知聲申請上市之時公開質疑其市場份額,勢必影響其估值和上市。早在2016年,科大訊飛就已經將訊飛醫療剝離,希望可以獨立上市。之后科大訊飛不斷努力做大這個市場,業內人士向深潛atom表示,科大訊飛甚至不惜讓自己的代理商壓貨,上萬一只的話筒,有的銷售手里竟然積壓了上千只。

    云知聲終止IPO,回歸智能醫療語音藍海大市場-智醫療網

    △語音醫療市場

    在語音病歷之外,語音識別技術同樣能夠進行疾病的診斷。聽診器在過去幾百年間幾乎是醫生的形象不可或缺的一個印象,通過聲音判斷疾病也是很多醫生的常規武器。隨著語音識別技術的日趨成熟,設計一套智能化、小型化、可靈活擴展的失語癥輔助診斷和康復治療為一體的系統軟件可以成為疾病診斷和康復的重要方向。

    2016年時,Mayo醫療機構的研究者發現,心音和心臟病之間可能存在某種關系,而通過語音識別技術可以完成發現這種潛在的關聯,從而可以完成疾病的診斷。

    云知聲于2016年便開始了醫療領域的推廣工作,由電子病歷入手布局醫療。對于醫療病案首頁中最重要的診斷和手術部分,云知聲基于最先進的深度學習技術開發了手術和診斷自動編碼系統。2019年,云知聲推出了以語音作為切入點,面向診療前、中、后期不同階段的人工智能服務

    02

    院外醫療市場的藍海

    智能語音的掘金地

    相比較嚴謹的院內診斷場景,院外的健康管理相對更加“輕松”一些,智能語音可以發揮的作用也更加廣闊。在深潛atom看來,對于很多語音企業來說,與其要進入一片紅海的的院內市場,更廣闊、更開放的院外市場才是需要關注的,健康管理才是更大的應用市場

    目前我國高血壓人數高達3.3億,糖尿病患者超過1.14億,雖然這些疾病并不致命,但是會造成嚴重的并發癥,造成腦、心、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易造成傷殘,影響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且醫療費用極其昂貴,增加了社會和家庭的經濟負擔。

    我國心腦血管病現患人數2.9億,其中,腦卒中1300萬,冠心病1100萬,肺源性心臟病500萬,心力衰竭450萬,風濕性心臟病250萬,先天性心臟病200萬。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80%的心腦血管疾病、80%的二型糖尿病、絕大部分的原發性高血壓是可以預防的,需要我們做好健康管理的工作。

    云知聲終止IPO,回歸智能醫療語音藍海大市場-智醫療網

    △慢病危害

    國家對于健康管理特別看重,推出家庭醫生簽約計劃也是一片大好,甚至也吸引大量企業進入這個賽道,共同完善家庭醫生工作過程中需要面臨的種種困難。特別是在這次疫情過后,大量的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意識開始覺醒,開始重視健康管理

    在巨大的市場需求面前,跟隨著的也是巨大的利益空間。《2020年中國互聯網慢病管理白皮書》指出,互聯網慢病管理在公立醫院外的市場潛力巨大,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2300億元,而智能語音可以成為患者優質的醫療服務解決方案的重要一環

    目前的慢性病主要以中老年為主,在遠程監控時,很多老年人對于手機和App的應用使用并不順暢,甚至有些人打字都存在困難。因此老年人對于智能語音存在強烈的需求,在用戶問診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語音輸入病癥,自動轉化成文字,可以讓健康監控更加順暢。

    2019年8月,徐匯區開展了“徐匯家庭醫生智能語音助理項目”,以患者為核心打造綜合健康管理平臺,可以實現居民在家庭場景下的慢病隨訪、提醒用藥、健康宣教等功能,而語音識別技術則成為了項目的重要技術支撐。

    云知聲作為行業的開拓者,在積極推動智能語音在院外健康管理中發揮作用。比如,其選擇與平安好醫生合作,為平安好醫生提供技術支持,在用戶問診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語音輸入病癥,自動轉化成文字,大大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門檻。

    云知聲終止IPO,回歸智能醫療語音藍海大市場-智醫療網

    △語音錄入

    此外,云知聲與某國內排名前三的保險公司展開醫保稽核的合作落地,將大大拓寬云知聲醫療業務產品矩陣,進而打開突破現有的智能語音的市場空間的天花板

    03

    未來醫療,離不開智能語音

    在2018年頒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將慢病管理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要降低癌癥、心腦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疾病的過早死亡率,控制慢病疾病負擔。

    云知聲終止IPO,回歸智能醫療語音藍海大市場-智醫療網

    △慢病管理

    “健康中國2030戰略研究組”首席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曾多次公開表示,在未來十年中國慢性病將會是一個快速增長期。現階段我國的醫療資源,并不足以滿足日益增加的健康需求,因此極其需要人工智能技術的幫助,特別是語音識別技術

    此外,2017年起,醫保支付的問題便被國家高度重視。為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不斷提高醫療保障水平,確保醫保資金合理使用、安全可控,同樣離不開智能語音。借助于合作醫院以及自由專業醫生團隊以及原有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云知聲構建了大規模全科室的醫療知識圖譜。基于大數據的監管,對可能出現的高套分組、沖點數等行為分析上,語音技術都能夠發揮重要作用,可以幫助醫保完成控費

    千億健康市場,智能語音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科大訊飛的意氣之爭,無非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毫無必要,也毫無意義。在過去,大家的思維都被固定到了院內市場,容易揪著院內的那點存量市場占有率開撕。隨著越來越多的巨頭入局,大家的目光已經不再單純局限于院內市場,院外健康服務場景更多,想象力更大,更容易形成商業閉環。在新的場景下,需要更多像云知聲這樣的頭部玩家與具備醫療服務能力、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發力,開發出更廣闊的院外市場,探索全新的商業模式。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