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業界 > 移動醫療前景美好,長路漫漫

    移動醫療前景美好,長路漫漫

    移動醫療前景美好,長路漫漫-智醫療網

    相對于其它高大上的“互聯網+”領域,具有強大剛需市場的移動醫療一直認為是最接地氣并被寄予希望。眼下,正是移動醫療市場突飛猛進的階段。伴隨著醫改的深度推進以及各路資金紛紛殺入互聯網+醫療領域,移動醫療可謂千帆競渡。市場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已達30億美元,同比增長52%,預計到2017年將突破200億美元。

    對于爆發式發展中的移動醫療,外界依然疑慮重重:未來的醫療會怎樣?移動醫療又存在哪些短板?對于這些思考,6月27日的中國創客大會移動醫療專場,各位發言嘉賓對此進行了隔空回應。

    對于移動醫療,究竟選擇什么樣的入口切入?康康血壓董事長曾明發援引自己的從業經驗指出,飲食、運動等,監測這些數據完全屬于個人的事情,不是某一個機構。所以,康康血壓從一開始定的就是2C.他說,“有兩大因素也助推了這樣的選擇,首先因為血壓是中國第一大慢病,大概3億多的用戶市場。第二,對用戶的教育成本相對而言比較低。我覺得測血壓是不需要再教育的,不是很麻煩,因為現在基本上成年人都知道測血壓,我們只是將血壓計這一傳統衡器嫁接到了移動互聯網,采用這種軟硬結合的方式管理人體血壓數據”.

    他同時指出,康康血壓的夢想不是去賣血壓計,而是把硬件當成一個能夠觸及到人本身的一個工具,將個體的血壓數據通過長期跟蹤積累,最終發揮出大數據的反哺價值。

    事實上,不停留于硬件本身、以硬件端搶占入口來采集人體數據,也成為目前很多創業公司紛紛不斷上演的舉動。而細分領域或將成為未來移動醫療市場上的黑馬,也是移動醫療創業團隊最可能實現突破的方向。來自糖護士的CEO李承志也認為,要將硬件當一個入口,把這個耗材當成中間聯絡的一個紐帶,增加用戶粘性,最終把患者牢牢地抓在你的手上。

    當然,對于外界對移動醫療創業者承擔的“顛覆者”、“攪局者”角色,與會嘉賓均表示出理性的看法。有嘉賓提出,移動醫療目前還只是在“顛著”狀態,有些短板問題亟待解決。

    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移動醫療發展面臨一大掣肘便是——醫生端。好大夫在線創始人王航認為,因為現在整個中國的醫療體系是一個最大的短板,如果能夠幫助醫生突破一些現在的限制,能夠激發他們為用戶服務的熱情,對整個行業才有好處。

    對此來自醫生端的相對缺失,杏樹林CEO張遇升認為,中國1955年以前的醫生,本來都是自由執業者。現在的醫生則因為西方醫學的發展,他在某種程度上需要協作,因為一個人很難解決病患所有的問題,才開始需要醫院能提供協作、提供一些個人不能提供的東西。

    “不過好在互聯網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夠替代這種協作,讓醫生自主形成一種協作的關系”,張遇升表示。

    另外,他在介紹中美移動醫療的區別時指出,在美國,為患者、醫生和醫院三方服務的企業是三分天下。中國移動醫療的主要瓶頸是患者很難獲得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所以試圖通過互聯網打通這個“途徑”的公司不少。

    益體康創始人周钷則點明了移動醫療的另一個坑,移動醫療收費是很大的問題,先解決此點,移動醫療真正發展的春天才會到來。的確,帶有“開放”、“分享”本質的互聯網,讓中國的移動醫療成投資熱點,但盈利模式的困境一直未能擺脫。像美國移動醫療的支付方,還有非常重要的兩股力量:保險公司、雇主。此類機構付費解決了支付問題,而中國還在路上。

    “移動醫療的美好愿景長路漫漫,顛覆是個重新洗牌的慢動作。而現階段用‘引爆’的定義才更貼切。”曾明發認為,物聯化、平臺化、數據化都是移動醫療未來要努力實現的三大方向。他最后的總結可能道出了每個移動醫療創業者的心聲,關于醫療,每一步改革都阻力重重。移動醫療也可謂創業維艱,但總需要有這么一批開拓者。

    就像房龍在《寬容》里說的一樣,“總是要有人丟些骸骨在這條路上,后來者才能走的更遠。”

    關鍵詞:移動醫療醫療大數據智慧醫療數字醫療遠程醫療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