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排隊掛號、扎堆看病,到隔屏問診、送藥上門,從治療到“智”療的健康新生態,正在成為越來越多青島市民生活中的新常態。
據青島市衛健委最新數據,截至2020年底,38家醫院開通“互聯網+發熱咨詢門診”,免費提供線上咨詢服務,已累計服務4萬余人次。全市累計建成互聯網醫院36家,累計網上配送藥品22298盒。建成市級“互聯網+區域影像診斷平臺”,接入16個診斷中心,互聯網診療服務持續改善。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指導下,智慧醫療不僅成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方向,也成為一片新的市場藍海。
近日發布的《2020智慧醫療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規模已突破千億元大關,預計2021年規模將達1259億元,行業將進入智能化、高效化、規模化發展的高速增長期。
經過多年發展,青島已在智慧醫療方面走在的全國前列。以信息化提升醫療健康服務“含金量”,智慧醫療在青島正廣泛應用于健康管理、疾病篩查、輔助診斷、精準醫療和慢病照護等多個關鍵領域。而在智慧醫療的時代風口下,領跑的青島還將順勢而強。
“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家住嶗山區的李女士告訴記者,一周前她6歲的兒子因感冒導致發熱,經過醫院初診,目前孩子病情好轉。“我在互聯網醫院掛號給孩子復診的,通過上網就能與醫生交流,開藥、取藥,不用現場掛號排隊不說,買的藥直接快遞到家,節省不少時間和精力。”李女士說。
網上看病、送藥到家,這是很多青島市民當下正在嘗試的看病新方式,互聯網醫院給市民帶來了更大的獲得感。
去年,疫情的出現讓“互聯網+醫療”為代表的智慧醫療加速融合。許多慢病患者在復診、檢查、開藥等環節都遇到了阻礙。而在互聯網醫療平臺的介入下,慢病患者可以在線問診,有資質的醫生線上開方,患者無需前往醫院也可以直接在家中等待藥品配送上門……
如今,各家醫院都在依托互聯網醫療平臺積極打造獨具特色的“新賽道”,以信息化提升醫療健康服務“含金量”。凝聚青島健康信息化技術建設成果的智慧醫療,正成為創新健康事業發展的驅動力。
1月26日,一款遠程心電診療系統在青島開往北京的G186列車上正式投入使用,這在全國尚屬首例。通過該系統,列車上可實現對醫院的即時心電記錄及傳輸,為醫生及時準確地判斷旅客病情提供技術支持。
這是遠程醫療在青島遍地開花的又一生動注腳。隨著5G網絡建設進程的加快,青島遠程醫療發展按下“快進鍵”,并成為智慧醫療的主戰場。疫情期間,青島海信開發的遠程醫療會診系統,成了很多定點救治醫院的“剛需”,尤其是為定點醫院隔離病房安裝的遠程醫療會診系統,使醫護專家不用進入隔離區就可以診治患者。
數據顯示,目前青島市建成了23家遠程會診中心、6家遠程醫療影像中心,聯通了538家醫療機構。作為山東乃至全國醫療領域“互聯網+”模式的先行者之一,青島已經在“互聯網+醫療”為代表的智慧醫療時代走在全國前列。
“傳統醫療服務相比,‘互聯網+醫療’最大的優勢在于‘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互聯網+醫療’與現有的診療模式相互支撐、相互融合,打破傳統醫療服務的時空距離,通過信息化手段的支持,能夠有效化解’看病煩、就醫繁’問題,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相關專家評價。
數據顯示,這些智慧醫療和遠程醫療的措施,使患者單次就診逗留時間從平均3小時縮短為45分鐘,非預約患者從平均3小時縮短為2小時,重復排隊次數從平均5次減少為2次。
創新智慧醫療“新物種”“新模式”
除了醫院等傳統醫療機構在求新求變,一些智慧醫療“新勢力”也紛紛入局智慧醫療領域,帶來醫療新體驗。目前,基于在互聯網方面的技術優勢,字節跳動、騰訊、百度、美團、京東等互聯網巨頭企業都在跑步進入醫療健康領域。
在這場智慧醫療的實力競賽中,青島也在構建智慧醫療的產業高地,其中就包括一大批青島企業加碼硬核科技,聯動線上線下,拓展和提升智慧醫療的服務內容,通過多種方式創新智慧醫療“新物種”“新模式”,打造智慧醫療獨具特色的“青島方案”。
海爾集團的大健康生態品牌——盈康一生,就依托科技驅動、智慧醫療、大數據和線上線下綜合服務核心能力,圍繞用戶需求,構建起“孕生幼長康護養”七大場景生態服務,在全國布局16家醫院,在青島擁有海爾生物和盈康生命兩家上市公司,還有海爾醫療、海爾國際細胞庫、盈康生殖等板塊。
前不久,青島市疾控中心與盈康一生旗下海爾生物共創的青島智慧接種門診,入選了2020青島新型智慧城市典型案例。
據海爾生物疫苗網總經理鞏燚介紹,智慧接種門診采用海樂苗智慧接種方案。例如,在城陽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海爾生物打造了“一站式”疫苗接種模式。其中,電子簽核系統采取“一苗、一劑次、一告知”的電子告知單形式進行接種前告知,符合條件的受種者或者監護人通過指紋、拍照的方式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統一存儲、管理。在智慧疫苗接種箱上能夠顯示出接種者的姓名、需接種的疫苗品種信息以及接種的方式和部位等,信息核準后,所需疫苗將自動彈出。再經接種醫生二次核對,整個方案能確保“精準取苗零差錯,接種過程全追溯”。“海爾生物正在對青島七區三市200余個社區服務中心接種門診,逐步推進智慧化疫苗接種升級。”鞏燚說。
一部手機就能看病,隨著一款智慧醫保-智康行APP上線,市民享受到了由此帶來的就醫福利。在青島市醫保局主導下,去年百洋智能科技協助開發了這款線上線下互聯網診療一體化服務平臺,為患者提供包括預約、就診、繳費、取藥、復診等在內的全方位覆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一站式服務。
百洋智能科技CEO李琴介紹,智慧醫保-智康行APP是依托實體醫療機構,患者的“屏幕對面”均為各大醫院實實在在的醫生,與線下就醫并無二致,充分提高患者的就診信任度。以門診統籌線下就醫為例,從預約掛號開始,到現場報到、醫生問診、檢查繳費、結果查詢、醫生再次問診,直至最后的藥品繳費及取藥,醫保患者均可通過智慧醫保-智康行APP進行相關信息、報告查看以及繳費等服務,深入體驗到智慧醫保-智康行APP提供的實實在在的便捷服務。
這款APP背后,還是對健康管理模式的重塑,從治療變成“智”療。“APP未來還依托龐大的數據后臺,進一步提升對青島市民的健康管理服務,例如在監測到數據異常的狀況后,會即時在APP上發出疾病預警提示,提醒市民進行就醫問診。”李琴表示。
構建智慧醫療大生態
從治療到“智”療,智慧醫療釋放巨大潛力。事實上,引領智慧醫療的健康發展,相比各種智能技術的突破和商用普及,更重要和更迫切的關鍵,則是打通智慧醫療的數據孤島、實現數據整合,構建智慧醫療大生態。
百洋醫藥集團董事長付鋼介紹,醫療數據孤島化且缺乏標準體系,癥結在于信息無法共享,數據無法交流。為此,百洋以提供智能醫院整體解決方案為切入口,進入智慧醫療行業。“醫療機構服務水平的提升離不開信息技術的賦能。作為深耕醫療產業多年的公司,場景化集成能力已經成為百洋的核心價值之一,我們最終使命是利用技術不斷優化醫療場景,實現智慧醫療便捷、規范、精準的目標。”付鋼說。
去年9月,盈康一生互聯網醫院,圓滿通過現場驗收,正式在青島落地。該院將基于盈康一生的16家醫院,進一步鏈接生態內的百家醫院,將全國的醫療資源通過“一張網”的形式進行深度鏈接。同年11月,海爾生物發布了全球首個物聯網生物安全云生態。通過打造“物聯網生物安全云生態”,構建生物安全大數據中心,為國家構建生物安全體系奠定數字化基石。
打通全流程,破解數據孤島,讓生命健康的數據“流動”起來,將生命健康不同領域、不同階段的服務連接起來,更加精準地感知各個節點的需求,創造各個環節的最佳體驗。盈康一生正搭建起一個強大的物聯網醫療生態,為人們提供更高品質的健康產品和更全面的健康服務。
事實上,擺脫散亂“打法”,引領智慧醫療服務向縱深發展,也正是青島當下打造智慧醫療的突破口和主基調。
去年底出臺的《青島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計劃(2020─2022年)》明確提出,推動醫院等重點場所5G網絡全覆蓋,發展在線醫療服務,鼓勵醫療機構業務云化。推動健康青島信息服務管理平臺建設,實現醫療數據互聯互通互認。
可以預見,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推進,青島以智慧技術解決醫療服務的痛點,大力推動智慧醫療創新發展,重塑“全要素、全流程、全鏈條”的全民健康醫療服務體系,必將乘勢而上、順勢而強。
來源:半島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