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不斷成熟,加速了傳統醫療行業與這些新興技術的融合,其中以健康醫療大數據為代表的醫療新業態,不斷的激發著醫療行業的發展。1月15日,中國寄生蟲病防控服務大數據平臺、中國消化病防控服務大數據平臺山東共建啟動會在山東省第一醫科大學附屬消化病醫院(山東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舉行。
啟動儀式上,國家衛健委疾病控制專家委員會血吸蟲病和寄生蟲病分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預防醫學會寄生蟲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首席科學家余新炳,貴州里定醫療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易東升,貴州里定醫療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總經理劉爍,山東省第一醫科大學附屬消化病醫院副院長楊景玉,山東省第一醫科大學附屬消化病醫院首席寄生蟲高級專家繆峰分別發言。就我國寄生蟲病流行現狀及防治對策思考,互聯網+醫療,大數據在醫療場景下的應用價值以及山東參與共建寄生蟲病和消化病大數據平臺的積極意義等方面進行了深度探討。
國家衛健委疾病控制專家委員會血吸蟲病和寄生蟲病分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預防醫學會寄生蟲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首席科學家余新炳
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全國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范》、《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工作規范(試行)》等國家政策法規中,都對寄生蟲病、消化病等傳染性疾病及慢性疾病的防控和管理做了具體的要求。未來,在各地的發展規劃和重點工作中,國民健康將是一項重要的議題。
貴州里定醫療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易東升
此次,山東地區參與中國寄生蟲病防控服務大數據平臺、中國消化病防控服務大數據平臺的共建,將建立起山東地區對寄生蟲病及消化疾病的發病情況、發展規律的數據監測體系,將有效的發揮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體系建設在幫助山東地區健康中國行動推進以及實現醫療健康大數據開放共享、深度挖掘及廣泛應用上起到積極作用。
山東省第一醫科大學附屬消化病醫院副院長楊景玉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精準醫療、健康管理和智慧醫療成為可能,為整個醫療衛生事業帶來了發展機遇。“大數據+醫療”應用在疾病的預防監測上,將積極有效的推進醫療模式創新,輔助基層診斷、推進精準診療,構建積極有效的疾病預防監測體系。通過互聯網將醫院機構、企業及社會組織的醫療健康大數據進行整合,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分析,能動態地了解監測疾病的發生狀況,進而及時對可能的疾病危險提出預警和做出反應。這種監測模式不僅克服了傳統模式的諸多弊端,而且能有效地節約疾病監測成本。總之,大數據與疾病監測的結合將產生無法估量的健康效益。未來,大數據在疾病監測中的應用將會在傳染性疾病監測,慢性疾病監測等方面越來越體現出他的應用價值和戰略意義。
來源:中國山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