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下午,上海醫保數字化轉型專家研討會舉行。復旦大學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主任鄭磊教授,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原院長段濤教授,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楊珉教授,華為醫療業務部首席解決方案專家雷振華,上海申健長期護理研究促進中心主任張元穎等,從數字技術、醫院管理、互聯網醫療、長護險等方面做了發言。
圖說:研討會現場 屠瑜/攝
據悉,上海醫保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數字化轉型工作要求,進一步增強醫保數字化轉型的堅定性緊迫感,把數字化轉型作為引領醫保事業發展、提升醫保服務能力的“牛鼻子”,積極探索推動醫保領域整體性轉變、全方位賦能、革命性重塑。
一是聚焦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打造醫保數字應用便民場景。上海醫保部門積極落實全市高效辦成“一件事”工作要求,醫療費報銷“一件事”率先上線運行,醫療付費“一件事”實現醫保電子憑證在上海公立醫院全覆蓋,為群眾和企業提供了更便捷、更優質的服務。下一步,上海醫保部門將進一步明確主攻方向、關鍵環節、實現路徑,探索運用數字技術,推出更多實事舉措,讓群眾有更多便利度、滿意度和獲得感。同時,考慮到不熟悉使用智能設備的老年人等人群需求,上海醫保部門仍將繼續保留線下窗口服務,繼續堅持收現金,為老年人提供更有溫度的醫保服務。
二是圍繞數字治理,融入城市精細化管理大格局。大力推動醫保事項納入全市“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將醫保數據的“細流”,匯入“城市大腦”的數據海洋,推動數據互聯互通,依托“兩張網”提升醫保公共服務的水平和能力,實現醫保精細化管理,確保數據安全。
三是著眼經濟數字化,支持上海新興產業發展。充分發揮大數據對新經濟、新業態的引領作用,在堅持數據安全和依法保護個人隱私的前提下,通過醫保數字化轉型賦能上海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推動醫保與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相結合,支持企業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更為精準、更多層次的健康產品和服務。
據悉,上海醫保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加強數字化轉型調查研究,積極探索用數字化方式創造性地解決超大城市醫保公共服務難題,以自我革命的精神進行醫保場景再造、業務再造、管理再造、服務再造,讓群眾通過“智慧醫保”享有更多便利、有更多獲得感。
來源: 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