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大數據是一個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也是提高全民健康醫療水平的重要基礎。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以下簡稱“北方中心”)作為我省服務國家戰略、支持醫療康養發展的重要平臺,在山東移動5G、大數據技術的加持下,成為醫養健康產業的典型案例,是目前國內唯一授權開展醫療大數據匯聚、應用、運營的重大項目。
近年來,山東移動積極踐行駐魯央企責任,持續加碼以數據中心為代表的新基建項目。12月初,北方中心將在濟南揭牌,為其提供強力支撐的山東移動,也為打造“康養濟南”、黃河流域國家中心城市和守護北方6億人口的生命健康做出了重要貢獻。
高可靠、高品質、低能耗
多重措施保障數據安全
北方中心匯集了中國北方地區約6億人口的健康醫療數據,投入使用后可以覆蓋每個人全生命周期的各項數據指標,為醫療、康養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如同淘寶數據儲存在阿里云上一樣,未來大量醫養健康數據,將以移動云的形式,儲存在坐落于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的北方中心。
而作為山東省規模最大的電信運營商,山東移動為北方中心提供端、管、云的服務,實現了科技賦能。“大量數據儲存在云端,既需要強大的儲存能力,也需要在大量用戶同時訪問時,保證服務器、終端的正常運行。”山東移動工作人員介紹,特別是北方中心涉及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所以儲存、傳輸安全尤為重要。因此,山東移動也以最高標準參與建設,切實做到為人民群眾負責。
具體來說,在數據安全領域,北方中心采用三重供電保障,雙路一類市電接入、UPS不間斷電源供電、龐大的柴油發電機組,確保電力供應的穩定可靠。在建設北方中心的同時,山東移動在濟南孫村設立副中心,實現同城雙活。此外還在青島紅島配備災備中心,三個中心共同保證設備運行穩定安全。
“極端情況下,即使濟南的兩個數據中心均無法正常使用,青島的災備中心也可以承載其工作,以確保數據安全和系統平穩運行。”山東移動工作人員介紹,這樣在主數據中心基礎上又構建了“同城雙活、異地災備”的“兩地三中心”基礎設施架構的配置,在國內醫療信息化領域是絕無僅有的。
目前,北方中心主數據中心總體設計容量20000機柜,大規模采用藍光存儲、運維保障機器人等領先技術,是目前國內醫療信息化領域容量最大、最節能的數據中心。建成投產后,將惠及中國北方6億人口,極大推動“康養濟南”建設。
隨著頂級行業資源匯聚,北方中心已廣泛引入如中國家庭醫生平臺、中國呼吸專科聯盟信息化平臺、國家微創腫瘤聯盟等行業內資源。在產業生態構建方面,已有數十家行業知名企業或機構計劃入駐北方中心,同時還將與政府聯合發布北方中心產業聯盟和產業基金,更好地將大數據資源賦能產業界各方。而為北方中心提供端、管、云服務的山東移動,也以實際行動助推新基建,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
深耕“5G+醫療”領域
賦能行業轉型發展
醫療數據的云端管理、儲存,靠的是數據中心。而在終端、應用領域,則需要5G網絡。近年來,山東移動發力5G+醫療,依托5G網絡,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在諸多應用探索上取得了明顯成果。5G網絡的大寬帶、高速率、低時延、海量連接等特性,助力遠程醫療成為目前最具前景的5G應用場景之一。
日前,山東移動聯合海信醫療、奧林巴斯,協助山東省立醫院完成“5G+4K+MR”腹腔鏡手術國內首秀。當天,胃腸外科教授靖昌慶在山東省立醫院東院區遠程實施了一臺腹腔鏡右半結腸癌加肝轉移癌切除手術,來自全省的近20名醫學專家進行了觀摩學習,手術的每一個細節都清晰可見。“5G+4K+MR”腹腔鏡手術將4K超高清和混合虛擬現實技術(MR)結合,借助5G技術助推醫療領域實現智慧升級。4K超高清腹腔鏡可以為手術醫生提供更清晰的畫面、更廣闊的視野。大到手術室的布置、醫生的站位,小到病人腔內的手術操作、血管細節都十分清晰,使手術操作更精準,有效提升手術質量。
據山東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開展“5G+4K+MR”腹腔鏡手術是山東移動“智慧醫療”建設的重要舉措。此次“5G+4K+MR”腹腔鏡右半結腸癌加肝轉移癌切除手術的成功完成,將帶動醫學教育、醫學模式的改變,推動山東省邁入“互聯網+醫療”新時代,大力促進了我省5G與醫療服務、人工智能、互聯網的快速融合發展。
相比于手術,普通百姓更經常接觸到的是日常問診。山東移動聯合青島大學附屬醫院、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通過5G醫療通信技術為患者成功實施“遠程超聲診斷+多學科視頻問診”。會診現場,青大附院腹部超聲科趙誠主任通過5G網絡遠程指導社區醫師對患者進行超聲檢測,其間超聲影像通過5G網絡同步傳送至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市南院區遠程醫學中心大屏幕,相關科室專家共同對患者進行了多學科遠程視頻問診,現場擬定了診療方案,并對患者進行了遠程康復指導。
諸多5G+醫療領域的應用探索,彰顯了山東移動在該項領域深耕的決心。未來,山東移動將不斷加強遠程醫療、智慧就醫、人工智能與醫療信息化建設等5G場景應用創新,助力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賦能行業轉型發展,為建設智慧醫院、數字山東、健康中國做出積極貢獻。
多項技術走向抗疫戰場
創新應用領跑全國
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諸多5G+醫療應用走出實驗室,踏上抗疫一線戰場。這其中,山東移動推出的諸如“5G+遠程測溫”等技術正式上崗,為助力疫情防控做出重要貢獻。
疫情期間,山東移動的“5G+遠程醫療”平臺成功實現了濟南市傳染病醫院與湖北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的實時連線,實現對患者的多學科遠程會診。
體溫檢測成為防控的第一道關口。山東移動“5G熱成像體溫檢測系統”具備效率高、測溫準、部署快等特點,主要由紅外線體溫檢測攝像頭、體感黑體、5G-CPE等設備組成,通過體溫檢測攝像頭實時采集目標數據,與黑體輻射對比,借助5G網絡大帶寬、低時延的特點,實時回傳至后端分析平臺,即時顯示目標體溫數據,測溫誤差僅0.2℃。此方案可有效緩解醫院、車站、商場、寫字樓、學校等人流密集場所測溫耗時長、容易交叉感染的問題。
而在全省復工復產有序進行之際,山東移動與棗莊市城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全國首輛“5G+遠程測溫”公交開上馬路。乘客在上車時即可自動完成體溫檢測,有效豐富了公共交通領域疫情防控手段,為乘客出行提供更加安全的環境。此項應用,也成為該領域的全國首創。
據了解,這套系統在其他公共區域,比如學校、企業、商超等疫情防控場景下也具備較高的應用價值。山東移動將繼續與疫情防控部門密切協同,積極發揮企業信息化技術優勢,為打贏疫情防疫阻擊戰貢獻力量。
目前,北方中心建設正在快速推進。根據規劃,山東移動將繼續發揮信息資源優勢,深入探索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手段,助力北方中心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健康醫療大數據高地,構建健康醫療產業示范園區,為促進大健康產業資源有效聚集、落實黨和國家“健康中國”戰略部署做出貢獻
來源: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