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由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院長、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院士牽頭召集,以“‘健康中國’與智慧健康醫療體系建設”為主題的第687次香山科學會議在香山召開。董家鴻院士、解放軍總醫院陳香美院士、山東省腫瘤醫院于金明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主任吳建平院士、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王小云院士共同擔任執行主席。來自相關部委、高校、研究所、企事業單位的48名專家受邀出席會議。
會議現場
由董家鴻院士牽頭的“‘健康中國’智慧醫療生態體系發展戰略研究”項目是中國工程院重大咨詢研究項目,本次會議也是推進該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階段性成果。
與會嘉賓以“智慧健康醫療生態體系發展戰略”為主題匯報,并由多學科跨領域的科學家圍繞“健康管理”“疾病防治”“智慧城市健康系統”“智慧醫院和醫聯體”“代表性區域智慧醫療成果模式”五大議題進行研討。主題匯報環節由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顧晉、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副院長魏來主持。
董家鴻作報告
董家鴻以“智慧健康醫療生態體系發展戰略”為主題進行評述報告,通過研究分析全球和我國的醫療衛生整體情況,總結了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基于此深入研究和探討智慧醫療的發展歷程、體系框架、發展機遇、發展挑戰、核心價值等內容,及其對于解決我國醫療衛生問題和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的關鍵作用,并圍繞智慧醫療生態體系發展提出了相應的“五大基礎”“九大工程”方案規劃、發展藍圖和實施路徑,構建區域智慧健康醫療共同體,規劃區域化智慧健康醫療信息系統等。
陳香美作報告
陳香美、于金明、吳建平、王小云分別進行了中心議題評述報告。該環節由首都兒科研究所院長魏永祥和清華大學公管學院楊燕綏教授主持。陳香美從“健康管理”角度進行了主題報告,具體陳述了提高疾病診療技術與特征,健康管理現狀與問題,大數據與人工智能促進疾病診療與健康管理等三方面內容,并以慢性腎臟病管理為具體案例進行深入剖析。她指出,充分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精準醫學的研究成果,以社區和家庭醫生為依托,圍繞各種健康管理具體措施的有效性開展研究,是未來健康管理的關鍵。
于金明作報告
于金明從精準腫瘤學的角度進行了闡述。他剖析了腫瘤治療的模式與沿革,從循證醫學到轉化醫學、精準醫學、智慧醫學,指出精準腫瘤學的愿景是把主觀研究客觀、把客觀研究標準化、把群體研究個體化、把個體研究精準化及把復雜生命數字化,希望通過多學科跨界融合,構建起智能化精準醫學系統工程,推動腫瘤治療實現突破性進展。
吳建平作報告
吳建平介紹了全球信息化發展的趨勢和國家發展戰略,以及健康中國與智慧健康醫療體系建設面臨的問題。作為參與了2010年原衛生部提出的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的專家,吳建平建議在前期國家衛生健康信息基礎設施總體方案的基礎上,構建重點包括“一網兩庫兩系統”的“新時期國家衛生健康信息基礎設施”,即覆蓋全國的國家衛生健康信息網絡,“國家全民電子健康檔案”和“國家全民電子病歷”兩個基礎數據庫。
王小云作報告
王小云進行了健康醫療大數據安全生態建設的主題報告,詳細介紹了健康醫療大數據面臨的安全威脅,以及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技術如何推動智慧醫療發展等。她指出,在智慧醫療體系構建中,要基于密碼技術和區塊鏈技術,來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安全生態建設。
與會嘉賓合影
討論環節由宣武醫院院長趙國光,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姬軍生教授主持,與會人員圍繞我國“智慧醫療生態體系所需的基本要素和基礎”和“智慧醫療發展重大任務和工程”兩方面進行自由發言和討論。
香山科學會議是由國家科學技術部(原國家科委)于1992年倡導發起,在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共同領導和支持下于1993年4月正式創辦,是我國科技界以探索科學前沿、促進知識創新為主要目標的高層次、跨學科、小規模的常設性學術會議。
供稿: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供圖:香山科學會議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