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抓住藥需,就扼住了移動醫療的出口

    抓住藥需,就扼住了移動醫療的出口

    
    

    抓住藥需,就扼住了移動醫療的出口-智醫療網

    在“互聯網+”浪潮洶涌澎湃之下,移動醫療領域也風生水起。移動醫療的發展給大眾就醫用藥帶來便捷,有效緩解國人“看病難、看病貴、用藥貴”等問題。春雨醫生、平安好醫生等一批在線問診平臺讓你足不出戶看病;手機血糖儀“糖護士”、智能血壓儀“康康血壓”、智能體溫計“發燒總監”、大姨嗎等智能軟硬件讓你隨時隨地做體檢;阿里健康、藥給力、快方送藥、叮當送藥讓你在家坐等送藥上門;身體局部不舒服,腰酸背痛腿抽筋(頭昏腦脹缺心眼)啥的,功夫熊、點到、上門幫等上門按摩妙手幫你回春。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肥胖、高血壓等病癥多發,移動醫療市場潛力非常巨大,將是醫療服務和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個爆發點。

    移動醫療需求的金字塔結構

    根據iiMedia Research數據,2014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為28.4億元,預計到2015年這一市場將達到42.3億元,2017年將達到125.3億元。

    在如此廣闊的市場前景之下,各類移動醫療公司紛紛大展拳腳,漸漸構成了移動醫療大生態圈。筆者總結了一下,目前的移動醫療生態大體分為五類:第一類,在線問診模式,典型的比如春雨醫生、平安好醫生等;第二類,智能醫療穿戴設備,比如“糖護士”、“康康血壓”、“發燒總監”等;第三類,藥品配送上門,以藥給力、阿里健康、快方送藥等為代表;第四類,健康護理——按摩推拿,以功夫熊、點到、上門幫、點秋香等為代表;第五類,醫院工具,以掛號、支付功能為主。

    雖然移動醫療市場前景足夠廣大,但是移動醫療各個環節用戶需求頻次是不一樣的。藥給力CEO任斌分析說,如果將健康醫療按需求用金字塔結構分析,塔尖的是需求最少的比如心臟搭橋手術等醫學前端手術,這類需求屬于大剛需、頻次低;塔中間部分比如小手術、骨折接骨、肝功能檢測等,有剛性需求,頻次相對較高;塔基部分比如常見癥狀感冒、拉肚子,需求大、頻次高,傳統情況下由家庭長輩擔當健康指導,家庭有常備藥品,他們的經驗就可以告訴你如何調養、用藥,不需要專業人士咨詢,憑借經驗傳承就可以解決,甚至于某些病癥,一次就診之后,后期不需就診,只需長期用藥即可。

    根據互聯網思維中常見的高頻需求建立入口的邏輯,既然用藥屬于醫療領域頻次最高的需求,那么用藥領域極有可能成為移動醫療最大的入口。而且,用藥是所有醫療領域的最后關口,無論是在線問診,還是智能醫療設備,都不能治病,只有藥品才能完成整個移動醫療的最后任務,移動醫療其他形態的發展,其實最大的貢獻在于開辟了上門送藥的廣大市場。

    醫藥分開:上門送藥將迎春天

    時下,依然有很多人對上門送藥不感冒,要么懷疑其安全性——藥品質量可靠嗎,要么質疑其存在的必要性——到店取藥就很好,上門送藥不必。

    基于某些上門送藥采取粗暴經營方式,和很多無證經營藥店合作,導致上門送假藥現象,這曾一度讓一些人認為上門送藥不靠譜。這其實是因噎廢食,原因不是出在上門送藥本身模式有問題,而是在于對藥店管控不到位、不嚴格。據藥給力市場總監連佳星表示,藥品安全是和食品安全一樣備受關注的事,要做好上門送藥必須對藥店資質、藥品品類質量進行嚴格審核,不在于市場擴張速度有多快,而在于每一步都要穩打穩扎,才能在市場上贏得認可。

    此外,上門送藥也有一定的剛需。第一,目前藥店分布和覆蓋區域是很不均衡的,很多高級住宅區、辦公區附近無藥店;第二,緊急狀態需要用藥,甚至行動不便,前往藥店購藥效率低、花費時間長;第三,部分平臺購藥,可以防止患者購重復藥,比如藥給力,其明星合伙人胡海泉(羽泉)的加入,就是因為在藥給力購藥時,藥給力平臺提醒其重復購藥,讓他看到了這種模式的價值。

    目前醫藥分開政策正在加緊實施,全國100座城市已經開展醫藥分開試點工作。屆時,平臺送藥將凸顯更大價值。傳統醫院就診,就醫、開藥服務一體化,產生了諸多問題,比如醫院開藥并非出自專業藥劑師,可能開錯藥;醫院出自利益考慮,開貴藥、多開藥、開重復藥等;還有就是取藥時間需要等待。

    當醫藥分開之后,上述問題將得到徹底改觀。藥給力CEO展望前景說,未來就診完畢只需將電子處方傳送到藥給力平臺,用戶就可以回家等著送藥上門,而藥品都有封條,防止配送中掉包;同時,在藥給力平臺配送藥品之前,會有專業藥劑師對電子處方進行審核,防止開錯藥、多開藥、開重復藥、開貴藥問題出現,從而保障患者利益。

    大數據助力

    大數據被吵的火熱之際,市場火花也觸動了不少醫療企業的靈感。將大數據應用到醫療領域,建立強大的數據庫,為用戶提供精準、個性化服務將成為未來移動醫療的發展趨勢。目前,春雨醫生正在通過春雨私人醫生獲取強大客戶數據;藥給力也正在搭建用戶個人藥歷(用藥歷史),包括用藥過敏、用藥反應不良等,充分掌握用戶健康狀況,幫助患者簡化個人健康管理。

    任斌分析說,大數據應用將徹底改變傳統醫療現狀,與其他移動醫療企業共建整個移動醫療生態圈。例如,藥給力根據強大的數據分析,可以在患者買藥時根據患者描述的癥狀,系統自動檢索關鍵詞并推薦用藥,并根據患者年齡科學制定用藥方法和劑量;其次,在新藥、新智能醫療設備、新醫療技術推出后,可以根據患者用藥歷史,精準為用戶提供個性服務;最后,通過用藥狀況分析出用戶身體狀況,積極擴大同在線問診平臺、醫療保健推拿企業的深度合作,共享數據。(品途網)

    關鍵詞:移動醫療醫療大數據數字醫療智慧醫療遠程醫療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