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商業 于洪濤
數字化的生活、工作、學習方式,之所以被稱作新常態,一方面是因為“新”——疫情成為催化劑,加速了這一數字化轉變;另一方面是“常態”——數字化的進程并不是剛剛開始的,早已滲透到我們社會的方方面面,并成為未來的大勢所趨。
作為應對疫情的核心部門,醫療系統一直處于人們關注的風口浪尖。各大醫院一面積極應對各種突發疫情,一面為我們的日常健康提供保障,而數字化則成為醫院完成醫療保障工作的關鍵能力之一。
在這樣的新常態之下,醫院數字化呈現出了很多新特點,需要我們加以認識和應對。為數字化提供底層支持的數據基礎設施,更需要與之俱進,為醫院的數字化提供關鍵保證。
醫院數字化需求的新常態
相比電商、互聯網、快消品、金融等行業,醫療行業的信息化和數字化相對保守,長期以來被歸為傳統行業之列。
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浪潮的到來,醫院的數字化步伐明顯加快。現在,我們都已經習慣了手機掛號而不必現場排隊,習慣了手持社保卡走完所有診療流程,習慣了讓醫生看檢查結果的電子影像而不是打印膠片。
在患者體驗提升的同時,醫生的工作方式也在改變,移動查房、遠程診療、病例共享等,給醫生帶來了諸多便利,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
而這一切的背后,是信息系統在提供支撐。隨著醫院進入數字化的新常態,對信息系統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首先,要保證系統穩定可靠的運行。如今幾乎所有的醫院業務都需要信息系統做支撐,一旦出現問題就意味著業務的全面癱瘓。近年來,由于網絡、存儲等故障導致業務中斷的事件多有發生。保證系統平穩運行,一直是各大醫院信息中心主任的首要職責。國內多家醫院信息中心主任表示說,系統平穩運行是過去一年最欣慰的事情,“沒有之一”。
其次,要以患者和醫生的體驗為中心。醫院數字化的目標應該是,為患者提供最佳用戶體驗,給醫生提供更好的診療支持。在應用端,要讓軟件系統更方便易用;在基礎端,則要保證系統性能,在業務高峰期避免卡頓等問題的出現。
此外,還要為創新業務提供支持。醫院信息化過去多以穩態為主,隨著數字化的到來,敏態的部分將會越來越多。數字醫療、遠程診療、就診行為分析等創新應用正在普及,病毒檢測等突發業務也要求應用快速上線……
最后,醫聯體內部的信息化協同非常重要。國家正在大力推動醫聯體建設,這也對醫院的信息化和數字化提出了挑戰。北京某醫院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表示,為了應對多院區信息化建設的挑戰,正在通過建立集團協同信息化云平臺,在本院和托管醫院、分院區、聯盟社區之間建立起新型協作模式,以實現集團內部資源共享與協作和基于患者流向的業務協同。
新常態下的數據基礎設施
上述對數字化的新需求,正在推動著醫院數據基礎設施的能力提升。健康中國國家戰略和新基建政策,也給醫院的數字化帶來了非常好的發展機遇。
近年來,醫院在信息系統上的投資力度不斷加大。投入使用不久的北京天壇醫院新院,信息化建設耗資高達5億元,信息中心整體面積1500平方米,建有三個機房,其中兩個機房雙機熱備。
在一片熱潮之下,醫院的數據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注意一些關鍵問題。
一是做好基礎系統的長遠規劃。解放軍總醫院大數據中心主任薛萬國認為,醫院基礎信息系統擁有很長的生命周期,是整個醫院信息系統的根基,不宜也難以改變,因此目標應該是“20年不做顛覆性改變”。
二是保持不同系統、不同模塊之間的松耦合。這就要求合理確定基礎信息系統的邊界范圍,為新情況、新業務留下更好的彈性空間。與此同時,還要保證數據在不同系統、不同模塊的互聯互通。
三是要為未來的智能化留下發展空間。5G、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正在給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帶來變革,醫院也不例外。從基礎設施的角度來看,醫院要為擁抱這一變革做好準備。
四是要把數據安全放在首要地位。這是國家在監管方面提出的合規要求,更是醫院運行過程中必須要面對的挑戰。勒索病毒一旦爆發,就會導致HIS等醫院核心業務系統的中斷,造成惡劣影響。從國家政策和醫療行業建設標準來看,三甲醫院對容災建設也有較高要求,比如信息系統要支持7×24小時工作、門診系統恢復時間要在5~10分鐘之內等。
為此,各大醫院都在數據安全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北京天壇醫院信息系統的5億元整體投資中,服務器與存儲建設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其采用存儲虛擬化技術,利用閃存介質的存儲,實現存儲系統的雙活,任何一個存儲系統故障,均不會影響整個系統繼續運行,最大程度上保證系統的高可用。
各大IT廠商也推出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其中以華為的數字醫院雙活2.0+解決方案最具先進性。該解決方案在醫院院區機房進行真雙活存儲,在異地災備區進行數據保護存儲,從而助力醫院業務7*24運行,輕松保護數據安全。
相比雙活1.0和2.0,華為的雙活2.0+解決方案更能保證系統穩定和業務高效,而這是醫院業務的基石。其采用OceanStor高性能閃存實現基于存儲的真雙活,保證業務連續,數據不丟失;提供數據連續保護,一旦發生故障,業務可瞬間恢復;無網關的數據保護,實現災備一體化,災備統一管理、備份數據再利用、影像一體化備份。
據了解,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等一大批全國知名三甲醫院,都部署了基于華為OceanStor存儲的解決方案,保證了醫院的HIS等核心系統的穩定可靠運行。
武漢協和:明星醫院的經驗之談
在年初的新冠抗疫戰斗中,身處核心戰區的武漢協和醫院表現相當突出,受到了各方的贊譽。除了醫護人員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精湛醫術之外,數字化系統的強有力支撐也是其成功的 重要因素。
武漢協和醫院的全稱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始建于1866年,是一家大型綜合性醫院,也是全國排名前十的三甲醫院,年門急診量達到580萬人次。
近年來,武漢協和醫院正在大力建設“智慧醫院”,實現從信息化向精細化、智能化的轉變。胡豫院長認為,“醫院必須始終追求科技創新,自主研發核心技術,要敞開胸懷擁抱互聯網時代,讓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帶給患者全新就醫體驗。”
早在2018年6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就已經將HIS系統的數據,遷移到基于華為OceanStor 存儲Dorado系列全閃存的雙活解決方案系統中。系統上線兩年以來一直穩定運行。
其采用新系統的收益顯而易見:
首先,HIS系統業務性能提升3倍以上,尤其是在診療高峰期,就醫體驗改善非常明顯。
同時,華為雙活解決方案的最大特點是免網關Active-Active雙活,實現負載均衡的雙活鏡像以及無中斷的跨站點接管,保障RPO=0,RTO≈0,通過無網關部署簡化組網和管理,未來還可平滑升級到兩地三中心方案,保障核心應用不受宕機困擾。
醫院核心HIS系統的遷移涉及20+個子業務系統,包括數據庫、虛擬機等不同數據模型,以及多個中間件的兼容性認證,數據遷移難度大。醫療行業的特殊性導致其對遷移期間的中斷時間和遷移總時長非常敏感,這期間任何一次業務中斷都可能引發嚴重的后果。華為提供了零感知數據遷移服務,通過異構虛擬化遷移方案無縫接管現網存儲,真正實現在線遷移。
“HIS系統是醫療體系內最核心的IT支撐系統,承載著全院從掛號到診療的全過程,我們期望它能瞬時響應業務訴求,并且7×24小時穩定運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采用華為提供的OceanStor Dorado全閃存雙活方案承載HIS系統,避免高峰期業務卡頓,HIS系統提速3倍以上,極大改善就醫體驗。免網關雙活方案保障核心業務的7×24小時穩定運行,提升了醫院的就診效率及醫療健康服務能力,系統上線以來一直穩定運行,提升了整體就診效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計算機管理中心周彬表示。
結語
基于華為OceanStor全閃存存儲的雙活2.0+解決方案,則正在成為國內各大三甲醫院數字化改造的首選。其降低了醫院業務中斷的風險,提升了系統運行效率,保護了數據安全,為數字化醫院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這家馳名全國的以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為國家重點學科的大型綜合三甲醫院,2019年在其新院區建設項目中,也選擇部署華為OceanStor存儲系列中的多種型號設備,為HIS、PACS系統搭建了可靠的新型數據容災平臺,將計算中心數據庫、病案數字化管理系統等業務數據全部承載到華為OceanStor存儲中,在其各個傳統科室中心以外,又成功打造了一個全新的“中心”——全閃存數據中心。
正是一大批重量級客戶的青睞,使得華為存儲保持著驕人的業績表現。在中國市場上,華為存儲連續5年、19個季度高居市場份額第一。在全閃存領域,OceanStor全閃存存儲2019年的市場份額更是高達47.3%,成為絕對的市場領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