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業界 > 從1.0版到3.0版:國內互聯網醫療如何華麗跨越?

    從1.0版到3.0版:國內互聯網醫療如何華麗跨越?

    從1.0版到3.0版:國內互聯網醫療如何華麗跨越?-智醫療網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互聯網醫療也在不斷改革與完善。為了更好的服務于廣大人群,互聯網醫療已經一步步的跟上時代潮流。

    無論是在第三方平臺的7萬余名在線醫生中綜合排名第二的胡海教授,還是本月剛架構“掌上醫院”平臺的東方醫院信息科科長楊博,又或者拿到可觀風投正雄心勃勃高歌猛進的青蘋果、丁香園、春雨等互聯移動醫療平臺的CEO們,以及在各種媒體上頻頻唱紅這一行業的股評家,這幾天,他們不約而同關注到一條消息:國家衛計委新聞發言人宋樹立表示,互聯網上涉及醫學診斷治療是不允許開展的,只能進行健康咨詢。

    國內互聯網醫療已實現從1.0版到3.0版

    短短10年,國內互聯網醫療已實現從1.0版到3.0版的三級跳,又有風投裹挾,市場規模達到二三十億元,并將在兩年內突破百億元。

    1.0時代 在家咨詢 自選大夫

    通過新浪微博、好大夫在線等第三方網絡平臺查詢信息、咨詢醫生,是互聯網醫療的1.0版本。2008年,“好大夫在線”找到上海東方醫院一位專家時,他還向同事胡海教授表示不太看好,胡海卻敏銳察覺其潛力,馬上簽約“入駐”。

    7年后的今天,事實證明,胡海沒有看錯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大勢:點擊率1095萬人次、患者咨詢1.3萬人次,而實際來醫院就診的患者人數顯著上升也證明了網絡口碑帶來的線下引流效果。胡海教授告訴記者,前來就診的外地患者已超過總數的1/3,其中大多是從網絡咨詢者轉化而來,患者之間口碑相傳時,往往還會補充一句:“你可以上網查查。”

    幾年間,隨著幾百家第三方平臺的涌入,線上問診資源極大豐富起來,其影響遠不止培育了一批像胡海這樣習慣于在手術間隙、睡覺前、飯桌上隨時隨地上網答疑的熱心醫生,更給患者帶來實際好處——患者可以不用排隊掛號就能便捷地咨詢心儀名醫,免除為了小病和慢性病跑醫院之苦。即使需要去醫院就診,也可以通過其他患者的點評來選擇目標醫院和醫生,就像上淘寶購物先要看買家評分那樣,真正在醫療消費中擁有了選擇權。

    “青蘋果”CEO徐嘉指出,隨著醫改帶來的醫患環境改善,醫生和醫院對品牌建設更加重視,互聯網醫療平臺的作用還將更加彰顯。例如“青蘋果”的新版熟人問診平臺,更強調醫患之間的社交元素,患者就診時用手機掃描醫生的電子名片,之后可以直接通過免費網頁或收費電話的形式咨詢主治醫生,也可以得到醫生回訪,實現患者得到便利和醫生樹立品牌的雙贏。

    2.0時代 網上掛號 分診導診

    滬上許多醫院自行開發或借助第三方開發的網絡、手機APP、微信等平臺幫助優化就醫流程,這是升級后的2.0版本。如今,預約掛號、分診導診、檢查檢驗報告查詢、一站式支付結算等功能都已實現網上操作,許多習慣了網絡操作的中青年人養成在網上預約掛號后再上醫院的習慣。據第三方平臺統計,2014年度,上海逾兩千萬人次上網預約掛號,患者每次就診平均節省1.5小時排隊時間。

    除此以外,患者也可以借此在就診前做好充分的知識儲備,就診時更好與醫生溝通,醫院也可以通過分診導診,更好服務患者。東方醫院信息科科長楊博認為,我國誤診率保持在30%高位,超出澳大利亞17%、美國6%等水準一大截,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患者難以在短短幾分鐘時間里準確描述病情。通過互聯網醫療平臺,患者可以在家中詳細了解專業知識,并在網上分診導診,更準確全面地與醫生交流,減少誤診率。胡海還在實踐中感到,這樣很有助于醫患關系的改善。

    3.0時代 團隊協作 全套服務

    還有一些醫生和互聯網投資人不滿足于上述兩個階段,開始效仿美國等發達國家,試水團隊醫療協作開展遠程醫療這一3.0版本。

    國內首個輸出醫生的醫療團隊“張強醫生集團”創辦人張強一方面活躍在各種第三方平臺上,另一方面又覺得這些平臺只能做淺層次的咨詢,不能發揮頂尖專家的真正作用,自行開發的“醫問”APP應運而生。目前暫時只向團隊醫生在醫院接待的復診患者及其家人免費開放,通過視頻、照片等形式給出診療意見,今后則計劃向更多人開放并收費,每次網絡問診價格會低于每次八九百元的門診收費。

    網上診療是一個敏感地帶,回避“診療”名曰“咨詢”,是第三方平臺的共同策略,但是,僅僅開展咨詢、從醫生的收入中分成,遠不能滿足風投的野心。

    目前,基于支付寶平臺建立的阿里巴巴“未來醫院”計劃已接入全國數十萬家藥店,并在上海一婦嬰、長海醫院等醫院開通支付寶掛號繳費。“青蘋果”則與網上藥店合作,提供配藥功能,避免病人頻繁去醫院開藥。一周前,騰訊在微信“城市服務”中開通醫院掛號、報告查詢、處方查詢、診間支付、診后隨訪、在線復診等服務,對接醫院達到155家,這還只是騰訊斥資1億美金入主掛號網的第一步……這一系列大手筆的舉動都說明,互聯網醫療發展的大幕不僅不會關閉,而且還正在徐徐拉開。

    據悉,在去年8月國家衛計委發布《關于推進醫療機構遠程醫療服務的意見》基礎上,衛計委等多個部門正在聯合研究移動醫療立法。業內人士預計,5到10年內,互聯網醫療領域還將出現大的突破,有了法律規范護航,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將更為有序。(責任編輯:西西 來源:攜手健康網)

    關鍵詞:智慧醫療數字醫療醫療大數據移動醫療遠程醫療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