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
高通宣布開發出了一款可用的
5G芯片,并在移動設備上完成了對5G連接性的首次測試。消息一傳出,愛立信和Orange、Sprint和T-Mobile也發布了類似的信息。可以看出,業界正在穩步推進4G向5G的過渡。
高通的成功測試并非是無線運營商的首次5G測試,該測試速度達到了千兆級別,并且在5G部署完成之前,不會達到5G完全部署狀態下應有的速度。
高通2019年的計劃表顯示,將對5G手機進行積極地推進。一旦這些網絡平臺投產,將為醫療
物聯網和醫療設備提供必要的平臺支撐。
什么讓5G更勝一籌?
5G不僅是3G和4G網絡的延伸,它是一個結合了4G、Wi-Fi、無線接入技術和毫米波的網絡。同時它還運用了云基礎架構、邊緣智能服務和虛擬化網絡核心等技術。
從某種程度上講,5G將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融合網絡。以融合和統一的標準,提供人與人、人與物以及物與物之間的高速、安全和自由的聯通。
布魯金斯公司創始總監達雷爾·韋斯特(Darrell West)在一份報告中指出:“5G與其前身的區別在于:連接設備,快速智能網絡,后端服務和極低的延遲。這些特質使得一個具有多種應用的完全互聯互通的世界成為可能。”
報告發現,到2020年,5G網絡將支持超過200億個連接設備、212億個連接的傳感器,并能夠訪問從智能手機到遠程監控設備等各種設備收集到的44兆字節的數據。
此外,研究人員估計該生態系統將使得真正意義上的大數據成為可能。
5G適合于醫療行業
在報告中West還寫道:“蜂窩、Wi-Fi和藍牙使得物聯網能夠跨越平臺使用,而5G則是將這些東西連接起來的網絡。 物聯網設備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數據需求,而5G網絡能全部支持。”
(蜂窩網絡使設備在不同地點之間保持相同的連接,無需斷開連接并重新連接到各種無線網絡。蜂窩網絡還通過在繁忙時間承擔大部分IOT流量來緩解內部網絡的部署,否則會降低網絡速度。)
West表示:“通過物聯網,我們將看到僅需要少量數據和長電池壽命的服務和支持快速連接的設備。”
美國哈斯商學院(Haas School of Business)最近一份報告的作者指出:“最能體現5G在醫療領域影響力的說法是‘ 醫療個性化 ’。物聯設備通過 不斷收集患者特定數據,處理、分析和快速返回處理到的信息,并向患者推薦適合的治療方案。這將使得患者擁有更大的自主管理能力。
例如,報告顯示5G能更好地支持連續監測和感官處理裝置,這使得患者的持續監測成為可能。該技術將大大提高預防性護理的效果。
5G對患者的影響
5G無線網絡的發展將通過提供更快的連接和更高的帶寬來改善 遠程醫療 和 遠程護理 。
試想一下,患者在舒適的家中佩戴遠程醫療傳感器,其生命體征傳遞給醫療服務的觀測者。這些數據讓醫生和護理人員監測一系列生命體征,以便動態管理患者的治療計劃。另外,醫護人員還通過網絡攝像頭進行咨詢或干預。
5G網絡的到來將把這個新興的醫學模式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并為醫學界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按照IHS Markit的說法,5G將為全球醫療領域提供超過1萬億美元的產品和服務。
5G代表了一種以全新方式實現的數字網絡,并很有可能提升患者的醫療體驗。它能通過三大能力來幫助用戶保持健康: 醫療物聯網(IoMT) , 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 和 關鍵任務服務 。當這三者匯聚在一起時,能夠隨時隨地為用戶提供全面,個性化的服務。
龐大的5G物聯網可以幫助用戶保持健康
大規模物聯網涉及醫療物聯網(IoMT)生態系統,將包含數以百萬計甚至數十億的低能耗、低比特率的醫療健康監測設備、臨床可穿戴設備和遠程傳感器。
醫生將依靠這些儀器,不斷地采集病人的醫療數據,如生命體征、身體活動等信息,即使他們正在服用處方藥。 這些數據將由醫療提供者實時地接收,并讓他們能夠有效地管理或調整治療方案。
此外,這些數據支持預測分析,使醫生可以更快地檢測出被測量者的健康模式,從而提高診斷的準確性。預計到2025年, 全球醫療物聯網 收入能達到270億美元。
隨著患者需求的不斷增加,醫療傳感器不斷得到改善。2017年,一款在Qualcomm Tricorder XPrize醫療設備競賽中獲得大獎的產品可以診斷和解讀13種健康狀況。
改產品的數據采集器是一個可放在手掌中的傳感器,與智能手機一樣,能讓患者輕松地在家里測量自己的健康狀況。
這是一個重大的進步,但只有一個傳感器還遠遠不夠。IoMT設備和傳感器的組合可幫助醫生為患者提供完整的健康報告,從而形成個性化的健康治療計劃。
另外,那些健康人也可以利用IoMT設備來幫助自己的監測飲食和健身狀況,讓他們過上更健康的生活。
5G eMBB可以節省患者看醫生的次數
隨著5G時代的來臨,醫生能夠同時研究和分析大量患者醫療數據,并為患者提供個性化治療。
eMBB可以支持個性化的醫療應用程序并提供身臨其境的體驗,如虛擬現實(VR)和實時視頻流。這些工具將被醫院的醫生使用。通過UHD視頻流對患者提供遠程虛擬護理服務。
這項服務旨在消除邊遠地區病人的時間和距離障礙,在難以獲得醫療專業知識的情況下提供更好的護理。
不僅僅是用于治療,5G也可以支持醫學教育。 QTI正在開展醫學虛擬現實體驗,幫助培訓醫學生的中風診斷能力,使用虛擬現實技術讓醫學生學習中風檢查。通過利用5G,將來可以開發類似的醫療培訓工具。
5G如何拯救患者的生命?
5G將使設備和網絡進行溝通并保護關鍵任務信息,使醫生能夠提供遠程醫療服務。5G新型無線電統一接口旨在提供深度、冗余覆蓋和高系統可用性,以連接多個網絡節點上的醫療傳感器。這提高了可靠性,將延遲最小化(低至1毫秒),并確保關鍵傳輸(如醫療緊急情況)可以優先于其他傳輸。
例如,某位心臟病患者的5G IoMT傳感器可以通過網絡快速傳輸患者的遇險信號和生命體征到附近的醫院,確保醫生對治療的快速反應。但在這種情況下不允許出一點差錯,因為失去連接則意味著可能導致嚴重的醫療后果。
此外,5G生態系統還提供強大的安全解決方案,如生物識別數據的無縫和安全共享,以確保病人敏感的數據免受暴露和威脅。
5G型醫療服務
Qualcomm Life,Inc.公司落地了一個基于5G的醫療物聯網平臺,該平臺名叫 2net, 它將患者和醫療服務提供商與下一代
移動醫療解決方案連接了起來。
2net平臺、2net Hub和2net Mobile軟件模塊通過提供無線連接和增強的互操作性來提供智能護理,從而可靠地共享和管理來自各種醫療設備(包括以醫療為中心的可穿戴設備)的數據。這使得生物識別傳感器的數據能夠被準確捕獲,并無縫地傳輸到云端,以便與其他系統、應用程序或門戶進行集成,方便隨時隨地進行持續監控。
2net允許醫院、醫生和患者自由連接傳感器和設備,用于患者家中的實時數據采集,并提供個性化護理。患者喜愛2net是因為它的舒適和方便,同時它的價格也很實惠。
5G帶給運營商的機會
醫療行業的技術升級為電信運營商提供了大量機會,從而幫助它們滲透新的價值鏈,這有利于整個物聯網生態的合作。
預計2026年營業額為760億美元的運營商都將向5G醫療轉型。為了轉型成功,不同參與者之間的合作是至關重要的。
愛立信ConsumerLab的報告《醫療到家庭護理》中指出,86%的跨行業決策者認為,除了作為網絡提供商之外,運營商還可以提供系統集成以及應用和服務開發。
捕捉5G的商業潛力
5G有望在行業數字化中發揮重要作用。 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說,到2026年,將會產生619億美元的創收機會。主要受5G影響的10個行業的運營商如下:制造業、汽車、能源和公用事業、公共安全、醫療、媒體和娛樂、公共交通、金融服務、零售和農業。
其中,制造業和能源/公用事業部門仍然是最大的5G運營商的創收機會,例如機器人控制和無人機監控。
醫院 將 變成數據中心
為了實現患者應用程序處理方式的改變,患者數據需要采用集中存儲,最終將使得醫院轉變為數據中心,醫生也會同時轉型成為數據科學家。 這樣一來,患者便可以在線訪問醫療數據庫,幫助他們輕松管理護理的質量和效率。
45%的跨行業專家認為:這將是醫療服務的革命性突破;而47%的電信決策者認為安全訪問將是一個關鍵挑戰。
一位專家表示:“通過這些監控技術,5G無疑將提供醫生與病人保持聯系的能力,無論是在救護車外還是在患者家中。”
新興技術對醫療行業轉型至關重要
5G將提升許多現有的使用方案,同時創造新的技術方案,例如遠程進行病人檢查甚至手術。
還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重要的醫療服務需要可靠的連接。端到端的低延遲和可靠的通信對于提供患者狀況至關重要。
以下新興技術對醫療行業的轉型至關重要:
1、5G新的射頻接口和接入必須超越前幾代移動通信,具有龐大的系統容量、極低的延遲、超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以及超低的設備能耗。
2、聯合網絡切片可以使網絡切片在其他網絡中漫游,以提供全球服務。
3、RAN虛擬化和分布式云存儲確保超低的端到端延遲。人工智能和實時機器學習將成為使網絡自我優化以確保服務水平協議得以實現的重要元素。
5G建設工作仍需勉力前行
目前來看,5G技術還尚未成熟。但到2019年,第一批供應商計劃將這一技術發揮到最大的潛力。
IHS的市場報告顯示,到2035年,5G技術的銷售額將達到1.1萬億美元,占全球5G經濟的9%以上,即12.3萬億美元。這一影響大致相當于將印度的經濟規模擴大到目前的全球經濟。
此外,與5G相關的價值鏈將達到3.5萬億美元的產值,全球新增2200萬個就業機會。要達到這一目標,將不僅僅靠充分利用技術就可實現。
這個行業已經開始轉向基于結果的模式,但是政府的政策變化將有助于加快這一進程:如通過稅收和政策等激勵供應商。政策也需要為創新和知識產權提供保障,以確保5G開發者能得到相應的補償。
報告建議5G應該嵌入到標準中,而不應該有競爭和互不兼容的技術版本:遵循標準的設備允許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根據愛立信最近的一項研究,協作是確保5G充分發揮潛力的最后一個組成部分,這一點并不僅局限在醫療領域。
此外,醫療服務提供商可以通過與醫療設備供應商合作來開發可連接的技術,從而提高自身的連接性,而無需使用患者的智能手機即可連接。
國內相關公司對5G技術的開發情況
近日,中國電信、國家電網和華為聯合發布了《5G網絡切片使能智能電網》產業報告。該報告作為5G網絡切片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關鍵輸出成果之一,首次從“5G切片 智能電網”的視角出發,闡釋了智能電網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挑戰、5G網絡切片在智能電網中的潛在應用場景以及方案分析。
中國電信表示,希望三方利用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中國電信5G試點資源,聯合創新、不斷深化,共同構建端到端的5G生態圈;該報告的發布是運營商與垂直行業在5G應用領域展開實質性合作的標志性成果,下階段中國電信將進一步與國家電網和華為深度合作,在電網實際業務環境中進一步驗證5G網絡切片能力,并提升切片能力的易用性。
華為云核心網5G Core產品線總裁邱雪峰表示:“在5G時代,我們要始終保持開放合作的心態,走出去深入地理解垂直行業。只有真正了解垂直行業,才能推出滿足其需要的解決方案。未來華為將會與更多的行業伙伴進行合作,借助5G網絡切片幫助垂直行業完成智能化轉型。”
據悉,下一步三方將繼續深度合作,針對典型業務場景進行解決方案設計,在電網實際業務環境中進一步驗證5G網絡切片能力。依托5G網絡切片,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地打造“綠色低碳、智慧高效、友好便捷、堅強可靠”的國際一流綠色智能電網。
來源:動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