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個省份建立了省級遠程醫療平臺,覆蓋1.3萬家醫療機構、1800多個縣,含所有的國家級貧困縣,2017年遠程醫療服務總例次超過6000萬。”今日在國家衛計委例行發布會上,會上介紹了我國遠程醫療平臺的相關情況。
2015年起,在全國醫療衛生系統啟動了首個三年的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在發布會上介紹,據實時在線滿意度調查的587萬份有效問卷數據顯示,我國三級醫院門診和住院患者的總體滿意度達到90.7分和93.9分。
焦雅輝還提到,對互聯網上2883萬條醫療服務相關信息分析顯示,網民對醫療服務的整體感受以正面為主,充分反映改善醫療服務取得的積極成效。
據記者了解,三年來全國衛生計生行政部門、醫療機構和廣大醫務人員積極落實各項措施,針對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瓶頸”問題,創新醫療服務舉措,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目前全國所有三級醫院均積極應用信息技術開展預約診療,4100余家醫院可為患者提供信息查詢和推送服務,是3年前的4倍;2777家醫療機構可提供移動支付結算,是3年前的3倍。
同時,一半以上的三級醫院開展了日間手術,日間手術量占擇期手術比例提高至12.8%,1340家醫療機構設置日間病房;8400余家二級以上醫院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增長近40%;全國所有三級醫院和80%以上的二級醫院均已開展優質護理服務;86%的醫院實現同級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而在偏遠地區醫療服務上,在縣醫院在對口支援醫院幫助下,新建臨床專科3600個,管理水平和醫療服務能力不斷提升。22個省份建立了省級遠程醫療平臺,覆蓋1.3萬家醫療機構、1800多個縣,含所有的國家級貧困縣,2017年遠程醫療服務總例次超過6000萬。
2017年底,國家衛生計生委印發了《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年)》,鞏固2015-2017年行動計劃取得的成果,在全國建立預約診療制度、遠程醫療制度、臨床路徑管理制度、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醫務社工和志愿者制度等5項醫院工作制度。
焦雅輝表示,將創新推廣多學科診療、日間醫療服務,創新急診急救服務,加強智慧醫院建設,推動就診信息互聯互通,延伸提供優質護理服務,拓展藥學服務新領域,從10個方面著力,努力使診療更加安全、就診更加便利、溝通更加有效、體驗更加舒適,推動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基層醫療服務質量明顯提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來源:未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