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遠程心界醫共體建設 把防治心血管病“主戰場”下轉到基層

    遠程心界醫共體建設 把防治心血管病“主戰場”下轉到基層

    2018-02-08 資訊 Eli

    遠程心界醫共體建設 把防治心血管病“主戰場”下轉到基層-智醫療網

    “健康心臟?健康社區?健康中國”行動干預心血管病危險因素

    大醫院門庭若市,小醫院門可羅雀;大醫院吃不完,小醫院吃不飽。針對醫療資源分布不均這一難題,肩負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這一使命,北京遠程心界醫院管理有限公司進行積極探索,通過醫共體、移動互聯網、遠程醫療、HMO慢病管理等項目推動醫療資源下沉,改善優質醫療資源過度透支、基層醫療資源閑置問題,使心血管疾病患者能夠有序就診,緩解百姓看病難的問題。

    隨著人口老齡化及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在過去30年的時間內,國內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流行趨勢呈明顯上升態勢,進而導致相關發病人數持續增加。根據衛生部門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每5個國民成人中,就有1名患有心血管疾病;每5例死亡者當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病的疾病負擔日漸加重,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

    “健康心臟?健康社區?健康中國”行動是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啟動的一個全國基層心血管病綜合風險管理項目,本項目由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區防治部牽頭,北京遠程心界醫院管理有限公司等參與,旨在響應國務院要求到2020年逐步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系統持續地針對基層開展心血管病防治技能培訓,促進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干預措施,在基層推廣、轉化、應用,以提高服務技能,降低心血管病綜合風險,減少發病和死亡,幫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解決基礎設施、人員結構、服務能力相對不足,信息資源相對欠缺,項目缺乏系統性、持續性等客觀問題,最終達到“健康心臟、健康社區、健康中國”的目標。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區防治部主任王增武教授表示,心血管疾病是我國目前患病率、死亡率最高的病種。老百姓迫切希望得到這方面的管理和指導,通過健康管理、健康指導,能夠有效合理的控制危險因素,可以顯著延緩疾病發展,改善生活質量,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因此,社會各界都有責任有義務來從事和支持項目的實施,一起來共同提高我國居民的健康水平。“健康心臟?健康社區?健康中國”行動通過建立專家輔導機制,利用遠程視頻等形式,為基層醫務人員提供業務咨詢,答疑解惑,開展心血管病防治知識技能培訓,促進成熟技術在基層的普及,對心血管病高危對象和患者,開展隨訪管理,并實施健康干預、監測轉歸,建立完善規范的分級診療系統,將為我國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長期、穩定的高質量醫療服務。

    遠程心界醫共體建設 把防治心血管病“主戰場”下轉到基層-智醫療網

    搭平臺促分級診療落地建立基層心血管慢病防控機制

    以縣鄉一體化為核心的醫共體建設是我國醫聯體建設的四種模式之一,其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建設縣鄉一體化管理的醫共體,并與鄉村一體化有效銜接,構建縣鄉村三級聯動的縣域醫療服務體系。

    北京遠程心界醫院管理有限公司依托國內知名三甲公立醫療機構的專家技術資源與輻射支持,以“醫共體站長聯盟”的組織建設為紐帶,以“醫共體·工作站”的共建發展為基本立足點,圍繞縣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基層醫療機構的建設發展問題,利用“平臺+服務+產品”的模式助力基層醫療機構升級轉型、推動學科建設,建立心血管專科專病慢病的分級管理與風險防控機制,進而有能力為基層百姓提供更加權威、優質的全生命周期式的健康管理服務。

    “醫共體建設能夠幫助有效落實’急慢分治、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分級診療模式,在區域范圍內實現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很大程度上解決群眾看病就醫難的問題。”遠程心界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我們將始終為實現智慧健康中國夢而奮斗,以“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為使命,整合全國上、中、下游專科醫療資源,構建國家、省級、市級三級遠程專科會診中心,以及縣、鄉、村三級專病防治健康管理初級衛生保健網絡醫共體。圍繞渠道、終端、會員建設,搭建醫療健康業務、技術、交易電子商務平臺,實現平臺、數據、金融戰略體系,打造中國最專業的醫院管理運營平臺和最大的心血管專科遠程醫療運營機構。通過醫療數據云平臺的建設,打造世界頂級醫療健康生態體系,推動未來精準醫療發展。”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