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業界 > 全職醫生+AI醫生齊上陣 平安好醫生自建醫療團隊優勢漸顯

    全職醫生+AI醫生齊上陣 平安好醫生自建醫療團隊優勢漸顯

    2018-02-05 業界 Eli

    全職醫生+AI醫生齊上陣 平安好醫生自建醫療團隊優勢漸顯-智醫療網

    1月29日晚間,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平安好醫生)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并成為移動醫療IPO首秀。

    截至2017年底,平安好醫生的注冊用戶近2億、平均月活躍用戶為3290萬、每日平均約37萬次在線問診咨詢。各項數據均在業內遙遙領先。據估算,平安好醫生平均月活躍用戶為業內排名第二公司的5倍以上。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行業分析資料顯示,平安好醫生已經成為中國最大規模的互聯網醫療平臺,是中國互聯網醫療市場的先行者。

    為何作為移動醫療行業的后來者,卻能夠在短短四年內完成超越成為領頭羊并走向國際化的資本市場?也許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綜合性的,但其中之一或許可以追溯到三年前。

    2015年,就在一眾以“輕資產”模式運營的互聯網醫療企業紛紛謀求轉型時,平安好醫生獨辟蹊徑,采取了重資產的運營模式,自建醫生團隊。不過業界并不看好平安好醫生這樣的“打法”。畢竟自建醫生團隊有看得見的高成本,效果有多大卻是個未知數。而且這種“重”的做法和常見的互聯網“輕”裝上陣也明顯不同。

    不過現在回過頭來看,可以說這是平安好醫生之所以能夠快速領先同行的“勝負手”之一。

    當時,基于成本等多方面的考慮,大多數移動醫療公司都選擇通過簽約外部兼職醫生(醫生多點執業是國家允許的),為用戶提供醫療咨詢服務。用戶有尋醫問診需求時可以在平臺上留言,然后等待回復。

    但在就醫問診這件事上,等待耗費的不只是時間,更是用戶的好感度,而且有時候就醫問題是等不及的。

    移動醫療要提供的是“送醫上門”服務,不能變成“等醫生空時回復”。市場的痛點也成為了平安好醫生的機遇所在。或許正是看到這一點,平安好醫生決定自建醫生團隊。

    現在,自有優質醫療團隊已經成為平安好醫生獨有的優勢,也日漸成為移動醫療行業的一大標準。

    上市申請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平安好醫生已經擁有自有醫生及醫務助理888名。團隊中,執業醫師平均擁有13年醫療專業經驗,醫務助理平均擁有3年護理經驗。

    同時,平安好醫生已經與2100名外部醫師(均為三級甲等醫院副主任或以上級別醫師)建立合作;醫院網絡已經遍布中國30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的約3100家醫院(包括逾1000 家三甲醫院),與美國、日本、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約260家海外醫院建立合作。

    平安好醫生強大的“醫療儲備軍”除了自有醫生團隊、外部醫生及醫院外,其實還有“AI醫生”。在線咨詢、轉診掛號、住院安排、二次診療等多個場景中都有“AI醫生”的身影。

    平安好醫生先后推出了自主研發的智能輔助診療系統和AI助手,將醫生從重復性、初級咨詢工作中解放出來。同時,通過智能輔助診療系統,平安好醫生還將與大型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合作,構建起線上線下一體化診療、用戶日常健康管理的產品和服務體系,不斷擴展服務場景,形成多源頭的數據庫,從而訓練問診機器人的自我學習能力。為在線和線下醫生減負,提升人均”產能”,能夠為更多患者提供服務。

    目前針對部分疾病,平安好醫生已經研發用機器人輔助進行問診。AI機器人實現分級問診的基礎,在于要有海量數據進行學習和分析,而在過去幾年里,平安好醫生服務了上億的健康醫療用戶,積累了幾億條的互聯網問診、電子處方、用藥等醫療大數據,這些大數據為平安好醫生率先深入研發AI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打下了基礎。

    自有醫療團隊是“先鋒”,外部醫生及合作醫院是“外援”,人工智能是“輔助”,多層次的醫療隊伍使得平安好醫生能夠實時響應用戶需求,提供7X24穩定的高質量在線就醫問診服務。

    平安好醫生隨時在線的全職醫生,讓“足不出戶就醫問診”成為可能。這樣便捷高效的移動醫療產品也越發受到用戶的認可。

    上市申請資料顯示,自成立以來至2017年年底,平安好醫生已經累計服務了超過2.11億次在線咨詢。且2017年在線醫療咨詢服務滿意度高達97%。

    未來, 平安好醫生將通過專科問診、預約掛號、健康互動、健康商城等多種線上服務吸引個人及企業客戶,建立線上醫療健康服務鏈,同時通過打通醫院、藥房、理療中心、健身、保險等多個環節,實現O2O一站式服務全流程健康醫療服務模式。

    在平安好醫生上市申請資料的開頭有這樣一句話,“我們的使命是打造全球最大的醫療健康生態系統”。作為平安集團“醫”戰略的承接人,在走向全球化的路上,平安好醫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接下來靜待“時間的玫瑰”。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