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省政府辦公廳印發《貴州省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文規定:醫務人員參與完成遠程醫療服務工作,將作為晉升上一級衛生專業技術職務必備條件。
因此,遠程醫療將不是一個錦上添花的項目,而是醫生職業生涯的必備要求。
此次《辦法》具體有幾個方面需要我們注意:
一、遠程醫療成晉升必備條件,與績效考核掛鉤
遠程醫療將直接與晉升、激勵績效掛鉤。具體有以下幾點:
1.遠程醫療服務工作作為晉升上一級衛生專業技術職務必備條件。
2.遠程醫療服務納入醫院等級評審、對口幫扶和繼續醫學教育考核內容:
(一)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遠程醫療服務量和滿意度作為等級評審的重要依據;
(二)縣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參與完成遠程醫療服務,作為對口幫扶連續駐點時間25%計算;
(三)遠程醫療培訓項目納入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管理,醫務人員參與遠程醫療培訓應授予相應的繼續醫學教育學分。
3.制定落實基層醫療機構遠程醫療績效分配機制,遠程醫療服務收費按比例補助遠程醫療會診和診斷專家及相關人員,充分體現遠程醫療服務的勞動價值。
4.縣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應制定完善院內遠程醫療績效分配機制,遠程醫療服務收費按比例補助遠程醫療會診和診斷專家及相關人員,充分保護和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二、考核不合格,主要負責人不能評優
在評估評價方面,《辦法》也做了嚴格的考核制度。將醫務人員與主要負責人的考核評價相關聯,確保遠程醫療保質保量。
遠程醫療服務考核評價結果,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次。
年度考核評價為優秀等次的單位,給予相應的項目資金和評優等政策傾斜;年度考核評價不合格的單位,主要負責人不能參與當年評優評先;對連續2個年度或5年內累計2次考核評價不合格的單位,實行問責制度;各級醫療機構應將遠程醫療服務工作,納入醫務人員年度績效考核和評優評先的指標。
市(州)衛生計生委負責組織對本轄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考核評價。
三、遠程會診責任認定:由邀請方承擔診療責任
對于遠程醫療,不少醫生會擔心,病人沒在身邊,如果出了醫療事故怎么辦?《辦法》里同樣注明了不同情況的責任人。
《辦法》規定,醫療機構間開展遠程醫療服務,要簽訂遠程醫療合作協議。協議內容應當包括合作目的、合作條件、合作內容、遠程醫療流程、雙方權利義務、醫療損害風險和責任分擔等事項。
遠程會診(遠程門診)責任認定:由邀請方發起的遠程會診(遠程門診),受邀方提供診療建議作為邀請方診療疾病過程的重要參考依據,由邀請方承擔診療責任。
遠程診斷責任認定:邀請方對上傳的影像、心電、病理、檢驗等數據(標本)質量承擔責任,受邀方對出具的診斷報告內容承擔相應責任。
醫務人員經醫療機構許可,直接向患者提供遠程醫療服務造成不良后果的,由其所在醫療機構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承擔相應責任。
因此,只要是按程序、規定進行遠程診療的醫生,不必擔心會有“背鍋”的情況發生。
四、參與遠程會診服務的應具備副高以上相關醫學專業職稱
《辦法》從事遠程醫療診療服務的醫務人員,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依法取得執業資格;
(二)在醫療機構注冊執業的人員;
(三)在貴州省遠程醫療服務管理平臺完成注冊;
(四)參與遠程會診服務的應具備副高以上相關醫學專業職稱。
遠程醫療將會越來越重要
在昨天的第五場記者招待會中,衛計委主任李斌提到“要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通過發展醫療集團、遠程醫療協作網等醫聯體的形式,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較高水平的醫療服務。“有6800多家公立醫院開展了遠程醫療服務。通過遠程醫療,北京的醫生可以給大草原上偏僻地區的農牧民來進行遠程的醫療服務。”
可見,遠程醫療將會在分診醫療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極大地促進醫療資源的優化配制,是分級診療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行“基層首診、遠程會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
無論是醫聯體建設、分診醫療的推廣,還是家庭醫生簽約、上下級醫院對口幫扶,都離不開遠程醫療,遠程醫療將會越來越重要。
因此,無論貴州這項政策是否會在其他省份實行,遠程醫療這項服務都必然會在全國廣泛深入地推行開來,無論是大醫院的醫生還是基層醫生,遠程醫療服務都將會是績效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看病診療不再是單打獨斗,上下級之間的遠程醫療協作將滲透到醫生們的日常工作之中。
(來源:基層醫師公社;作者:于小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