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問診。
??通過電視機向醫生問診,就算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也能通過操作遙控器“在家看病”。下個月開始,貴州200萬戶廣電網絡高清互動用戶將享受到IPTV智慧醫療帶來的全新就醫體驗。
帶來這種前沿醫療方式的是位于貴陽國家高新區的貴陽朗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這家貴陽土生土長的互聯網企業從2000年自主研發基于互聯網的即時通訊類產品“朗瑪UC”,到如今主營大數據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近三年營業收入年均增長率超過100%,成為全國唯一一家連續兩年入選互聯網百強榜的互聯網醫療企業。
朗瑪是如何跨界成功的?日前,記者走進朗瑪探尋背后的故事。
朗瑪成功淘到第一桶金
貴陽朗瑪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這家貴陽本土企業的幾個創始人是來自清華大學、中國工程物理所等的高材生、專家。他們首次創業就開發了一款名為“朗瑪UC”的即時通訊產品。2004年,“朗瑪UC”實現注冊用戶8000萬,同時在線40萬人,成為僅次于騰訊QQ的國內第二大即時通訊運營產品。同年7月,“朗瑪UC”以3600萬美元的價格被新浪公司成功收購。
獲得第一桶金的朗瑪,于2006年開始了第二次創業。到2008年,公司自主研發和運營的“電話對對碰”首創免費業務模式在全國推行。目前,“電話對對碰”已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開通運營,用戶達2200多萬人,付費用戶200萬人,成為國內最大的固話語音增值服務平臺。
2012年,朗瑪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并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13年,公司通過并購手游分發平臺、手游開發運營商、電視云游戲等企業,基本完成在移動互聯網通信和娛樂社區領域的布局;2013年底,朗瑪信息開始向醫療健康大數據領域轉型,并堅持圍繞用戶入口、醫療資源、大數據分析等要素進行互聯網醫療的相關布局;僅兩三年時間,朗瑪就在全國互聯網醫療行業名聲鵲起,2016年和2017年,公司連續入選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并由2016年的57名躍升至50名。
機遇和政策助朗瑪跨界發展
一幫IT人士為何會選擇跨界醫療行業?
朗瑪常務副總裁王健坦言:一方面是看到了互聯網醫療的機遇,一方面是政策的支持。朗瑪公司對國內國外互聯網醫療行業進行了深入考察發現,國內外智能可穿戴醫療設備迅猛發展,再有就是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醫療資源水平的差距,這種差距也給互聯網醫療企業發展帶來機遇。與此同時,貴州、貴陽、貴陽國家高新區近年來大力發展大數據、大健康,各種扶持政策、優惠政策接踵而至,這些都為朗瑪信息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提供了良好機遇。
在各種因素推動下,2013年底,朗瑪開始基于互聯網的大數據醫療健康服務的產業布局。
然而轉型并非一帆風順。2015年,互聯網醫療漸入“寒冬”,不少經過首輪融資的互聯網醫療企業通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并沒有摸索出一個比較成功的模式,隨著資本市場的“退燒”,導致其中一些互聯網醫療公司大量裁員甚至倒閉。在互聯網醫療實踐中,朗瑪信息得出結論:“互聯網只是優質醫資源的放大器和連接器,互聯網醫療的本質還是醫療本身。”
朗瑪為此深入布局,從2014年以6.5億元全資收購國內最大的垂直健康門戶39健康網,到投資控股改制一家實體醫院貴陽六醫,在此基礎上成立貴州(貴陽)互聯網醫院以及39互聯網醫院。依托實體醫院,通過遠程醫療手段,在不脫離醫療環境的條件下,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至實體醫院,尤其是基層醫院,實現實體醫院與互聯網醫療的融合發展,向“基于互聯網的疑難重癥二次診斷”及“下沉式醫療服務”兩個方向開展“互聯網+醫療”業務。而在這個過程當中貴州省、貴陽市政府都給予了大力支持。
“貴州省在推進‘大數據+大健康’過程中,很多先行先試的政策措施給了我們極大的支持。”王健說,貴州省衛計委和食藥監局于2015年底共同頒布了《貴州互聯網醫院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和《貴州互聯網醫院試點工作實施細則(試行)》兩個文件,對朗瑪信息建設互聯網醫院給予了具體的政策支持,同時對互聯網醫院的醫生執業、醫療服務流程和法律責任認定等進行了規范。而貴陽市委、市政府下發的《關于加快大數據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為朗瑪信息吸引大數據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有效改善了公司大數據產業高端人才匱乏的“痛點”。貴陽國家高新區也在人才引進過程中提供了包括人才公寓、項目扶持資金、辦公場所等方面的具體支持,為朗瑪信息搶占大數據醫療制高點給予了切實幫助……
朗瑪成為互聯網領軍企業的秘訣
如今,朗瑪互聯網醫療線上線下業務發展已“顯山露水”。“我們的秘訣就是抓住互聯網醫療的本質,做互聯網醫療的深耕者。” 王健說。
朗瑪把39互聯網醫院定位為疑難重癥二次診斷平臺,以貴陽市六醫為依托,簽約1000多位醫學專家,均來自北京協和、北大、301等國內頂級醫療機構,并與200多家基層醫療機構展開深度合作。而39互聯網醫院也先后兩次完成天使輪和天使輪+融資,總計融資人民幣7000萬元,融資后估值5.7億元人民幣。
貴州(貴陽)互聯網醫院定位為群眾下沉式醫療服務平臺,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藥店等醫藥衛生服務機構作為便民服務點,線上借助互聯網向用戶提供預約掛號、視頻問診、用藥指導、健康咨詢、疾病咨詢、遠程醫療等服務。線下向用戶提供互聯網醫院視頻問診的場所,為患者提供診療、健康咨詢等服務。目前,貴州(貴陽)互聯網醫院建成線下接診點超過200個,日均視頻問題超過6000例,累計問診及管理慢病用戶80萬例。
基于互聯網醫院,朗瑪還開發了IPTV智慧醫療家庭健康服務平臺,在家庭網絡電視盒子上建立一個完善、周密和個性化的醫療健康服務平臺,為社區和家庭提供集慢病管理、健康咨詢、知識科普、健康提升為一體的系統服務。
此外,朗瑪還進入了醫藥電商、智能可穿戴設備領域,致力于研發國際最前沿的生物電子傳感技術,并將其產業化為中國市場目前稀缺的便攜式生物醫療檢測設備,目前已自主研發了拉雅芯醫學模塊,未來還將研發支持更多數據的醫療可穿戴化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