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美八大遠程醫療初創公司 半數使用AI技術

    美八大遠程醫療初創公司 半數使用AI技術

    2017-07-26 資訊 Eli

    美八大遠程醫療初創公司 半數使用AI技術-智醫療網

    美國每年要花費2.9萬億美元用于醫療保健,不過你可以放心,很多科技初創公司也正躍躍欲試想要分杯羹。例如,隨著聊天機器人變得越來越像人類,人工智能(AI)醫學成像算法現在表現得比人類更好,實現醫療保健自動化只是時間問題罷了。其中一種形式被稱為“telemedicine(遠程醫療)”,不過其定義并不同于“telehealth”或“telecare”,如下所示:

    Telehealth–廣義是指遠程提供健康教育、保健服務、醫療處方等服務

    Telemedicine–為患者進行遠程診斷和病情評估

    Telecare–將醫療保健搬到家里以實現獨立的個體生活

    早在20世紀50年代,通過電信技術手段,遠程醫療就已經被用于為那些在偏遠地區生活和工作、或者只能獲取少量醫療資源的患者們提供診斷和治療。而時間快進50年,現在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他們的智能手機連接到互聯網,其中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樂于參與并信任這些科技。

    自從我們上次看到上市公司遠程醫療服務提供商Teladoc (紐約證券交易所:TDOC)以來,已經有相當多的初創公司在遠程醫療領域取得了進展,其中很多使用了人工智能技術。下面是8家參與推進遠程醫療發展的初創型公司,他們計劃大幅減少多數人看病所需的等待時間——目前平均18.5天。

    “American Well”2006年成立于波士頓,截至目前已經融資1.41億美元,用于開展可供雇主、醫療計劃項目、或者政府使用的遠程醫療服務。其系統是“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即服務)”(或者簡稱為SaaS),這意味著作為一家公司,可以輕松地在自主品牌內實現一體化平臺。同時這一平臺也提供“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服務,稱為Amwell。在美國,有96%的州允許醫生在線看診開處方, 60%服用處方藥的美國人將更容易獲得治療。如果你感興趣的話,下表是服務所對應價格。

    美八大遠程醫療初創公司 半數使用AI技術-智醫療網

    就在2017年4月,“American Well”與“三星”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所以很快你就不用再下載這個應用軟件了,因為它將成為“三星健康”服務的一部分。

    美八大遠程醫療初創公司 半數使用AI技術-智醫療網

    “Babylon”2013年成立于倫敦,截至目前已經融資8500萬美元,其中的6000萬美元就是在2017年4月融到的。如果你對“Babylon”這個名字覺得很熟悉,那是因為我們不久前才在一篇標題為“Babylon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是否是醫療保健的未來”的文章中重點強調了這家公司。

    “Babylon”曾申明其目標是為全世界持有智能手機的人們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當然,他們不是作為非營利組織運作的,所以為了與醫療保健提供者更好地接恰,你需要支付一些英鎊。之所以說英鎊,是因為“Babylon”的支付服務只適用于英國居民(也包括愛爾蘭居民)。

    而最近的融資將用于提升“Babylon”人工智能臨床診斷的能力,通過其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你可以隨時與醫生進行會診,描述您的癥狀并得到準確的診斷,同時機器在后臺默默工作,實現同步記錄并及時分析數以百萬計的癥狀組合。

    美八大遠程醫療初創公司 半數使用AI技術-智醫療網

    “Doctor On Demand”2012年成立于舊金山,截至目前已經融資8675萬美元,投資方包括谷歌、23andMe、高通、和Sir Richard Branson(理查德·布蘭森爵士)。在美國人看來,Richard Branson就像英國版的Elon Musk(伊隆·馬斯克),不過他看起來更有趣,頭發也更好。看過菲爾博士(Dr. Phil)嗎?可能很少有人看過,但事實是菲爾博士和他的兒子建立了“Doctor On Demand”,目前他們已經為超過2500萬名患者進行了診斷和治療,對應的主要病種如下圖所示:

    美八大遠程醫療初創公司 半數使用AI技術-智醫療網

    “Doctor on Demand”是一類移動應用程序,可實現快速訪問醫生、心理學家和其他醫療服務提供者,每次訪問費用是75美元。這相對其他競爭對手會貴一點,不過它也涵蓋一些醫療保險支付。另外,有別于其他遠程醫療服務機構的是,“Doctor on Demand”的最新服務項目——可提供全面一體化的實驗室診斷。雖然醫生沒法真的觸碰到你,但他們會全程一直注視著你,讓你獲得傳統看診般的心理效應。

    美八大遠程醫療初創公司 半數使用AI技術-智醫療網

    “MDLIVE”2009年成立于佛羅里達州,截至目前已經融資7360萬美元,致力于為超過2200萬人提供虛擬健康醫療服務,你只需在智能手機上下載這個應用程序并注冊即可。支付49美元15分鐘后,你就可以通過一個虛擬身份訪問具有職業資格認證的醫生,解決下述疾病問題:

    美八大遠程醫療初創公司 半數使用AI技術-智醫療網

    “MDLIVE”最近還推出了一款新的虛擬健康包——MDLIVE Prime,用于那些沒有為員工提供健康保險計劃的企業。每個月只需2-15美元,雇員便可以使用傳統醫療保險計劃所覆蓋的任何服務。同時,“MDLIVE”也是50個州里面第一家可以為使用者提供虛擬精神科服務的遠程醫療機構。看看這些遠程醫療機構如何將心理健康作為他們提供服務的一個關鍵部分是很有意思的。

    美八大遠程醫療初創公司 半數使用AI技術-智醫療網

    “HealthTap” 2010年成立于美國加州帕羅奧圖,截至目前已經融資3785萬美元。HealthTap是一個在線平臺,可通過文本、語音和視頻等在全球范圍內提供7天24小時全天候醫生服務,這種商業模式更類似Quora(果殼問答網站),在這里你公開提問問題并獲得答復,讓每個人都能從中獲益:

    美八大遠程醫療初創公司 半數使用AI技術-智醫療網

    在網頁的底部,它聲明“HealthTap不提供醫療咨詢、診斷和治療服務”,而有這個需求的人則需要使用“HealthTap Prime或者 HealthTap Concierge”,這意味著如果你想與醫生進行實時書面交流,甚至通過智能手機與其進行面對面視頻交流,則需要付費。

    當然,你也可以與他們新引進的被稱為“AI博士”的人工智能動力機器人進行交談。顧名思義,它是由深度學習、人工智能和情感智能所激發和推動的。AI博士已經與亞馬遜的Alexa建立了合作關系,從而可讓消費者更容易獲得關于健康問題的解答和護理。已經有107000名醫生通過這個平臺為用戶回答了59億個問題,挽救了24242條生命。是的,盡管他們不提供醫療建議,但確實挽救了生命。

    美八大遠程醫療初創公司 半數使用AI技術-智醫療網

    “Pager” 2014年成立于紐約,這家初創公司與其他公司不同的是,他們想打造“醫生上門服務”模式。截至目前它已經融資2961萬美元。其理念是讓客戶首先與其“智能”機器學習應用程序聊天,它可幫助客戶決定是否應該找一個真實的醫生。接下來如果需要,客戶可以和醫生進行視頻聊天,甚至讓醫生出診提供上門服務,而無需離開住處。醫生上門服務的價格在50-200美元之間,而且這只需要下載一個應用程序即可。還記得你曾經面臨的首個世界性難題嗎——不喜歡在醫生的候診室里等待,看著那些熊孩子在你身邊跑來跑去,聽著那些滿腹牢騷的人不停咳嗽。而這個問題現在已經解決了。

    美八大遠程醫療初創公司 半數使用AI技術-智醫療網

    “Spruce Health”2013年成立于舊金山,截至目前已經從一系列知名投資者中順利融資1700萬美元,投資方分別包括谷歌和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等,致力于開發卓越領先的溝通平臺和診室外的醫療保健服務。其理念是,作為一名醫生,你可以為了患者采用這一平臺,以提高可訪問性和患者滿意度。對所有的“可訪問性”持保留態度?或許你應該讀讀他們的一篇文章,題為“你應該給病人你的手機號碼嗎?是的(我并沒有瘋)”。這一平臺的發展理念是只要人工智能能處理好所有的小細節,那么你就可以“解放自己去做更多高附加值的事情”——然后為他們所得的額外關注開出賬單。

    美八大遠程醫療初創公司 半數使用AI技術-智醫療網

    “Sensely”2013年成立于舊金山,截至目前已經完成5輪融資,總額達1178萬美元,用于開發和競爭對手類似的移動應用程序,但其應用是基于一位名叫“Molly”的虛擬護士。作為病人和醫生的媒介,“Molly”并沒有頂著一頭紅頭發和帶著可愛的愛爾蘭口音,而是由深度學習算法所組成,看起來就像下面這位可愛的女士的化身:

    是的,“Molly”就像一個聊天機器人,只不過她是一個化身,意味著她就像一個虛擬的人。其運作理念是,當病人出院后他們會登記注冊,而“Molly”就要確保他們能夠遵從醫囑要求。在初步測試中,91%的患者出院后會在該平臺上注冊并加入茉莉的服務中,她有效避免了72%不必要的電話咨詢。不過,最棒的是,她不會要求圣帕特里克節放假。可以打賭,對虛擬現實的支持即將來臨。

    這些初創公司消除了系統中的一些“缺陷”,未來的醫生看診似乎將以遠程醫療和人工智能的形式出現。隨著機器學習的應用,毫無疑問這些東西將朝著自動化的方向前進,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變得更加智能化——就像真的醫生那樣。我們已經知道,深度學習在視覺診斷方面表現得更好,所以或許你會選擇拍下痣的照片而不是直接將它展示給醫生看。以色列的一家初創公司Healthy.io正在研究家庭尿檢試劑盒,未來可以期待直接在家里實現血液檢測。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會說出這樣的話:“我病得很重,需要和一位真實的醫生談談。”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