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觀點 > 上海市兒童醫院院長:醫療大數據的價值、難點和我們做了什么?

    上海市兒童醫院院長:醫療大數據的價值、難點和我們做了什么?

    2017-06-30 觀點 Eli

    上海市兒童醫院院長:醫療大數據的價值、難點和我們做了什么?-智醫療網

    近日,由HC3i中國數字醫療網、中關村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移動醫療專委會主辦的《2017中美智能醫療大數據峰會》在北京召開,上海市兒童醫院院長于廣軍出席并發表演講。

    他認為,大數據不僅能助于科研,還可以為服務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轉變提供支撐。會上,他分享了上海市利用醫療大數據技術改革醫療管理的實踐。

    醫療大數據的價值和難點

    于廣軍院長稱,醫療大數據的發展與醫療信息化緊密相關。醫療信息化經歷3個階段,由財務結算信息化、臨床為中心單點信息化到以區域為中心的信息化。“區域信息化導致數據快速增長。”同時,互聯網、 移動互聯網、云計算、集成平臺等的產生推動醫院本身產生更多的數據。

    他認為,大數據不僅能有助于科研,還可以為服務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轉變提供支撐。“這種模式轉變和醫療健康服務模式轉變契合。”據于廣軍院長介紹,目前推行醫聯體涉及不同醫院之間信息的縱向和橫向整合、共享,這個過程離不開信息化,這種數據利用對某些疾病演變和慢病防控都非常有價值。另外,原來的醫療質量監測是運動式的,抽樣有偏移,而大數據更加強調全流程、可追溯的管理;在疾病控制方面,原來是通過疾病監測點的方式,現在可以實現信息全覆蓋的監測方式。

    在講完大數據的巨大價值之后,于廣軍院長話鋒一轉,講起了大數據技術的難點。

    • 如何整合多源醫療健康數據,把他們標準化?
    • 如何把大數據變成知識庫?其中涉及很多方法論和技術問題。
    • 從事數據挖掘的人很少做醫療數據挖掘,如何解決人才問題?

    除了之外,還面臨一些法律問題、隱私保護、數據公開問題,政策保護和人才問題。

    于廣軍院長稱,基于醫療大數據,上海市在精細化績效評價方面、政策模擬與評價和異常醫療行為的監測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精細化績效評價

    據于廣軍院長介紹,上海市會對院長進行績效考核,影響績效指標有管理因素、病種因素和難易程度差異,簡單的考核是不公平的。而基于個人電子健康檔案大數據進行病種復雜度與危重度的標化,在此基礎上進行評價更有價值。因此嘗試對病種分級,建立CMI對手術進行分級評估,矯正平均住院率,實現更加公平的績效考核。對于市級醫院,可以對病種手術難度進行考核,24個病種進行績效分析,并引入病理組合指數進行評價。而CMI產生基于個人電子健康檔案數據。

    除此之外,2013年醫院開始推行內部績效考核,考核8方面,分別是:患者需求和滿意、崗位工作量、服務質量、病種難易度、學科、成本效率、醫藥費用控制和醫德醫風。基于疾病的疑難危重程度,上海市兒童醫院內部做了疾病分型,與獎金發放掛鉤。

    總而言之,市級對醫院考核和醫院對科室都是基于數據實現精細化。

    政策模擬預測

    取消藥品加成后會對醫院產生怎樣的影響呢?于廣軍院長稱,以前需要發調查表了解,如今基于健康信息網上每家醫院的具體收費和運行業務數據,事情就好辦了,具體能做2件事:

    • 對收費的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測算
    • 對藥品零加成政策對醫院的影響進行測算,不僅僅是衛紀委可以算,各家醫院也可以算。

    異常就醫行為的分析和監測

    于廣軍院長稱,上海醫保是全國首個實現實時結算的,能監測到每一筆費用發生在哪家、什么時候,繼而監測到異常就醫行為。發現異常就醫后,會馬上停掉他們的卡,其只能轉成先自費再報銷,以對就醫行為進行費用審查。

    日常就醫行為警示,醫生在醫院系統里面給病人開藥后,立即審查該醫生在兩周之內是不是已經開過同類的檢查、是不是用過同類的藥物,如果是,進行警示。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