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國新辦同步召開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并提出:今年將全面啟動醫聯體建設試點,三級公立醫院要全部參與并發揮引領作用,同時計劃到2020年將實現醫聯體建設整體推進,形成較為完善的醫聯體發展體系。
所謂“醫聯體”,是指多家醫院通過打破行政性組織架構的約束,將同一個區域內的醫療資源整合在一起的醫療聯合體,一般可細分為以下四種模式:由三級公立醫院或者業務能力較強的醫院牽頭,聯合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建立的城市醫療集團模式(“1+X”模式);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組成的縣域醫療共同體模式;根據不同區域的優勢專科資源組建的跨區域專科聯盟;以及為加速優質醫療資源向邊遠地區流動建立的遠程醫療協作網。
作為2017年國家醫改的重中之重,醫聯體的建立和發展,不僅有助實現優質醫療資源的上下貫通以及醫療、康復、護理等服務體系的有序銜接,而且可推進分級診療、急慢分治、雙向轉診制度的加速落地,從而改變大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療門可羅雀的行業現狀,緩解患者“看病難”問題,同時提升整體醫療行業的服務質量和水平。
因此,借助政府、社會資本、市場力量,實現醫聯體的全面建設與發展勢在必行!
醫聯體——創新模式不斷涌現
從依托互聯網+連接全國范圍內的醫院、醫生、患者、藥品和醫保體系,實現聯合體內醫療機構在檢查檢驗結果、電子病歷、遠程查房等方面的共享與業務協同,而建立起的新型智慧健康醫療服務平臺——“烏鎮互聯網醫院”和“寧夏互聯網醫院”;到依托遠程科技攜手全國各大醫療機構構建 “中美遠程會診醫聯體”,實現中美醫療資源共享和中美醫生聯動看診的“好醫友美國衛星診所(聯盟)”,都是響應政策和市場需求崛起的創新醫療聯合體產業。
其中,在腫瘤專科領域,好醫友聯合湖北省臨床腫瘤學會,在湖北省啟動了全國首個將分級診療系統建設與中美腫瘤互聯網協作相融合的醫聯體組織——“中美腫瘤專科會診醫聯體”,整合中美腫瘤專科醫生資源,組建學科聯盟,幫助學科內專家通過線上平臺開展醫院與醫院之間、中國醫生與美國醫生之間、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遠程診療、遠程協作等互聯網醫療服務。
互聯網——保障醫聯體順暢運作
醫聯體建設的推行,讓互聯網的優越性和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過互聯網才有辦法搭建一個事物互聯、信息互通、業務協同、資源貫通的醫療共同體,打通不同醫療機構間預約掛號、分級診療與雙向轉診、檢驗及大型設備檢查與結果互認、重癥危重住院患者轉運、遠程會診、信息共享的綠色通道,從而改善區域間醫療資源配置不均的問題,提高整個醫療體系的運作效率,方便百姓就近就醫,實現真正的一站式醫療服務!
同樣的,優質醫療資源的稀缺作為中國乃至全球各國客觀存在的一個嚴峻問題,也需要依賴互聯網科技來實現資源的高效整合與共享,借力互聯網科技構建國際大健康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