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國務院專門下發了《深化醫改的十三五規劃》,十三五醫改規劃,到2020年,圍繞著五大制度建設做出了一些改革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設計,分別是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民醫保制度、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和綜合監管制度。
為推進基層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進程,積極探索構建以醫聯體為基礎的新型醫療服務體系,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水平,方便群眾就醫,減輕患者醫藥費用負擔。各地大中型醫院加大與社區醫院合作,依托醫院
遠程醫療服務中心,打造基層遠程工作站,開通遠程門診醫療服務。
遠程醫療是運用計算機、通信、醫療技術與設備,通過數據、文字、語音和圖像資料的遠距離傳送,在醫學專家和病人之間建立起全新的聯系,使病人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即可接受攀枝花學院附屬 醫院專家的會診并在其指導下進行治療和護理,實現專家與病人、專家與基層醫務人員之間“面對面”的會診,縮減了診療時間,提高了診療信息的時效性。大大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斷質量和服務水平,有效促進了“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就醫模式。
基于遠程醫療的網絡分級診療體系,是對過去的傳統實體的分級診療體系,進行了一個很大的擴充。同時遠程醫療對分級診療又有促進作用。隨著健康醫療大數據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大數據技術與健康醫療服務的深度融合應用,能夠更好地推動分級診療落地。視維視頻會議系統,近年來,已經為很多家大型醫院量身定制了各項遠程醫療會診項目,實現了醫院之間資源共享,遠程病情診斷、遠程專家會診、遠程專家手術指導、手術示教和遠程培訓、醫院探視等業務和新應用,緩解了醫療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衡的結構性矛盾,降低了醫療成本,創新了醫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