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衛生交流與合作,由中國醫院協會主辦的“中國―中東歐國家醫院合作聯盟第一次全體成員大會”日前在南京召開。包括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烏鎮互聯網醫院在內的11家中方醫院與波蘭雅蓋隆大學醫學院、斯洛文尼亞斯扎那醫院等9家中東歐醫院成為2017正式聯盟成員,北京協和醫院院長趙玉沛院士作為聯盟中方輪值主席出席并致辭。烏鎮互聯網醫院成為聯盟成員醫院中唯一一家線上線下結合的互聯網醫院,作為中國互聯網醫療創新發展的代表參與與中東歐國家醫療衛生交流。
據聯盟官方介紹,合作聯盟的成立,在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醫療機構間建立了常態化的互動機制。聯盟成員將增進醫療服務管理、醫學專業技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提升中國及中東歐國家的醫療服務能力和醫療服務管理水平,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務。
在成員大會上,聯盟執委會秘書長、中國醫院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薛曉林表示,聯盟將搭建心臟、神經、腫瘤、兒科、中醫、肝膽胰、醫院管理七個專科合作平臺,進一步拓展在質量評估、技術創新、學術交流、醫療旅游、聯合研究等領域的合作。
此次烏鎮互聯網醫院受邀成為聯盟成員,得益于其在國內以精準匹配、團隊醫療、遠程醫療、醫聯體等方面為代表的前瞻性實踐。烏鎮互聯網醫院線上已接入2400多家重點醫院、28萬專家、7300多組專家團隊,擁有遠程診療、遠程會診、遠程轉診、遠程培訓、云病歷、云檢查檢驗、支付結算七大系統。自2015年底成立以來,用技術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強化基層醫院各項專業服務能力,提升群眾健康水平,取得突破性成效。
成立儀式上,烏鎮互聯網醫院院長張群華就“互聯網推進分級診療及醫聯體建設大有可為”發表主題演講。“醫聯體的核心在于信息流和醫生流,烏鎮互聯網醫院借助終端設備和云系統,實現了醫生、患者、信息三方連接和互動,已成最大的線上線下結合的醫聯體。”張群華舉例,烏鎮互聯網醫院已成立12個由眾院士領銜的專病遠程會診中心,涵蓋皮膚、肝膽胰、多學科影像、大腸癌、燒傷等多個學科,“通過與中東歐國家醫院間的深入合作,讓中國頂尖醫療技術服務更多疑難重病患者,幫扶基層醫生。”
據悉,烏鎮互聯網醫院坐落于烏鎮,線下院區占地30畝、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目前已連接1.2萬家基層醫療機構,建成國內最大規模的遠程醫療協作網。截止2017年3月,日接診量已超6.3萬人次。
張群華表示,未來,烏鎮互聯網醫院將發揮自身所長,加快國際合作步伐,投身“一帶一路”衛生合作,增強沿線國家健康獲得感,為“健康絲綢之路”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