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信息產業研究院精準醫學研究所所長趙屹研究員在GMIC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就“精準醫療與云計算”話題接受采訪時指出,雖然目前精準醫療最關鍵的問題在于基因測序、解讀等技術的研發,但未來,云計算將在精準醫療領域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醫療之所以能夠做到精準,關鍵在對龐大數據的處理和分析。趙屹表示,精準醫療在數據存儲、傳輸、安全、分析四大方面都需要云計算技術的支持。
在存儲方面,云計算的存儲優勢在于海量存儲、易擴容、統一管理、成本低廉等。以遺傳密碼的存儲為例,一個人的遺傳密碼是3乘10的9次方個堿基對,當前測序儀一次測序就能產生幾T的數據,如果把1T的數據裝訂成書的話,大約四十層樓高的高度。
然而,精準醫學對數據的需求并不止幾個人的數據這么簡單,目前我國已經提出對一百萬人群隊列進行遺傳密碼測序計劃。趙屹強調,精準醫學研究中獲得的基因數據需要還保證長期留存,如何系統化存儲這些越來越多的數據,也許會在云計算上找到答案。
在傳輸方面,這里涉及到精準醫療的數據共享問題,云計算可以做到數據的高效讀取與共享。2016年5月,中國首個精準醫學大數據平臺發布,其隸屬于藥明康德、明碼生物科技、華為聯合研發的明碼云,旨在推動國內基因組信息及精準醫學大數據的集中和應用。
據趙屹介紹,類似這樣的醫學大數據云平臺建設各地政府非常支持,例如洛陽市伊濱區政府支持并完成了基于臨床信息和基因信息的罕見病遺傳學病因診斷平臺-晶讀。但目前的現狀是,每個醫療機構都有自己的數據庫,但是如何將各地的醫療數據匯總到一起,做到統一查詢其實是一件相對較難的事。
在安全方面,與其他大數據不同,精準醫療涉及到的數據關系到人類的隱私,精準醫療數據的泄漏事關重大。小而言之,是家族遺傳病等泄漏;大而言之可能是種族基因弱點的泄漏,甚至會上升到國家安全層面。這也是精準醫療希望云計算技術去保障的事。目前,根據不同的上云場景,云計算在防止DDoS攻擊、處理漏洞、數據隔離等方面都有相應的解決方案。
在數據分析方面,云計算的優勢在于能夠通過分布式計算對大數據進行處理,從而極大提升運算效率以及降低成本。趙屹補充道,精準醫學將從未患病時的精準預防和患病后的精準治療兩大層面進一步深入:
精準醫療的市場前景廣闊,已成為云計算細分領域的又一個增長點。我國人口眾多且種族多樣使我國精準醫學基因庫上相對外國具有較大優勢,必然會持續發力;另外根據Global Market Insights 和 Mordor Intelligence等市場研究機構預測,全球精準醫療市場到2023年將會達到870億美金。如此巨大的市場規模,不少IT廠商已經入局,如Intel、谷歌、亞馬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