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決定出路,目標成就未來。
近年來,貴陽市抓住大數據時代的重大機遇,實現大數據平臺、商業模式創新、大數據交易、國家級實驗室等諸多方面的領先。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貴陽市已成為全國大數據招商落地的“大基地”,其“聚寶盆”就在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沒有實地走訪,很難想象在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棟棟鱗次櫛比的高樓里,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大數據總部早已在此“安營扎寨”。
連續5年名列《財富(中文版)》中國企業500強,連續四年入選《福布斯(Forbes)》“亞太區最佳大型上市企業50強”的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早于2014年就投資開建貴陽七朵云之一“民生云”工程。
貴州筑民生運營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民生云”工程以“政府引導、多元共建、政企合營”為主要運營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民生產業,以培育大數據民生應用產業,深入釋放民生服務資源的潛在價值。
中國智能交通第一品牌――青島海信也于2016年落戶貴陽國家高新區。貴陽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毫不避諱地告訴記者:2016年貴陽海信在智能交通領域實現銷售簽單近10億元,實現收入3億元,帶動就業500余人,極大助推了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據了解,2016年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功引進招商項目130個,總投資408.1億元,中冶賽迪、航天科工、博科通訊、國信優易等一批500強企業和行業知名企業相繼落戶;新增大數據企業1182家,累計聚集大數據企業達2669家,大數據營業收入達401億元。
貴陽國家高新區投資促進局負責人告訴記者:2017年,高新區將緊緊圍繞“引領大數據技術創新、加快大數據產業集聚,打造創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區”的目標定位,堅持以大數據為主線,實施產業聚焦、產業聚集、招大引強、產業補鏈、服務提升五大工程,主動作為,搶抓機遇,多措并舉全力推進招商引資,確保年內聚集大數據企業突破4000家,為高新區建區25周年做出積極貢獻。
如果說高新區是貴陽市大數據產業的“聚寶盆”,烏當區無疑是貴陽市大健康產業發展的“風水寶地”。
烏當區森林覆蓋率高達52%,已探明野生中藥材多達1058種、儲量91.3萬噸,10%的國土面積上均有溫泉。發揮好生態和醫藥資源的優勢,大力建設貴州省大健康醫藥產業引領示范區,已成為烏當區謀劃的重點。
一組數據顯示:2016年烏當區完成大健康醫藥產業項目招商引資179.24億元,醫藥制造業產值89.31億元,全區規模以上制藥企業12家,其中,全國百強一家,全省領軍3家,十億級企業高達5家。初步形成了以醫藥醫療、養生養老、藥食材和康體運動為依托的大健康產業體系。
記者從烏當區投資促進局獲悉,2017年烏當區將搶抓區域合作機遇,鎖定北上廣、東北、珠三角、長三角等產業成熟區域,緊盯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招大引強”,突出大健康產業的“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