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正悄然改變著傳統醫療服務模式,借助大數據、物聯網技術等載體,形成醫療智慧化建設。打破“信息孤島”,正成為未來醫療轉型的主要方向。
作為國內領先的智慧城市建設服務提供商,深圳達實智能(002421,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達實智能”)在醫療大數據服務的業務板塊中持續投入更多精力。那么,達實智能在2016年實現了怎樣的增長,其重點轉型的智慧醫療板塊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對公司業績帶來哪些積極的影響?和訊網試從其精準的戰略投資、創新的商業模式以及共享型的企業文化等方面,總結達實智能智慧醫療板塊乃至全公司業績高速增長背后的原因。
戰略:智慧醫療成未來業績增長新看點
2016年,達實智能全年收入24.57億元,同比增長43.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5億元,同比增長80.49%,業績增幅超出預期,創歷史最好成績。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智慧醫療實現營收7.74億元,同比增長417.28%;營收占比為31.50%,增加了22.76個百分點。高毛利智慧醫療業務占比的大幅提升也使得公司整體毛利率達到30.49%,同比增長1.76個百分點。
達實智能董事長劉磅認為, “做大智慧(601519,股吧)醫療、做強智慧交通、做精智慧建筑”的經營策略,以及“技術+金融”的創新策略,在2016年得到了貫徹和實施,并初見成效。
對于業績高速增長的原因,劉磅向和訊網表示,達實智能得益于創新采用“技術+金融”的雙輪驅動策略,以PPP、融資租賃、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種商業模式,持續深化在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模式。
“采用內生式發展與外延式發展相結合的發展策略,達實智能已具備智慧醫療全產業鏈建設及運營服務能力。”
劉磅認為,二十多年的技術積累以及智能管控技術的不斷研發升級,目前達實智能以基于實時數據庫的智能管控技術為技術路線,將技術應用到目標市場(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建筑)并在各類大型項目中取得成功。
在智慧醫院建設方面,達實智能相繼收獲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新蒲醫院、宿州市立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等重大項目。通過自主研發與并購整合,達實智能已具備為醫院提供綠色建設顧問、機電系統、醫療凈化系統、智能化系統、醫療信息化系統、互聯網醫療平臺等智慧醫院整體建設及運營服務能力。
在智慧醫療大數據建設方面,安徽省淮南市健康醫療大數據PPP項目成功入選第三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范項目,順利完成一期項目建設并正式上線運營。與汕頭市人民政府簽訂智慧醫療PPP投資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收獲智慧醫療建設又一區域性進展。
談及市場可持續性,劉磅說道,“智慧城市建設市場伴隨時代的進步以及人們的需求升級,是一個不斷延伸發展的市場。智慧醫療是國家未來基礎建設重要發展市場。”
數據顯示,到2018年,中國智慧醫療市場規模將超過一百億元,市場前景看好。在不久的將來,醫療行業將融入更多人工智慧、傳感技術等高科技,使醫療服務走向真正意義的智能化,推動醫療事業的繁榮發展。在中國新醫改的大背景下,智慧醫療正在走進尋常百姓的生活。
劉磅表示,達實智能正肩負著這樣一種使命。未來,達實智能將聚焦智慧醫療領域,持續為各地智慧醫院建設提供一體化建設及PPP等配套融資服務方式。
他認為,達實智能在智慧醫療上的優勢十分明顯。基于醫院市場的成功,達實智能將延伸至各城市醫療健康大數據服務,以醫療健康大數據平臺為上億城鄉居明提供更優質的醫療健康服務。
同時,達實智能業務在B-B基礎上成功擴展至B-C-C端,加強了客戶粘性。配合公司品牌、技術、商業模式的不斷加強,達實智能在近幾年發展的過程中,收入、利潤等財務指標一直表現穩健,也實現了逆經濟周期增長。
模式:“技術+金融”助力深耕智慧醫療市場
“技術+金融”模式是達實智能的一大亮點。
達實智能集二十年之力,以自主研發的基于實時大數據庫DAS-RDB的智能管控技術為核心技術平臺,為醫院提供包括綠色建設顧問、基礎設施建設、機電系統、智能化系統、醫療信息化系統、醫療凈化系統全產業鏈建設服務;為城市提供智慧醫療及大數據應用的全生命周期服務。
達實智能充分利用專業能力和上市公司融資與資本平臺的優勢,以客戶和項目的融資需求為出發點,將商業模式與金融創新結合,采用采用PPP模式,聚焦深耕智慧醫療市場,并且持續提高服務大客戶、大項目的能力。
2016年,達實智能的核心技術–“基于dasRdb實時大數據的智能管控技術”研發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發的dasRdb實時數據庫通過第三方評測機構評測認證,“100萬點容量、20萬點1秒內同時變化無數據丟失”。自主研發的“基于實時數據庫分析的空調節能智能管控技術”入選國家發改委《國家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基于云架構的軌道交通綜合智能化系統測試平臺順利通過專家評審。參編《綠色建筑BIM技術應用指南》、《公共建筑中央空調控制系統技術規程》等地方及行業標準。承擔深圳市發改委《智能建筑人工環境下的實時機電節能控制技術產業化》項目。
此外,達實智能過去一年積極運用PPP模式開拓智慧醫療市場,收獲卓著。達實智能與包頭市簽訂包頭市綠色智慧城市PPP 投資戰略協議,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利用PPP等創新模式,積極促進智慧城市建設項目的落地實施。此外還與汕頭市簽訂智慧醫療PPP投資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加強PPP模式投資、智慧醫療建設等合作,包括汕頭市新建醫院PPP項目、健康醫療大數據PPP項目、既有醫院節能改造項目等內容。
另外,2016年,達實智能還通過與深圳嘉富誠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設立“智慧醫療“產業基金,攜手“就醫160”在互聯網醫療領域達成戰略合作。達實智能與就醫160將通過資源優勢互補與業務協同,共同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城市級健康服務生態體系,加快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業務拓展,助力“健康中國”戰略的落地與實施。
文化:共享精神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原動力
“達則兼善天下,實則恒心如一”。
以上是達實智能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劉磅董事長介紹說,達實智能正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發展共享型文化,為企業提供原動力。
中國綠色智慧超高層標桿–達實大廈正是這樣一種產物。劉磅說,達實大廈建成后,除作為公司新總部大樓外,還將承擔展示平臺的角色,向社會公眾推廣智能、節能等智慧科技,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據了解,為推動綠色智慧建筑在中國的發展,達實智能正在打造200米高的總部辦公大樓。2016年,達實大廈順利沖出正負零。基于公司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達實大廈將被打造成為中國超高層綠色智慧大廈的標桿。
另外,業績的高增長,與股權激勵所帶來的團隊積極性息息相關。近年來,達實智能持續與員工分享發展成果,先后實施了9次員工股權激勵計劃,是深圳員工股權激勵最為廣泛的上市公司之一。
資料顯示,達實智能上市前實施6次《員工持股方案》,97名員工受讓;2012年實施《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76名員工受讓;2014 年實施《第二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193名員工獲得受讓;2015年,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順利實施,380名員工參與;2016年,《第二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共有148名員工業績達標,達到解鎖條件。
業內人士認為,嚴格的業績考核與人性化的利益共享,大幅提高了公司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增強了團隊的歸屬感和參與感,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原動力。
未來:做大智慧醫療、做強智慧交通、做精智慧建筑
劉磅表示,2017年,達實智能將繼續堅持“讓城市更智慧,讓建筑能節能”的經營宗旨,繼續堅持“做大智慧醫療,做強智慧交通,做精智慧建筑”的經營策略,加大“技術+金融”的創新力度,抓住“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健康中國”的歷史性機遇,全力以赴,使公司經營再上新臺階。
做大智慧醫療。2017年,公司將繼續加大在智慧醫療領域的市場拓展力度,并輔助以PPP、融資租賃等多種投融資手段,以“技術+金融”的方式,為用戶提供全系統、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2017年,公司還將持續加大在智慧醫療領域的服務整合力度,不斷擴充和完善智慧醫療業務產業鏈。公司將借助智慧醫院和醫療健康大數據資源,在醫療領域嘗試開展“互聯網+”業務,實現B2H2C(公司到醫院再到患者)和B2C2C(公司到城市再到患者)的服務擴展,為公司在智慧醫療領域的長遠發展打下基礎。
做強智慧交通。2017年,公司將繼續在智慧交通領域采取“技術先行”的策略,在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深圳經濟特區的區位優勢,將深圳及境外軌道交通建設及運營的先進經驗、先進技術引進到國內,為國內的軌道交通建設,提供更先進的解決方案。
做精智慧建筑。2017年,公司在智慧建筑市場,將加大對長期戰略合作伙伴的服務力度,加大自主研發產品的應用力度,加大項目質量和項目成本的管控力度,在為優質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增強業務贏利能力。
業界觀點認為,達實智能的智慧醫療及智慧軌交業務正處于有序發展狀態,其智慧建筑業務毛利率亦穩步提升。隨著智慧醫院、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等PPP項目逐步進入運營收費期,公司發展將保持穩健,并有望在“做大智慧醫療、做強智慧交通、做精智慧建筑”的正確指引下,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