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的陽普醫療又有新動態。
陽普醫療擬向不超過5名特定對象發行不超過6000萬股,募集資金不超過6億元,計劃投資于3個醫療產品項目及宜章縣中醫醫院整體搬遷(PPP)項目。公司股票將于2月7日復牌。
1996年,陽普醫療在廣州成立,從醫療器械起步,從標本專家到護理專家,從技術轉向服務,如今又定增6億,又將布局哪些領域?
起步于醫療器械,這18年的成績單
1996年8月,正值鄧冠華30歲時,他南下廣東參與創辦陽普醫療,從事體外診斷醫療器械研發與制造,歷任總工、副總經理、總經理、董事長。曾任武漢大學化學化工研究所所長,一直研究領域涉及電極過程動力學、中間體、人體靜脈血變異。
創業之初,鄧冠華異常拮據,曾領著1000元的月薪,為省公交車的錢,去醫院的時候甚至選擇步行。
2009年12月25日,經過十余年的發展,陽普醫療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掛牌上市,當時是廣東首家醫療器械上市公司,其發行價為每股25元。上市首日,曾創下了40元的歷史最高價。鄧冠華苦盡甘來,所持有的1720.2萬股陽普醫療股權市值立即超過4億元。
陽普醫療雖然從醫療器械起步,但是一直以來苦練內功,以自主研發、創新為基礎,建立了廣東省“醫用材料血液相容性研究”重點實驗室,承擔多項863計劃、臨床免疫診斷系統研發、廣東省產學研合作專項資金,及產業化平臺建設項目等重大項目。
18年過去,陽普醫療已擁有采血管生產8項核心專有技術,65項科研專利,并將主營產品第三代真空采血系統提升為國內外同行中品規最全、專項檢測用管類型最多,血清制備質量和速度最佳的高端產品。陽普醫療是第三代真空采血系統定義者,是標本分析前變異控制的領導者,是國內真空采血系統唯一通過美國FDA注冊企業。
目前,陽普醫療的醫療器械銷售渠道已經擴展到全球九十多個國家與地區,遍布各地近1,0000家醫療學院、研究機構、醫院以及診斷實驗室提供廣泛的產品、技術與服務支持。
截止2016年9月30日,陽普醫療營業收入3.5893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51.4938萬元,較去年同比減少25.7265%,基本每股收益0.07元。
定增6億元務實三大主業
根據預案顯示,此次定增將分別向液體活檢標本采集管自動化生產項目、血栓彈力圖檢測系統自動化生產項目、一次性使用靜脈留置針建設項目和宜章縣中醫醫院整體搬遷(PPP)項目投資1.19億元、1.05億元、1.26億元和2億元,剩余5000萬元募集資金擬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液體活檢標本采集管項目將為公司新增一項全新的產品品種。據悉,液體活檢具備顛覆傳統腫瘤診療的能力,可實現精準診斷與精確治療。陽普醫療可以通過以液體活檢管為代表的產品拓展藍海市場;公司已在真空管領域耕耘多年,具備實施該項目的能力。
血栓彈力圖檢測系統項目主要將新增公司血栓彈力圖儀產能,有利于公司拓展“醫學實驗室診斷平臺”的產品線。而血栓彈力圖儀在醫院的麻醉科、ICU、體外循環、器官移植科等科室也有眾多引用,是公司進一步夯實“檢驗專家”的重點戰略產品。一次性使用靜脈留置針項目將新增公司留置針產能。
作為本次定增中投入最多的宜章縣中醫醫院整體搬遷(PPP)項目,主要是待宜章縣中醫醫院整體搬遷項目建成后,由公司負責組建醫院管理團隊,負責新醫院建設和運營管理。公司可向醫院收取管理費和項目服務費,并享有供應鏈經營權收益。該項目是公司在醫療服務領域的新的布局,可將公司多年服務醫院的經驗運用到醫院實際運營管理中。
陽普醫療認為,液體活檢管、血栓彈力圖儀、留置針三大產品項目均是將公司前期研發投入所形成的研發成果產業化,實現由研發支出向營業收入和盈利能力的轉化。而宜章縣中醫醫院整體搬遷(PPP)項目則是為了樹立陽普醫療在醫療服務領域的品牌,打造社會資本辦醫療的“陽普模式”。
未來布局遠程會診助力基層醫療
一直以來,陽普醫療以臨床實驗室診斷與臨床護理為依托,幫助用戶提供專業解決方案、技術、產品和服務。
公司擁有一支專業研發團隊,團隊成員經驗豐富,承擔著國家部委、省、市、區級多項科技項目計劃,研發方向包括與產品相關聯學科的基礎研究以及建立在充分基礎研究之上的技術和產品開發研究,并與境內外多家高校及醫療機構保持緊密的合作。
陽普醫療還強調,待市場條件成熟時,公司將通過多種形式豐富社會辦醫的分級診療模式,一方面逐步托管、收購或投資其他的醫院,實現醫院管理的輸出。
另一方面,借助于“移動醫療”等技術,實現“遠程醫療”診斷服務,將基層醫療需求與優質的醫療資源供給結合,實現醫療服務的“互聯網+”與“醫療服務O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