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業界 > 互聯網+破題分級診療 宜昌經驗值得推廣

    互聯網+破題分級診療 宜昌經驗值得推廣

    2017-02-06 業界 Eli

    互聯網+破題分級診療 宜昌經驗值得推廣-智醫療網

    醫改是塊“硬骨頭”,推進分級診療旨在理順就醫秩序,讓群眾看病更便宜更方便,也是促進衛生事業良性發展的必由之路。

    湖北省宜昌市構建“智慧健康醫療”體系,依靠移動互聯網+實現了網上掛號分時段診療網上支付等功能。由此構建的“互聯網+分級診療”模式也受到了國務院的“點贊”。

    在1月19日舉行的宜昌市醫改工作進展媒體溝通會上,安徽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副教授趙林海表示,經過在當陽、宜昌等多個試點的參觀,感受很深,“互聯網+分級診療”方面,宜昌走在全國前列。

    據趙林海介紹,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是2017年衛生計生工作的要求,也是2017年醫院管理工作的要求。在1月16號全國醫療衛生管理工作會議上,國家衛生計生委王賀勝主任再次強調,分級診療是對整個醫療衛生體系服務模式、就醫秩序、基礎性、長遠性的基礎設施,貫穿整個醫改的各個領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所以把分級診療放在第一位是肯定的。另外在全國分級診療推進的過程中,各地推進的進度不一。除了體制機制方面的改革以外,信息化建設可能也是在分級診療制度推進過程中形成阻力的一個手段。

    趙林海表示,通過實地調研發現,宜昌市從鄉鎮衛生院到市衛生中心建立了一個全方位的、系統化的平臺,降低了醫療衛生服務的成本。

    另外,關于信息化有三個概念:第一個是醫院的信息化。醫院的信息化在很早以前就有,其實它是一個局部的,是一個獨立,就是關于醫院內部的一體化信息,應用醫院的業務管理、電子病例、檢驗信息等等一系列的過程,這是醫院內部一體化的信息管理;第二個是“互聯網+醫療”,這其實是把互聯網作為技術手段和平臺,為用戶提供醫療咨詢、遠程診療等一系列的服務;第三個是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的一個綜合,是“互聯網+醫療”的資源整合,就是宜昌提到的所謂“智慧醫療”。它是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綜合應用。所以,在宜昌的“互聯網+分級診療”模塊里,已經逐步在往“智慧醫療”這個方向走。在實施的過程中,有居民動態的使用和監控,數據實時狀況及反饋,已經得到初步成效,但效果還需要時間來考驗。從經濟角度來看,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手段。

    在分級診療上引入互聯網+的概念,趙林海認為,從大方面來看,首先符合了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互聯網+分級診療”是一種手段的創新,是多級、各個部門所有信息的匯集,實際上是一種多部門的協調,另外在轉診的過程中可以看到都是通過“點鼠標”形成上傳下達,節約了支出。

    宜昌的這種做法在全國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不過,趙林海也對未來宜昌的平臺是不是能夠真正做到開放共享表示了擔心和疑慮。針對分級診療的建設,趙林海給宜昌提出了三點意見。

    第一,分級診療制度是一個系統復雜的過程,涉及的面很廣,需要長期的過程,根本是要群眾愿意去、基層接得住、大醫院舍得放,政策能夠配套的問題,機制能夠建立的問題。趙林海指出,當陽醫保支付制度的改革做的很好。另外在整個分級診療制度建設中,大醫院院長的觀點特別重要,舍不舍得放,是不是真正意識到分級診療最終要做到各個不同的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如果大醫院能有把一些小病、慢性病、常見病真正放到基層的意識,功能定位在重大疾病上,分級診療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很大。如果大醫院院長想多收病人以增加收入,這就會對分級診療制度造成一定的阻礙。

    第二,在整個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信息安全的保障是個問題。宜昌的分級診療平臺有一些商業機構參與,毫不諱言,這些機構一定有利益的驅動,如果其他資本參與進來運作,如何規范好信息的共享和使用,如何協調政府、醫療機構、商業機構之間的利益、責任的關系,如何監管、如何使用,以及未來怎么樣進行共享,這是應該在事前就做好的工作。

    第三,把數據進行處理,然后轉化成預警功能、干預功能,更有效的服務健康,這可能是未來要做的內容。在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下,在財政投入的大力投入下,宜昌的硬件建設其實已經十分完善了,接下來要進一步完善的任務是在系統建立的基礎上,如何做好健康信息的輸入。這些數據應該請專家進行論證,增加一些未來醫療衛生健康管理上更實用的內容,讓它的內容更豐富,再增加一些指標。

    另外在分級診療的過程中,信息平臺建立起來以后,要對醫院、醫務工作者加強培訓,使得信息的使用更加規范、可靠,更加有效的達到最初建“互聯網+分級診療”的目的。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