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除了檢查結果互認,明年京津冀醫療還有6大利好消息

    除了檢查結果互認,明年京津冀醫療還有6大利好消息

    2016-12-29 資訊 Eli

    除了檢查結果互認,明年京津冀醫療還有6大利好消息-智醫療網

    京津冀醫療一體化再傳好消息,從明年元旦開始,三地102家醫院將實現醫學影像檢查資料互認,患者異地就醫再也不用重新拍片啦。除此之外,還有這么多利好消息,河北的親一定要了解。

    >>CT核磁等影像檢查資料結果互認

    從2017年1月1日起,首批17項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將在京津冀102家醫院中實現互認,患者異地就醫將不必再重新拍片檢查。

    17項項目包括胸部后前立位攝影,肘正位攝影,肘側位攝影,頸椎正位攝影,頸椎側位攝影,膝關節正位攝影,膝關節側位攝影;頭顱CT,胸部CT,腹部CT,盆腔CT,腰椎間盤CT;頭顱MRI,頸椎MRI,腰椎MRI,膝關節MRI,盆腔MRI。

    首批試行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的醫療機構中北京市31家、天津市26家、河北省45家。

    >>132家醫療機構對27項臨床檢驗結果互認

    27項臨床檢驗結果包括生化項目19項:鉀、鈉、氯、鈣、磷、總蛋白、白蛋白、總膽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尿素、尿酸、葡萄糖、丙氨酸氨基轉氨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氨酶、γ-谷氨酰基轉移酶、乳酸脫氫酶,肌酸激酶、糖化血紅蛋白A1c;免疫項目3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體、丙肝病毒抗體;血細胞分析5項: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血細胞比容。

    互認的醫療機構共132家,包括北京醫院、中日友好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等69家北京醫療機構。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天津市人民醫院、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等37家天津醫療機構。河北醫科大學第一、二、三、四醫院,河北省人民醫院等26家河北醫療機構。

    >>京冀9075家定點醫療機構互認,可就近看病

    10月27日,京冀簽署《推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深化合作協議》,兩地互認9075家定點醫療機構。目前北京有定點醫療機構2188家,河北有6887家。今后,在京冀兩地長期駐外和退休后異地安置的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都可從中選擇自己就醫的定點醫院。

    當然,僅僅有互認還是不夠的,明年京津冀醫療將迎來六大利好消息!

    利好一:京津冀異地就醫明年實現醫保直接結算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局長徐熙12月12日介紹北京市人力社保三年改革成就以及未來的改革方向時表示,明年京津冀三地可以實現異地就醫醫保直接結算。今年年底,居住在燕郊、在北京參保的人員可實現刷卡就醫、直接結算。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整合的工作正在開展,力爭明年年底實現統一持卡就醫。

    利好二:京津冀擬建綠色轉診通道

    京津冀三地衛生計生委日前共同簽署了《京津冀衛生計生事業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16-2017年)》,三地將研究統一的區域性轉診制度和就診預約渠道,建立綠色轉診通道。同時,推進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探索建立區域醫學影像和檢查檢驗中心。

    利好三:建立醫療衛生大數據庫

    三地將重點加強重大疾病聯防聯控、聯合開展重大突發事件衛生應急處置工作,促進婦幼公共衛生均等化。開展綜合監督案件聯合查處工作,研究建立三地衛生發展績效評價體系并開展分析工作。同時,京津冀三地將推進省(市)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互聯互通。探索衛生計生業務應用互聯,推進醫療衛生大數據共享共用。此外,加強藥品、醫用耗材采購數據中心建設。

    利好四:京津在醫療資源上幫扶河北省貧困縣

    為加強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和創新能力建設,京津將承擔河北重點合作區域的骨干醫師培訓,并實施管理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交流任職,促進京津冀醫學科研協同創新。落實對河北重點縣幫扶工作,加強對貧困縣基層衛生專業工作人員培訓和崗位交流,推進京津優質醫療衛生資源與河北省貧困縣結對幫扶。

    利好五:河北43家醫院開啟“空中救援”通道

    京冀兩地紅十字會簽署《京冀航空醫療救援創新合作發展聯盟戰略框架協議》,標志著京冀紅十字組織航空救援空地生命走廊正式啟動。北京市紅十字會999急救中心與43家河北省航空醫療救援聯盟醫院簽署了《航空醫療救援合作協議》,覆蓋全省的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初步建立。

    利好六:京津冀啟動公立醫院醫用耗材聯合采購

    京津冀三地衛生計生委共同簽署《京津冀公立醫院醫用耗材聯合采購框架協議》,標志三地醫用耗材聯合采購工作正式啟動。這對于加快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降低京津冀地區的醫療服務成本,進而降低醫療服務費用,減輕患者看病就醫負擔具有重要意義。

    希望乘著京津冀一體化的東風,讓河北人看病越來越方便,越來越便宜~

    來源:在河北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