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觀點 > 國家衛計委司長毛群安:全科中心將成為分級診療的中轉站

    國家衛計委司長毛群安:全科中心將成為分級診療的中轉站

    2016-12-25 觀點 Eli

    國家衛計委司長毛群安:全科中心將成為分級診療的中轉站-智醫療網

    “全科中心不是一個新名詞,微醫全科中心經實地考察發現這是理想化的全科服務。在現有政策狀態下,如何把全新理念的服務打造出模式,這對微醫來是挑戰”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司長毛群安對記者說道。

    2016年12月17日,毛群安參加完“微醫杭州全科中心”啟動儀式后,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未來的全科中心應該像汽車4S店那樣,任何人車壞了,第一時間想到送去4S維修,而不是送回廠商,成為分級診療的中轉站,是落實健康守門人的重要舉措。

    雖然大家都在提倡深化醫改、強基層,基層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老百姓卻感覺醫改帶來的獲得感不強。問題出在這最后一公里,就是怎么讓老百姓感受到貼心、貼身的醫療健康服務?

    全科中心的出現,或許彌補了這一缺憾。

    全科中心搭配互聯網基因,值得期待

    今年國務院頒布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也提出了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醫療健康。“今天我們見證的微醫全科平臺,實際上就是想打造一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圍繞這樣的理念,提升服務,打造服務”。

    微醫全科中心是微醫旗下實體醫療機構,由中美醫療團隊按照國際醫院標準(JCI)建立,是微醫在線診療、遠程會診、線下醫療閉環運營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供全人、全程、全家的健康維護和醫療服務。

    “微醫全科中心,相當于借助互聯網,打造出互聯網醫院,實際上就是使優質資源利用最大化,激活基層醫療服務,線上線下能夠得到整合,而且這個平臺還發揮它的技術培訓輻射作用,所以很期待微醫的全科中心平臺能夠在全國開花結果,使基層服務呈現出新局面。”

    當前,大多數人都感到看病難,這個體驗都很深。大醫院確實是人滿為患,與大醫院相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病人少,資源利用率也不高,有調查發現,35%到45%的門診患者完全可以在下一級的醫療機構進行門診看病,可是大家對基層衛生醫療機構看病信不過,不管大病小病都要往大醫院扎堆。

    “人的身體,好比是一輛車。人們買車后,為了安全出行將為愛車買各種保險,出現故障時立刻送去4S店維修,但是卻不會送回工廠。對于4S店維修汽車,人們已經形成了共識:便利、放心。”

    全科醫生服務關鍵詞:便利、放心、個性

    全科醫生執行全科醫療的衛生服務,又稱家庭醫師或者家庭醫生,是健康管理服務的主要提供者。全科醫生具有獨特的態度、技能和知識,使其具有資格向家庭的每個成員提供連續性和綜合性的醫療照顧、健康維持和預防服務。

    全科醫生一般是以門診形式處理常見病、多發病及一般急癥的多面手;社區全科醫生工作的另一個特點是上門服務,全科醫生常以家訪的形式上門處理家庭的病人,根據病人的各自不同的情況建立各自的家庭病床和各自的醫療檔案,對于患者來說,看病就醫方便又貼心。

    美國的家庭醫療學會(AASP)對家庭醫生的定義:家庭醫生(family doctor)是經過家庭醫療這種范圍寬廣的醫學專業教育訓練的醫生。這些專科醫生由于其背景和家庭的相互作用,最具資格服務于每一個病人,并且作為所有健康相關事務的組織者,包括適當的利用顧問醫生、衛生服務以及社區資源。

    全科醫生,其特點主要是對用戶提供持續性、綜合性、個體化的照顧和服務,早期發現并處理疾患,預防疾病和維持健康。強調在社區場所對病人進行不間斷的管理和服務,并在必要時協調利用社區內外其他資源。

    微醫全科中心,未來計劃3年內開100家,遍布全國的社區衛生中心。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微醫全科中心將成為區域內的技術中心、培訓中心和臨床教學中心,通過互聯網和現場的實踐,讓基層社區衛生中心得到幫助和提升。

    “換句話說,社區全科中心的布局,是解決用戶最后一公里的體驗問題,真正做企業的健康守門人,做家庭的健康守門人。健康守門人要在門邊,要在門口,能夠隨時服務。好比星巴克,當你想要的時候可以看到,那么微醫全科服務也同樣如此。”微醫董事長兼CEO廖杰遠說道。

    分級診療的中轉站,健康守門人

    當越來越多的人提高健康預防的意識,走進全科中心,那么全科中心就成為大型分級診療平臺,病人通向上級醫院的中轉站,將用戶精確匹配到用戶專家、三甲醫院,從而形成一張網絡,鏈接線上和線下,把專業的醫療和資源連接起來,為用戶提供醫療服務。

    其實,對于用戶來說,如果您生病了,到三甲醫院掛號,很難知道自己應該掛哪個科室的哪個專家;即便是掛了號,如果病情需要反復監測,每天為您診治的專家也各不相同,治療方案也不同,到頭來,您個人也是懵的。

    拿兒科來說,很多父母一看孩子生病了,直接抱孩子去兒科醫院,一個孩子看病,3個家長陪同。每天出入醫院的人數眾多,有限的空間內,細菌病毒眾多,可能孩子沒有生病,去了一趟醫院,也得了傳染病。

    “所以建議大家不要孩子有一點感冒、發燒,就帶孩子去三甲醫院擁擠。不僅是環境擁擠,而且它也有風險。如果先去全科中心做首診,需要轉診的話,又馬上對接到兒童院的專家,這不就打消了大家的顧慮嗎?”毛群安說道。

    因此,全科中心這種模式,既方便老百姓,又能保證醫療治療,關注用戶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可以真正成為您身邊的健康加油站。

    來源:動脈網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