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三亞市海棠區林旺南風情小鎮里,一個嶄新的基層醫療機構——江林村(林旺南)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始試運營。640平方米的服務站,開設了全科診室、中醫診室、康復治療室等。這個衛生服務站看起來并不起眼,但卻是三亞推進醫改、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的首個落腳點。該站的建成,是三亞建立全國首個軍地“醫聯體”后,在提升基層醫療實力、與三級醫院實行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等方面進行的有力探索。
分級診療緩解群眾看病難
三亞城市公立醫院第一階段的改革從2015年10月起步。三亞市用兩個月的時間,采取砍掉藥品加成、提高醫生門診費用、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醫院薪酬和內部管理機制等措施,初步控制了醫藥費過快增長的趨勢。
今年1月,三亞市政府在第58次常務會議上,審議通過了《三亞市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實施方案》,正式啟動第二階段——分級診療的改革建設進程。
據介紹,三亞推行分級診療,是大勢所趨,是建設精品旅游城市必須面對的一道考題。
三亞市衛生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全國候鳥、游客聚集的熱門旅游目的地,三亞與國內很多城市一樣,由于體制機制不合理、醫療資源配置失衡等原因,導致三級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業務萎縮等問題,加劇了當地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醫聯體”讓優質醫療進社區
今年2月,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又稱301醫院海南分院)和三亞市海棠區人民政府在該分院舉行醫聯體框架協議簽約儀式,標志著全國首個軍地“醫聯體”——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三亞市海棠區醫療聯合體正式成立。
據介紹,該醫聯體以301醫院海南分院為龍頭,轄區衛生院為樞紐,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為終端,充分利用301醫院海南分院的醫療資源優勢,委托其負責醫聯體內各成員單位的日常管理和人員招聘,安排分院專家定期到社區坐診,有效建立各成員單位間分診、轉診綠色通道,推動三亞分級診療就醫新格局的形成,惠及更多百姓。
江林村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建成,是三亞在建立全國首個軍地“醫聯體”后,在提升基層醫療實力、與三級醫院實行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等方面進行的有力探索。
目前,江林村服務站配備了中醫師、影像技師、公共衛生醫師以及護士3名。全科醫生將于5月配備到位。據三亞海棠區衛生與計劃生育管理局工作人員黃起介紹,服務站正式開放之前,醫護人員每天都會分批前往301分院接受培訓,
“培訓和考核的內容,與301醫院海南分院的醫護是一樣的。”服務站護士陳太菊已進入301分院培訓了兩周。她不僅要學習更規范的護理技能,還要輪流到不同科室見習。
服務站中醫醫師黃玲說,服務站已陸續為不少居民提供了基本診療服務。現在,很多醫護人員還在301醫院培訓,只能暫時治療感冒、發燒、胃腸疾病等常見多發病,等人員和設備全部到位后就可以開展更多醫療服務。
引導患者到基層首診
“社區衛生服務站就是實現分級診療的最基層機構,江林村社區衛生服務站現在已經和301醫院海南分院建立了幫扶和分工協作關系,下一步將逐步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海棠區衛計局工作人員黃起表示。
據介紹,江林村社區衛生服務站將于5月全面開業,服務內容以社區基礎醫療為主,可以為轉診病人預約301醫院海南分院的掛號。患者在301醫院海南分院進行治療的后期康復,可以在社區服務站進行。同時,服務站還將著手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為患者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提供居民基本健康信息。
根據《三亞市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實施方案》,三亞將以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為重點,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分級診療為突破口,綜合運用社保、財政等手段,逐步引導患者到基層首診。到2020年,逐步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目標。
(來源:海口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