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醫局將在以中醫醫院為核心醫院的醫聯體內,開展分級診療管理試點,制定《高血壓、糖尿病社區衛生中醫藥分級診療試點工作方案》,落實《高血壓分級診療服務中醫技術方案》和《糖尿病分級診療服務中醫技術方案》。(據《北京晚報》2月29日 )
短短十幾年,我國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腦血管病、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臟病等慢性病已上升為對廣大群眾健康形成主要危害的一類疾病,發病率及死亡率呈直線上升趨勢,防治形勢越來越嚴峻。
不可否認的是,中醫藥對慢性病防治有著系統的理論知識,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完善的理、法、方、藥,統一的理論體系以及針灸、推拿等多種非藥物治療手段,形成了防治慢性病的優勢,特別是能夠發揮整體調節、綜合干預作用,更適合臟腑功能減退,代謝功能較差,罹患慢性病的廣大中老年人群。如何實施中醫藥慢性病分級診療,打造最短中醫藥慢性病防治服務圈,提升慢性病管理質量,是各地衛生計生、中醫藥管理部門亟待解決好的課題。
如今,北京市在推進分級診療的大背景下,將在中醫醫聯體試點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分級診療,將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治療與監管逐漸由市中醫醫院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基層醫院轉移,推動中醫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善“治未病中心、治未病科、治未病指導室”建設,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治療和服務水平,用簡、便、廉、驗的優勢為高血壓、糖尿病診療強基固本,定會受到廣大慢性病患者青睞與歡迎。
針對目前發病率、致殘率、致死率較高的慢性病,筆者建議,“十三五”期間,各地要組建好中醫醫聯體,做好中醫藥慢性病分級診療工作,發揮中醫“全科”優勢,進一步激活社區基層與二級、三級中醫醫院的“雙向轉診”機制,加強中醫人才技術資源“互通共享”,不妨在基層設立中醫藥慢性病門診,篩選、優化各種慢性病中醫藥臨床診療方案,讓中醫藥融入慢性病防治全過程,中醫專家定時定點來基層對控制不良的慢性病患者進行專業指導和干預,使得管理對象不出社區基層,就能享受二、三級中醫醫院的專家會診服務。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