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層醫療機構逐級轉診的患者,全部由基層全科醫生負責聯系上級核心醫院;慢病患者到大醫院開藥就診次數減少了;實行分級診療醫保差別化支付政策;簡化異地就醫報銷手續,不用來回跑腿了……
新一輪醫改啟動實施以來,市委、市政府把深化醫改、推進分級診療作為提高全市各族群眾幸福指數的重大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來抓,緊緊圍繞醫保、醫藥、醫療協調聯動,積極探索推進分級診療新路徑,讓群眾享受到更多、更便民的就醫方式。
基層轉診患者由全科醫生負責聯系轉診
目前,我市在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設立了雙向轉診科,實行全程無縫管理服務模式,凡是在基層醫療機構逐級轉診的患者,全部由基層全科醫生負責聯系上級核心醫院,并進入上級核心醫院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優先住院治療。與此同時,醫聯體核心醫院負責將下轉患者信息提供給所轄基層醫療機構,并對下轉到基層醫療機構仍需康復治療的患者提供康復治療方案或康復指導建議,基層全科醫生團隊通過電子健康檔案及時查詢核對轄區內患者信息,將轄區下轉患者納入重點人群管理范圍,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免費開展隨訪干預、康復指導等工作,讓城鄉患者感受分級診療全程管理服務帶來的實惠,推動分級診療順利實施。
慢病患者到大醫院開藥就診次數減少了
我市開展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全科家庭責任醫生、家庭醫生簽約和百姓藥箱家庭健康“三家服務”模式,將審核備案的176種非基本藥物納入“家庭百姓藥箱”,為基層全科醫生配備社區居民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等藥品,緊密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社區慢病管理、家庭簽約服務等工作,把群眾所需的常用藥、低價藥直接送到百姓家中,減少慢病患者到大醫院開藥就診次數。同時,鼓勵醫師到基層多點執業,公立醫院在基層開設普通門診、老年病、慢性病專科,破解基層服務能力瓶頸。積極開展高血壓病、糖尿病、結核病等9種疾病雙向轉診試點工作。
綠色轉診通道節約了患者醫療費用
通過醫保信息系統實現轉診信息的即時上下傳輸,避免了參保患者來回跑腿辦理轉診現象的發生,同時醫療機構根據轉診信息,通過醫院綠色轉診通道,可以安排轉診參保患者優先就診和住院治療,縮短在醫院住院的候床時間,節約患者時間和醫療費用。
簡化異地就醫報銷手續不用來回跑腿
我市簡化了參保人員異地就醫報銷手續,報銷異地醫保費用時,只需提供住院費用發票、費用清單、出院證明、轉外就醫手續即可,避免了參保人員來回跑腿,切實方便了參保人員報銷醫保費用。同時,我市還實行了分級診療醫保差別化支付政策,引導患者分級診療。對經過逐級轉診在二級或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參保患者,醫保報銷時,扣減患者在下一級醫院的住院起付線,患者僅需承擔兩級醫院起付線差額部分。
診療小組讓病人選擇醫生范圍更大了
我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根據醫院現有各專業臨床科室(包括醫技科室)專業技術人員結構,在醫院門診部、住院部組建以院內或科室為主體的一個或者多個臨床診療小組,建立診療小組制度,全面整合醫院現有醫療技術資源、提升醫療技術水平,規范醫務人員從業行為,從而充分調動醫務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增強從醫責任意識,擴大病人選擇醫生范圍,更好地方便群眾就醫。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