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觀點 > 2016醫療市場如何改革

    2016醫療市場如何改革

    今年兩會,關于醫療改革的深入推進再出新意,李克強總理稱,今年,分級診療試點將在全國70%的縣市實行。

    那么,這意味著,伴隨分級診療的報銷、用藥市場、藥物使用類別的市場細分在醫療產業市場出現新變化。

    而就單分級診療來說,事實上,今年兩會上也是熱議的焦點。目前的現狀,未來的實行方式等等,都將對整個醫療市場帶來影響。眾多一線代表們提出了接地氣的實行方式。

    分級診療可以這樣做

    從兩會上來看,今年醫改的重頭戲是分級診療。在多數政策界以及醫療界人士眼里,分級診療可以將整個醫療服務市場理順,大醫院看病難、看病貴的情況得到緩解,并可以從中扭轉目前醫療市場混亂的局面。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泰安中心醫院院長劉君:

    我對醫改特別有信心。根據個人的工作體會,我覺得政府會把醫院尤其是公立醫院改的越來越好。

    醫改對我們是春風,機遇。現在看病難不是在基層難,而是上面難。看病貴不是基層貴,而是大醫院貴。什么道理呢?就是看病太容易。現在基層的患者一有不清楚,就跑市級醫院,省級醫院,而這些省市級醫院可以直接報銷,然后到地方要錢,非常方便,所以這個太容易的背景下,就造成了這種沒有醫療秩序的亂象。基層雖然現在報銷95%,患者自己負擔不多,也就是說基層看病不貴,但卻沒人來。

    我提案已經有三年了,希望加強基層衛生人才的培養。我做了一個調研,鄉鎮一級的醫務工作者第一學歷是本科的占10%,甚至有一些醫院能有一兩個本地本科生已經不錯了,所以基層留不住人。我們大專院校醫學院畢業那么多學生,下不去。什么原因,還是政策導向問題。下面沒有醫務人員,老百姓就不去看。所以分級醫療,先把網點治好,才可以搞好。因為患者會把自己的生命看的很重要。

    全國人大代表、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李盨雁:

    醫改中,分級診療方面我的想法是加快,為了緩解大醫院人滿為患,可以扶持基層醫院的醫生,給他們相應的待遇。另外還要形成一種機制,讓基層醫生得到上級醫生的支撐,納入到上層醫院的考核里面。

    今年的總理報告,醫保異地結算,是方便老百姓的結算。實際上進行醫保異地結算,要進行分級診療,不要跟分級診療相悖。真正讓患者更好的治療,不浪費我們的資源,讓醫保資金更好的使用。

    分級診療還有醫保支付的改革非常重要。醫保支付就是怎么樣能夠讓就醫的患者不要為了住院、不要為了報銷更高來住院,這樣也會浪費更多的資金。我建議以家庭為單位的醫保個人帳戶的統籌。

    還有盡量減少門診的個人帳戶,因為我們江蘇醫保資金很緊缺,有一些年輕人身體很好,不需要用這個錢,那賬戶中的錢是死錢,以家庭為單位的,就取消個人的門診帳戶,讓更多需要的人用。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霍勇:

    盡管分級診療的內涵我們現在誰也說不清楚,但仔細分析一下其實有幾個問題。首先頂層設計,誰想怎么分就怎么分,這個事情不可能實現,而且做不好。頂層設計,現在我們醫改、醫療體制的重新構建,肯定是政府驅動的,所以政府要先想清楚,但我認為現在政府并沒有想的那么清楚,很多客觀方面考慮不夠全面。另外我也認為政府有自己的自信,該放的東西不愿意放,這個對分級診療影響很大。

    分級診療理想很好,小病在社區,大病在醫院,但是這個事情不容易做。另外判斷錯了,失誤中有什么保障措施來彌補,肯定分級診療有相應的問題,這是政府在這方面考慮的不夠全面。有的高血壓、糖尿病做分級診療,專業上能拿出來,但是最后問題落地,各個方面如何保障,現在政策并沒有說清楚。

    此外是供給方,就是135規劃特別強調改革,一定要圍繞供給方結構調整,供給方誰來提供這個服務。我們國家的現有提供醫療服務的機構,足以支撐分級診療的模式。而我們國家評的等級醫院,我不認為這個東西是共同的,但是分級診療幾乎沒有對應性。我們分級診療80%都是基層的醫療機構,甚至不包括縣醫院,最主要是村、鎮、鄉,社區這是最主要的醫療機構,你規劃它,它需要什么樣的東西?

    (?來源:經濟觀察網)

    標簽:智慧醫療遠程醫療互聯網醫療醫療大數據移動醫療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