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觀點 > 陳鑫代表:提倡分級診療解決看病難

    陳鑫代表:提倡分級診療解決看病難

    “在中國看病并不難,通常講看病難是指看優質資源難、看專家號難。”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醫院副院長陳鑫針對看病難的問題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掛專家號難的原因是優質資源分配不均勻造成的,加強社區醫院軟硬件條件和人才培養是解決看病難的一種途徑。

    陳鑫說:“問題的關鍵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掛專家號?”陳鑫的疑問涉及到國家衛計委一直在推行的“分級診療”。而他作為臨床醫生,并不希望一大堆患者圍著醫生、等著醫生。每個醫生的上班時間是有限的,如何合理分配優質的診療資源,是有關部門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通過分級診療,確實能解決一部分問題。”陳鑫認為。以南京市第一醫院為例,該院去年11、12月份的門診量有所下降,對醫院來說是一種損失。陳鑫認為大醫院門診量下降是正確的方向。往年,該醫院的門診量是1500萬左右,但去年年底每個月減少了1萬門診量,但住院病人并未減少。

    陳鑫認為,大醫院、三甲醫院的重點是疑難病、復雜病患者,感冒和咳嗽等常見病在社區醫院能解決的就無須到三甲醫院,希望通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使大醫院門診量減少,讓大醫院有更多的精力為疑難雜癥患者治療。

    針對有些醫院為了滿足患者需要,而出現專家號加號的情形,陳鑫認為,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專家號太多能否保證質量是個疑問。陳鑫告訴記者,為了保證質量,作為專家的他每天不超過10個號,這也是對醫療質量的把控。

    那么,如何讓有限的醫療資源發揮最大的醫療效應?陳鑫提出,病人就醫時可以根據病情先在社區、鄉鎮、縣市醫院診療,一旦出現不能及時治療或有疑難雜癥時,再由下級醫院向上級醫院推薦,根據患者的病情推薦適宜的醫院進行治療。

    據記者隨機了解,一些患有感冒或小碰小擦小毛病的患者往往不愿在社區醫院或衛生服務站就醫,他們對社區醫生的醫療水平持有懷疑態度,寧可多花錢到大點的醫院掛專家號。對此,陳鑫由此希望加強基層醫院的人才培養以及增加他們的福利待遇,不僅讓他們有能力看一些小病,也不會因為待遇過低而流失。

    (來源:人民網)

    標簽:智慧醫療遠程醫療互聯網醫療醫療大數據移動醫療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