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醫療市場從2013年走到今天,已經進入了第四個年頭。在經歷了以互聯網思維為主導的平臺建設,以“賠本賺吆喝”為目的的補貼大戰,以醫生資源為核心的“圈地運動”,以專業細分為依據的重度垂直之后,2016年的移動醫療市場注定會在濃霧散去,泡沫消盡,塵埃落定之際呈現出一個相對明朗的局面。那些曾經在風口上被友情卷起的豬們、羊們、狗們也終將會在驚喜、迷茫、膨脹、盲目樂觀、自我否定等一系列反反復復的情緒之后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喧囂一時的移動醫療如同一劑緊跟時代的強心針一般,給古老悠久的傳統醫療行業帶來一陣春風(臺風?)的同時也把自己吹得失了方向。而以護士資源為主導的陪診行業作為移動醫療的一部分,在“得醫生者得天下”的叫囂聲中顯得過于安靜。
優質的醫生資源可以解決痛點,但需要落地的醫生資源要如何與移動醫療行業匹配仍在摸索當中。從管理成本來看,護士的管理成本顯然要遠遠低于醫生的管理成本。在有醫生沒患者,有患者線上也看不了的今天,護士資源被重新推到了市場的浪尖,美小護們也不準備再做靜靜的美女子了。這一次,我們重新審視當下的陪診市場。不難發現,陪診并不是可有可無的移動醫療邊緣行業,陪診甚至是一項可以貫穿全生命周期的中高端服務體驗。
護士資源絕非是變現渠道
以匯聚三甲醫院優質護士資源為核心的陪診業務會讓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是用護士資源來變現,這也是陪診行業在前期試錯過程中很容易犯的錯誤。然而筆者認為優質的護士是陪診領域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是一切后續業務開展的切口和源泉。只有擁有一支過硬的護士隊伍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做陪診業務不僅不能從護士角度殺雞取卵般地謀取短期利益,還要運用資本運作的手段將護士利益盡可能地最大化。
面對陪診是否是剛性需求的質疑,面對投資人對移動醫療呈整體觀望態勢的市場現狀,筆者認為此時冷靜的市場正是陪診行業真正浮出水面的大好時機。既然護士資源并不能直接變現,用補貼大戰來培養市場又終將會帶來內傷,那么陪診領域的變現渠道究竟在哪里。陪診行業經過半年的發展,摸索出了一條以toB為主導,to C為口碑的捆綁大客戶資源協同戰略發展的生存之道。
此種經營模式將陪診的目標用戶群體鎖定在了中高端人群,通過保險、銀行、金行等大客戶企業為客戶買單的形式,在培養市場的同時也讓此類傳統行業為新興的陪診行業背書,用“真金白銀”保駕護航,最終帶給用戶毫無后顧之憂的陪診體驗。
老年群體是目標用戶也不是
什么樣的人去醫院看病的時候需要人陪,很多人第一想到的一定是老年群體。然而陪診行業的第一目標用戶并不是老年人。先放下陪診行業不談,任何一個想要進行持續發展的行業,在用戶的服務需求和支付意愿能力對等時產生商機。陪診也不例外。老年群體從表面看來的確有很多陪診服務需求,但大部分的老年人并不具備支付意愿,他們反而擁有的是大把的不知道怎么打發的時間。這使得老年群體并沒有為節約就診時間來付費的意愿。
那么要如何滿足有服務需求卻沒有消費意愿的老年群體呢。眾所周知,陪診業務的最佳服務狀態就是節省就診時間,提高就診效率。是否能夠提高行業效率也是判斷一個創業項目是否有存在價值的標準之一。而在陪診領域,節省時間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在就診過程中,還有是否能為付費客戶節省時間。當老年群體的服務需求由兒女來完成買單時,無形中也是在節約兒女的時間。即付費方雖不是表面上的服務享用者,也在無形中得到了時間和父母就診的安心過程。
因此,僅從節省時間的角度來看,不論孕婦、兒童、異地就診患者還是老年人,只要是在意時間成本的人群,在醫院就診過程中需要節省時間,提高效率的人群就是陪診行業的目標客戶。
陪診業務是緩解公立醫院護士流失的利器
既然陪診需要護士資源來支撐整個業務運轉,那么以陪診業務為切入點的移動醫療行業是否又會成為跟公立醫院之間不搶醫生搶護士的新領域呢。恰恰相反,陪診業務不僅不會與公立醫院搶護士資源還將有力緩解公立醫院護士資源的流失現狀。
據2014年衛生部的一項調查顯示,全國三級醫院的護士流失率平均為5.8%,最高能達到12%,在上海、廣東等發達地區則經常有8%-10%的流失率。與此高流失率相對應的是我國一直低迷的每千人所擁有的護士數量。每千人擁有的護士和助產士數量是衡量一個國家衛生條件的重要指標之一,根據世衛組織的統計,全球人均擁有護士數量最多的是挪威,每千人擁有護士數量達17.27人,歐盟制定的基本標準即為8人以上,而美國和日本分別為9.8人和11.49人。相比之下,中國直至2013年才終于滿足每千人擁有護士數量達到2人。面對護士數量的嚴重匱乏和護士流失率的居高不下,我國護士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
工作強度高,工資待遇底是造成以上護士行業現狀的主要原因。特別是低年資的護士群體更是整個護士行業中最不穩定的一部分。如何將護士留在公立醫院,提高護士的整體待遇是最直接的方式。
陪診業務的開展是利用三甲醫院護士工作之外的休息時間,進行護士兼職陪診服務,在整合護士碎片時間的同時也提高了護士的待遇,更拓展了護士職業發展的路徑,是穩定三甲醫院護士隊伍的利器。
今天,我們再談陪診行業,已經不能再將其片面地割裂成單一的陪診業務來看。陪診是整合全國292萬名注冊護士的一個細分入口。不久的將來,院內陪診、上門護理、私人診所、急救系統、臨終關懷等各個生命全周期照拂領域都將出現陪診護士、上門護士、派遣護士、跟車(機)護士的身影。以陪診為切入點的優質護士資源平臺未來將擁有無限可能。
(來源:網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