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2日,在淄川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代區長閆桂新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記者從報告中獲悉,2016年淄川將加快天然富硒產業園區建設,建設“一山兩河”生態工程、建立多元化養老機構、建設2.7萬畝森林公園、推行智慧醫療……民生實事亮點頻現,富饒秀美幸福新淄川的建設步伐正在加快。
“富硒”成高品質農產品名片
2016年,淄川區將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推進土地流轉,吸引工商資本注入,促進連片規模經營。加快天然富硒產業園區建設,實施富硒產業標準化、品牌化戰略,打造代表淄川高品質農產品的名片。加強對礦泉水資源的保護開發,走好高端路線,擦亮“中國礦泉水之鄉”品牌。積極發展壯大林果、食用菌、高端養殖等特色產業,年內新增“三品一標”品牌15個。集中實施一批河道治理和農業開發工程,改善灌溉面積7.2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4平方公里。加強太河水庫水源涵養,及早規劃建設備用水源,搞好抗旱應急預案,全力保障城鄉生產生活用水。深化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試點,推進金融支農創新。
建設“一山兩河”生態工程
繼續深入開展空氣異味綜合整治,加強建成區、主干道、露天礦山、建筑工地等區域揚塵整治,對1521個空氣異味重點污染點源實行動態監管。加快推進孝婦河、般河流域綜合治理,搞好張相湖等生態濕地建設,嚴格落實涉水企業提標治理措施,確保水質穩定達標。全面打響建陶產業優化升級攻堅戰,嚴格環保節能和安全標準,列出改造提升一批、搬遷入園一批、關閉淘汰一批三張清單,確保在三年之內,完成建陶行業治理升級任務。根據全市統一部署,大力實施“綠動力”提升工程,強力推進電站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園區集中制煤氣、高效煤粉鍋爐改造、陶瓷干法集中制粉、直燃煤小鍋爐清潔能源置換等重點工作。規劃建設“一山兩河”生態工程(“一山”指文峰山,“兩河”指孝婦河、般河),打造“水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生態景觀系統。制定“10萬畝荒山綠化計劃”,年內完成荒山綠化3萬畝、封山育林2萬畝,大幅增加城鄉綠量、提升綠化品質,構建生態屏障。
新建2處兩年公寓、30個農村幸福院
2016年,淄川區將扎實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加大對低保對象、殘疾人、城市三無、流浪乞討人員等救助力度,擴大社會救助覆蓋面。啟用區社會救助管理平臺,推進陽光低保。鼓勵社會資本建立多元化養老機構,建設2處老年公寓:鄒家村老年公寓、昆侖川龍孝馨頤養中心;8處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頤澤、南苑、東關、杏花、雁陽、吉祥、店子、西坡;30處農村幸福院:太河鎮4個、將軍路1個、龍泉鎮3個、昆侖鎮4個、西河鎮2個、寨里鎮4個、開發區3個、羅村鎮4個、雙楊鎮2個、洪山鎮3個。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實施棚戶區改造1557戶;新增廉租住房補貼30戶;改造危房200戶。
南部建2.7萬畝森林公園
2016年淄川區為民辦的民生實事中,提到了城區基礎設施改造提升、老舊小區整治改造、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及城區南部森林公園建設等方面。改造工程包括:城區主次干道兩側人行道去除沿石護坡及人行道改造;般陽路、松齡路、淄城東路、魯泰文化路、立交橋、鄭玄路等路燈節能升級改造;朱家莊、辛莊社區、龍泉鎮市政污水管網改造;吉祥路、魁星樓街、般河街、通濟街、魯泰文化路北段、西關片區、淄城東路南段等路面、人行道及破損路口修繕改造。年內,淄川區還將完成安居小區、南苑小區、廣通社區3個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完成般龍社區、般陽西區、北關社區3個小區共78萬平方米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在城區南部將軍路、昆侖鎮、龍泉鎮交界區域,規劃建設2.7萬畝森林公園,以增加森林景觀為主導,統籌抓好礦山修復、文化傳承、生態改善,完善休閑娛樂、健身養生、觀光旅游等配套設施,打造城區生態屏障。
解決“大班額” 推行“智慧醫療”
積極推進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抓好“區管校聘”省級試驗區改革管理。加快開發區實驗學校、淄博師專附屬學校建設,解決“大班額”問題。推進中小學校舍標準化建設,建設開發區實驗學校和淄博師專附屬學校;昆侖中心小學、羅村中學、嶺子中學教學樓投入使用。深化公立醫院改革,開工建設區醫院西院區,改造提升峨莊、太河、西河、黑旺、東坪鄉鎮衛生院,適時遷建洪山衛生院;建設9處國醫堂,推行“智慧醫療”“家庭醫生”服務模式。智慧醫療指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信息化。家庭醫生即推行“3+X”模式,指家庭醫生工作團隊(由1名全科醫生、1名護士、1名公共衛生人員組成)+社區內醫務人員(由多名鄉村醫生組成),以“一切為了居民健康”為工作理念,通過家庭醫生團隊與居民簽約互動全時無縫隙的衛生保健,真正把家庭醫生式服務送到居民身邊。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提升一批群眾文化場所,形成“15分鐘”文體圈。
(來源:淄博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