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晞燁:
各位專家,領導,大家下午好!我知道經過兩天這么緊密的議程,大家都有點疲勞了。這里有一個好消息告訴大家,我還有一個六點的班級要趕,所以我肯定會在20分鐘以內結束。經過兩天,大家探討了很多關于市場上非常熱門的話題,移動醫療,健康管理等等,大家都是專家,我不做贅述。在我的演講里面,我想把大家的視覺角度帶到在整個大健康產業里面,也是一個非常核心的利益相關者,健康保險公司的角度來看這個市場。
我們無論怎樣改變這樣一個游戲規則,通過網絡也好,通過一些科技的平臺也好,讓我們的終端用戶可以更方便的獲取高質量醫療服務的同時,其實我們沒有解決一個終極的問題,誰來買單,這個醫療費用的支付者到底是誰,帶著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會對我們在整個作為健康保險公司對市場上一些趨勢,我們做一些分享。
很快的對我們公司做一個背景的簡單介紹,招商信諾是一家合資企業,兩個股東分別是中國的招商銀行和美國健康險叫信諾,招商銀行大家都知道,信諾是美國被認為非常頂尖的一個健康保險供應商,其中有一個拳頭產品,是我們帶到中國來的,在中國叫高端醫療,它覆蓋社保范圍以外的醫療費用。比如我要去私立醫院,或者我去協和VIP門診,如果你有商業醫療保險,所有的費用可以得到一定的承擔。我在保險行業十幾年,過去前十年覺得整個商業保險這樣一個行業其實它的一個負面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可能是因為有些銷售的誤導,或者產品設計的問題,大家對商業保險口碑并不是這么好。但是在過去五年,我在招商信諾從事高端醫療這五年,我感覺到整個公司的品牌,是整個保險市場上,被大家認為是為數不多的高富帥的產品,他滿足了高端客戶的需求。
非常快的給大家展示一下我們的一些企業客戶的名錄,大家會看到無論是外資企業,麥肯錫咨詢,思科或者蘋果電腦,包括搜狐、恒達管理層,都采購了這樣一款產品。五年前當我們這個產品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100%投保人群是老外,現在在整個招商信諾高端醫療保險產品里面,購買者50%已經是我們中國的本土人士。也看出了這一塊高端人群的個性化需求,無論是中國社保,或者一些普通的基礎商業健康保險,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比如有些高管他有全球化的就醫需求,他要出差,他要度假,他對這種支付的概念非常敏感,他通過預約找到一個醫生,簽一個字就可以走了,回來讓保險醫院做一個費用結算,這種模式在國外是非常流行的,這種模式在中國高端醫療領域剛剛得到體現。
一開始講到一個支付方的功能,其實我們看到這樣一個三角形的關系,個人在中國其實大多數大家會覺得我有一個醫保,絕大多數醫療需求或者費用問題都應該得到一個妥善的處理。醫院跟我做這樣一個醫療服務的提供,我通過醫保來支付所有的費用,當時也是國家設計整個醫保體制的初衷。其實這個目標,從某種角度上已經得到非常完滿的實施,我們社保覆蓋率達到99%以上,這是非常了解的成績。我們看右邊柱形圖,得到的結果和左邊的是相違背的,我們看到紅色的部分,紅色的部分是自費的部分,我們已經有了覆蓋面這么強的社保,為什么每個老百姓自付金額要遠遠超過其他一些發達國家,比如美國、日本和英國,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問題。其實這也是反映出中國醫保體制在發展中一個側重點,它是廣覆蓋為主要目標,但是它是一個低保障,滿足大部分老百姓的基礎需求。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像一個食堂,它是供應饅頭,確保大家不會挨餓,但是我們有個性化的需求,我要喝洋酒,這不是國家能承擔的費用。我們跟美國比,美國是所有發達國家里面,它的醫保覆蓋范圍是最小的,它只提供一些給窮人給老年人的醫保,其他大多數的在職員工都是通過企業健康商業保險實現的。美國商業健康保險發達程度遠遠超過中國,我們跟日本、英國比起來,他們國家社保的體制遠遠完善過中國。現在中國老百姓面臨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如果對醫療需求超過基礎的保障需求,我要更高端更個性化的時候,其實要么是借助它的雇主公司,提供額外的商業健康保險,或者通過自身的力量。對保險公司來說,其實整個商業健康保險是一個挑戰難度非常大的產業,傳統的壽險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簡單的車險,有一個概率的問題。這個事故發生的概率,人的疾病死亡率等等,健康險有一個第三方在里面,第三方就是醫院,它的收費模式,它采取的治療方式,包括有些疾病隨著整個社會的環境發生變化,發生的概率。健康商業保險今天非常小,整個中國商業健康險去年這個數字大概一千多億,13億人口,人均花費才八十幾塊錢,一千多億,相當于信諾在美國這個公司一家公司整體保費年收入大概一半,中國在很多領域里面,汽車領域,電子產品領域,已經成為很多跨國公司非常重要的戰略市場,他對全球的業務貢獻度可能超過30%到50%。
但是我們看到在商業健康險領域,中國才剛剛開始。有兩個主要的原因,雖然中國在過去三十年發展非常快,從相對貧窮的國家到現在GDP排名全球第二,但是人均收入水平不高。老百姓可能滿足一些更加急迫的需求,比如買房子,買第一部車,而把健康一些方面的投資,特別健康險的投資放在次要的地位。并不是大家覺得健康不重要,我們去年在中國市場做過一個調研,問了幾個很簡單的問題,健康重不重要,毫無疑問,大家回答很容易得到99%會說健康很重要,問他你會不會購買商業健康保險作為一種財務風險轉移或者風險管控的手段?他排名最后,比其他方面的一些消費投資排名要遠遠落后。雖然大家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很重要的東西,但是我愿不愿意在上面花錢,做到防患于未然,這個理念是許多的。中國市場,我們評估是高端和中端的市場會得到一個快速的發展。
如果大家關注最近宏觀政策的導向,也會發現中國上到國務院到相關的部委,對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已經是給到了一些政策上的傾斜,甚至把它上升到頂層設計的一個戰略角度,也會陸續出臺若干的一些措施,鼓勵老百姓無論是在稅優獲取上,或者對保險公司產品設計的一個支持上,都已經了一個很大的支持。其實國家也非常認可商業健康保險在整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性,就像剛才講過,社保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但是它是保基礎,保一個最入門級的保障。但是如果我們需要更好的保障,國家財政支出是無法支持到個性化的高端需求,一定是靠商業健康保險來滿足這部分的需求。
我們剛才講到,其實美國是一個商業健康險發展非常發達的國家,我們可能從它的市場上目前一些實踐,也是可以得到一些啟發。從整個美國市場我們看到大多數的商業健康保險都是由雇主來提供的,雇主為什么會把這一塊商業健康保險看的那么重?其實就是因為現在的醫療費用非常高,在美國一個人均商業健康保險一年幾乎達到一萬美元。如果是一個中大型的企業,有五千人,有五千萬美元支出,在美國員工福利開銷上已經變成CEO桌面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你對健康險的節省或者浪費,對他整個盈利造成影響,對他股價造成影響。在過去幾十年當中,美國大型企業特別是那些跨國公司,員工數量眾多的公司,積極的在改變,在引導整個商業健康保險市場的發展。通過一些多元化的健康管理工具,遠程醫療健康管理工具等等,給到保險公司一個很大的壓力,讓他們去創新,讓保險公司去承擔更多的職責,設計出更好的產品,幫助企業一起管理員工的健康水平。我們有一個小小的視頻,美國借用一些先進的IT手段,一些技術平臺,引入非常先進的健康管理的理念,怎么樣幫助企業的員工來管理他的健康,讓員工本身擁有一個非常高度的對自己健康的管控,或者是一個責任心,最終達到企業費用節省的目的。
<視頻>
周晞燁:
剛才一個很短的視頻,展示了科技應用已經極大本身保險公司提升運營效率,同時為客戶提供非常便捷的服務。從我們的商業健康保險這個角度來看,未來發展的機會,整體環境是一個健康的生態圈,雖然移動工具是非常重要,但是它只是一個載體,就像我們之前有一位嘉賓提到的,滴滴大車是一個很好的案例,讓人群更便捷的獲取服務,但是費用要你來付的。保險公司健康險公司無論科技怎么樣發展,他這塊核心功能是無法取代的,如果你作為健康險公司,你只會做理賠,你也無法生存,你必須要有一些醫療服務,特別在中國醫療資源非常稀缺的地方,同時借助第三方的移動或者IT平臺,讓這些服務獲取更便捷,是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從健康保險公司的角度來說,他服務的能力,或者IT或者互聯網開發的能力,他可以自己去做,未來也是跟在座很多合作伙伴都有一些合作的空間。
這是我們對市場上一些實踐的觀察,無論是商業機構或者政府機構的一些創新,從商業健康保險公司的角度來說,我們都非常積極,非常贊成,非常支持,因為最終通過這樣一些在線的服務,其實也可以達到保險公司希望達到的目的,他的理賠費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醫療成本可以下降,都是共贏的終極目標。在美國已經可以把遠程醫療這樣一個服務或者產品納入到商業保險可以理賠的范圍之內。
最后,也是從我們的角度來說,我們未來會看到整個商業健康保險會有三個趨勢,是一個靈活性,這個更多是指團險,雇主會越來越多把這個費用的發生或者未來費用的增長和員工做一個分攤,提供一個所謂彈性福利。雇主提供這樣一個平臺,讓員工有個性化的自由選擇的權利,同時在醫療費用的增長過程中,也承擔一部分的責任。從家庭的角度來說,我們也看到一個趨勢,更多的保險公司愿意把家庭成員作為整體,來設計產品,這是未來一個趨勢,從家庭的父母到小孩的承保,風險也可以得到有效的分攤,最終毫無疑問是服務,怎么樣通過一些科技化的平臺,互聯網的應用,讓這個健康管理或者健康保險的服務更加容易的被我們的普通老百姓所獲取。今天我的分享就到這里,謝謝大家的時間。
主持人:
保險行業也是健康管理這個產業鏈的一個必要的環節,周總今天也代表保險領域與我們分享了一下商業險在這個領域的必要價值和起到的作用,關鍵如何能夠把這個商業險在我們健康服務當中如何真正起到作用,謝謝周總。下一位發言的嘉賓是來自健康微能量的CEO鐘宏,我也聽過鐘總的介紹,他主要承載在微信平臺上,包括微醫院,微門診的應用,目前現在好像是叫微健康醫生這樣一個品牌,目前是我們國內首個系統性的一個微信的醫療服務平臺,有請鐘總分享信息,給我們介紹的主題是用微信做科普,成為醫療大數據服務的新入口,有請鐘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