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醫院信息化建設已把患者就診流程轉變得如此便捷,這么人性化,現在一看屏幕,哪里的毛病、怎么回事都一目了然。”近期經常感覺眩暈而來到濟南市中心醫院就診的69歲患者鞠先生感慨。
影像診斷醫生通過PACS(醫療影像儲傳系統)系統向患者及家屬展示了所檢查部位的血管現狀。運用3D血管融合的技術功能,可在同一界面顯示動脈和靜脈血管。醫生一鍵式實現血管自動分部位提取,并對血管的狹窄度進行定量分析。
回眸整個“十二五”,濟南市中心醫院以信息化建設促進和改善醫療服務行動所帶來的變化還不止這些。
作為大型三甲公立醫院,濟南市中心醫院秉承醫者仁心,沿著市衛計委打造“智慧衛計”、“專業衛計”、“貼心衛計”的目標,以信息化、數字化為先導的人性化醫療服務滲透到患者就診各環節。
現在患者到市中心醫院就醫,手持一張“銀醫一卡通”,就可實現自助掛號、咨費、充值、打印檢驗單、門急診掛號、門急診收費、門診輸液、DSA門診預約、網絡電話預約等十余項服務。
正如一名住院患者在寫給醫院領導的感謝信中所言:存于就診細節的便捷與舒適,源自大醫仁心的責任與追求。
信息化處處可見 患者就診步步貼心
在濟南市中心醫院領導班子看來,信息化時代,智慧醫療是公立醫院永不停歇的追求。
以患者就醫過程的體驗與感受為核心,濟南市中心醫院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結合國家衛計委《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根據市衛計委指示精神,濟南市中心醫院及時健全組織架構,制定實施方案,將具體任務細化為8個層面37項,搭建起醫院現代化、信息化管理體系。
大醫院掛號難?市中心醫院開展智能門診、智能藥房、智能車庫等項目建設,安裝“銀醫通”自助服務機,實現“銀醫通”自助掛號、咨費、充值、打印檢驗單、門急診掛號、門急診收費、門診輸液、DSA門診預約、網絡電話預約等10余項自助服務;整合成立客戶服務管理辦公室,縮短患者排隊就診時間。
檢查上,PACS系統上線運行,臨床醫生可第一時間查詢影像資料,醫學影像檢查的膠片和報告實現自動打印,患者第一時間取到檢查報告,縮短了等待時間。
很多患者都因為取藥耽擱時間,這一現象在濟南市中心醫院得到徹底改變。藥品實現智能一體化物流服務,門診藥房全自動發藥機上線后,每次取藥時間由原來的5至15分鐘,縮短至10秒至2分鐘,由“人等藥”變為“藥等人”。
對關乎患者利益的自費轉醫保、領藥前皮試和領藥后皮試、網上虛擬退藥等流程進行合理設計,使服務更加人性化;全面推進住院費用“一日清”制度,患者能及時了解自己醫藥、診療費用的來源;以移動護士站為載體,推行護理5S管理,真正把護士的時間交給病人。
打造強力團隊 優勢學科全面崛起
大型三甲公立醫院定位就是解決疑難雜癥患者的就診需求,而醫療技術水平是其核心競爭力,也是服務患者的基石。
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為例,濟南市中心醫院心內科于2000年在山東省設立首家“綠色生命通道”,開展“特殊情況下可以先急救、后付費”的“中心醫院模式”。如今,整整15年過去,濟南市中心醫院已實現24小時、365天接診心腦血管急癥患者。
尤其令人驚嘆的是,濟南市中心醫院心內科救治的上萬名心肌梗死患者遍布省內外,卻無一人欠費。正如心內科學科帶頭人、濟南市中心醫院副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蘇國海教授所言:“我們以精湛的醫術挽救患者性命,患者及其親屬是發自內心的感激不盡。另外,醫院完善的醫療信息系統,醫生在搶救時不必分心于入院手續、補繳費用等問題。”
濟南市中心醫院院黨委圍繞打造“專業衛計”的目標要求,把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融入醫院制度體系、特色學科建設和戰略發展定位。目前,學科已由48個發展為62個,9個專業為國家級藥物臨床試驗機構,24個專業為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17個學科為國家、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同時,醫院大力推進臨床路徑,發展微創腔鏡技術,涌現出心內科創新團隊帶頭人蘇國海、保膽取石徐立友、血管外科孟慶義、青年名中醫陳健等優秀專家。
醫院同時進行科學戰略定位,“560明天計劃”進入收官階段,截至2015年年底,60名骨干力量將全部學成歸來并參與到醫院的管理與發展。新常態下,醫院相繼聯合19個專業學科成立抗栓聯盟,推出糖尿病綜合門診、開展了腫瘤個體化治療的轉化研究、建立了國家級皮膚醫療美容示范基地。
隸屬于市衛計委的濟南市內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消毒供應中心和臨床醫學檢驗中心掛牌運營,一周內已有7家基層醫療機構與醫院簽訂合作協議,為實現衛生資源區域共享、探索實行分級診療制度邁出了堅實一步。
在鞏固和發展醫院原有對口支援的8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果的基礎上,濟南市中心醫院會同平陰縣人民醫院申報的濟南市唯一社會民生重大專項《“三級四聯一體化”智慧醫學平臺建設》獲得科研經費500萬元,建立了“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城鄉一體化新型IT醫聯體。
實施“清單革命” 瞬間響應患者需求
如何讓百姓在濟南市中心醫院看病時,切實體會到醫改帶來的變化?為此,濟南市中心醫院付出了艱辛努力。
國家衛計委宣布在全國開展為期三年的“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5年12月12日,由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指導,健康界傳媒主辦的“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全國醫院擂臺賽(第一季)經驗交流會”在北京協和醫院召開,濟南市中心醫院提交的案例“感動式服務暖人心”榮獲入圍獎。12月24日,濟南市中心醫院還榮獲全國“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活動“改善醫療服務創新醫院”。
濟南市中心醫院立足打造“貼心衛計”,以強化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而正風惠民。針對2014年度“12340”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反饋的154人次和“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饋的165條意見建議,通過逐一分析、甄別和歸類,列出清單,建立配檔表,實施“清單革命”。
對于就診流程繁瑣、重復排隊、停車難等8大類問題,由分管副院長親自掛帥、統籌協調,11個主要責任處室通過根因分析,建章立制、強抓落實等舉措逐一破解,沒有徹底解決的問題也正通過PDCA循環在逐步改善。濟南市中心醫院通過實施臨床路徑、監控合理用藥,力求降低患者費用,2015年1至8月,住院人均費用同比下降5.34%,藥占比下降3.2%。
濟南市中心醫院還開展“感動式服務”活動,通過換位思考和主動服務把人文關懷滲透到醫療服務的每一個環節之中,讓患者切實感受到溫暖和體貼。病人就醫過程中,實現了就醫環境溫馨化、技術操作規范化、病情觀察專業化、健康教育個性化、延續服務常態化,有效提升患者滿意度。
與此同時,醫院成立“南丁格爾志愿護理服務隊”,對出院行動不便或家庭困難患者采取一對一的延續志愿護理服務,到患者家中進行行換藥、更換尿管、抽血、健康知識普及教育、康復治療、慰問。
展望未來,濟南市中心醫院在市衛計委領導下,圍繞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在改善醫療服務行動、互聯網+醫療、實施分級診療制度、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醫院內部運行機制改革等方面,與時俱進,攻堅克難,不斷提升群眾看病就醫感受,更好服務于社會、服務于泉城百姓,為“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貢獻力量。
(來源: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