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互聯網醫療機構與險企的“婚禮”一場接著一場。
11月18日,人保財險與春雨醫生簽訂產品創新戰略合作協議。按照協議,春雨醫生將根據人保財險客戶群體的特點及不同層級,提供基于線上健康咨詢、春雨診所、權威醫療機構以及春雨國際分級診療體系服務,提供分級別、標準化的服務內容,支持人保財險進行健康服務型保險產品創新;人保財險深圳保險產品創新實驗室將承接本次合作項目的產品創新工作。
11月19日,眾安保險、騰訊、丁香園聯合推出了三家共同打造的騰訊糖大夫智能血糖儀2.0版。眾安保險以此為基礎推出了“糖小貝計劃”,并針對一萬份血糖儀配套提供了2億元保障額度。在合作中三家分工明確:騰訊是整個服務的承載終端,丁香園則依托多年的積累提供醫療資源支持,而眾安保險則發揮著保障和激勵的作用。
從國外經驗來看,互聯網醫療機構的盈利模式之一,即依靠保險公司,或成為健康保險公司的一項增值服務,或幫助保險公司減少長期保費開支,或進入保險報銷列表以及成為采集用戶數據的終端入口。在美國,已經有一些健康保險公司嘗試將可穿戴醫療設備免費提供給用戶使用,作為代價,用戶必須同意將設備采集的數據提供給保險公司,作為調整相關保費的依據。在歐洲,也有保險公司購買手環類的可穿戴設備送給用戶,長期、實時監控客戶的健康狀況,以減少客戶吃藥、進醫院、做手術的幾率,從而降低賠付成本。
而對于險企而言,控費是必須完成的使命,互聯網醫療機構則深諳此道,二者一拍即合也在情理之中。而為何選在當下互表忠心,顯然,今年是“良辰吉日”。
此前許多人認為我國的健康險市場較弱,規模有限,互聯網醫療機構走依靠保險公司盈利這條路存在障礙。但目前來看,這一擔憂伴隨著“十三五”規劃建議落地正在迅速消散。“健康中國”正式升級至國家戰略,以三醫聯動、醫藥分開、分級診療為核心的健康中國建設將成為“十三五”期間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頭戲。有研究報告指出,“十三五”期間圍繞大健康、大衛生和大醫學的醫療健康產業有望突破10萬億元的市場規模,醫療健康產業將引領新一輪經濟發展浪潮,而醫療服務、健康保險、創新藥、精準醫療及互聯網醫療等細分領域將拔得頭籌。在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中再次明確,今后一個時期,重點發展居民和家庭健康、養老、旅游等貼近服務人民群眾生活、需求潛力大、帶動作用強的生活型服務領域。無需贅言,“健康中國”對健康險市場的拉動效應將會持續升溫、持續給力。
從目前我國健康險市場的發展來看,也正在告別弱小的局面。2014年,我國商業健康險保費收入達到1587億元,同比增長41%;全國有100余家保險公司開展商業健康險業務,產品有2300多個,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高收入人群的醫療保障需求;而在大力發展健康保險業務的同時,險企積極探索與健康管理相結合,從簡單的費用報銷和經濟補償,向病前、病中、病后的綜合性健康保障管理方向發展,增進參保人健康水平,減少發病率。
基于內外部條件的逐漸成熟,互聯網醫療與險企的“聯姻”自然更為頻繁,并逐步形成了兩種管理模式。受美國的凱撒模式影響,目前國內不少互聯網醫療的保險產品側重在健康管理,通過干預健康人群的日常生活,幫助他們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達到不得病、少得病的目標。無論是春雨醫生、掛號網或是平安好醫生,都在積極構建縱深的醫療服務體系,通過個性化、定制化的醫療延伸服務來達到吸引用戶的目的。在另外一種垂直管理模式當中,糖尿病是目前最活躍的病種,該模式通過干預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行為,使其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用藥習慣,以達到控制甚至降低血糖的目的,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最終減少醫療費用的支出。
值得注意的是,數據也是雙方“聯姻”的重點。在眾安保險、騰訊、丁香園的合作中,騰訊所承擔的主要角色就是大數據的收集和處理,有了這個數據,通過丁香園在醫療端支持,眾安保險可以在后端對數據進行有效應用,浮動保額的保險才能真正有針對性地發揮作用。在人保財險與春雨醫生的合作中,大數據的開發與應用同樣是重點,而且這直接關系到未來保險產品的設計以及盈利點的產生。
基于國外經驗和處理數據的邏輯,互聯網醫療機構與險企的這場“婚姻”能夠持續多久,又是否甜蜜?答案拭目以待。
(來源: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