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醫學院協會預計,到2025年,隨著現職醫生退休、“嬰兒潮”一代變老,以及可負擔醫療法案生效,美國將面臨高達9萬名醫生的短缺。
假使這一預估成實,對于醫療保健系統說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不過正是這種“危險”促發了遠程醫療的展開,比如,電話問診、視頻監視等,其中還有一種新興技術——遠程醫療服務亭(Telemedicine Kiosks)。
它的外形就像一個普通的大型電話亭。走進去,你會發現里面一應俱全,不僅有大量醫療器具,還具有大屏幕操作系統,全網絡覆蓋設置。患者可以無需預約,直接走進這個簡約型的小亭,和醫生進行遠程交流,得到診治。
其方便、快捷的特點迅速成為國有企業健康項目、衛生保健、衛生系統推廣策略的主要部分。據預估,美國市場的遠程醫療服務亭將從2015年的10,000個增長到2020年的36,000個。
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市場把握在American Well、HealthSpot等遠程醫療供應商。目前它們的合作對象主要是藥店、醫院、超市等。
American Well
創立時間:2006年
遠程醫療服務亭:The Health Kiosk
它主要是為美國衛生系統、零售商、雇主服務,為消費者提供一個獲取遠程醫療服務的私密空間,患者能夠使用其中的高畫質視訊服務,與大夫進行實時通話。
主要特征有:
● 擁有觸屏界面;
● 高清攝像頭;
● 完整的外圍設備和高質量的生物特征設備,可以實時檢查患者;
● 可支持生命體征采集的視頻教程;
● 藥物集成化;
● 可為持有信用卡或駕照的顧客服務;
● 有全國范圍內的認證醫生,全天候24小時;
收費情況:如果醫療保險沒有覆蓋遠程醫療服務的情況下,10分鐘的咨詢需要49美元。
HealthSpot
創立時間:2010年
遠程醫療服務亭:HealthSpot station
一個遠端臨場膠囊型小屋,為病人提供完全私密的、無需預約的遠程醫療服務。這個膠囊型小屋內部有成套的數字化工具,可進行遠端診斷,如脈搏血氧計、血壓袖帶、觸摸屏、視頻會議系統、耳鏡、聽診器等等,并且小屋還會配備一名隨護人員為病人提供幫助,維護服務亭清潔等。病人通過高清視頻會議或者一系列關聯醫療設備連線到專業認證的健康專家,與醫生進行實時溝通。
自2012年底曝出HealthSpot Station的推出后,其部署遠程醫療的雄心就開始了。
2013年1月9日,與Teladoc達成戰略合作,Teladoc利用HealthSpot的先進技術,引入更多顧客,包括企業員工、衛生體系、病人等。Teladoc為醫生提供電話或視頻會議咨詢、免費電子病歷等。這是Teladoc除了電話和視頻,開辟另一條遠程醫療的新途徑。
同月,又宣布和邁阿密兒童醫院(Miami Children’s Hospital)展開合作。邁阿密兒童醫院全球遠程醫療指揮中心將會利用HealthSpot Station為家長、兒童提供優秀的兒科專家診療,接受電子處方。
2014年5月,與克利夫蘭診所合作,成立一家合資企業,旨在使用遠程醫療技術覆蓋更多病人。
同年11月7日,Rite Aid宣布和HealthSpot達成協議,部署多個HealthSpot Station,為病人提供便捷的遠程醫療服務。并計劃將創新醫療服務延伸覆蓋至鄉村地區的病人。順道說下,Rite Aid是美國第三大,東海岸第一大連鎖藥店,財富500強公司之一。
Rite Aid 美國分布圖(2015年9月)
同月,和美國施樂(Xerox)達成戰略投資協議,施樂將幫助HealthSpot加速部署HealthSpot Station。并將HealthSpot的軟件平臺與其業務流程服務(BPS)整合,成為HealthSpot的BPS供應商。同時HealthSpot Station也將采用施樂的IT基礎設施來實現其一系列遠程醫療服務。
此外,還與梅奧診所合作,約2000名奧斯汀和艾伯特利的梅奧員工能夠使用HealthSpot Station連線梅奧醫生、護士、助理醫師。
另外,在WALGREENS(沃爾格林)零售藥店、沃爾瑪中都出現了HealthSpot station遠程醫療亭。
收費情況:HealthSpot 正和醫療保險公司合作,和去診所看醫生一樣,患者可報銷醫療保險。如果病人沒有保險,HealthSpot Station問診花費約$59-$79,比起傳統診所或者緊急護理中心來說,算是一個實在的選擇。HealthSpot調查顯示,在美國已有15個州提供遠程醫療保險報銷。另外,12個州支持使用電子病歷。病人可以在醫療費用上漲或當地醫療資源不足時尋求這樣一種備選方案。
CVS Health
創立年份:1963年
遠程醫療服務亭:MinuteClinic
MinuteClinic是CVS 在2006年收購的一家美國最大的以零售為基礎的健康連鎖診所公司,它也是美國最大的免預約醫療診所。診所為保證治療時間短、費用低的要求,僅僅處理簡單、易診斷的疾病。這些疾病,護士根據公司IT系統提供的指南進行處理,病人問診記錄會自動寫入電子病歷中。
到2014年中,MinuteClinic已經分布于全國29個州的900多個地點。截至目前,MinuteClinic接待患者人數已經創下一個新里程碑——2500萬。
診療范圍:
▌小病小傷:MinuteClinic的醫生能夠對各種輕微的病癥進行評估、診斷、治療,包括支氣管炎、流感、鏈球菌性喉炎、膀胱感染、輕度燒傷及切割傷、蚊蟲叮咬等
▌監控探測:MinuteClinic的醫生能夠檢測血壓、膽固醇、血糖等身體質量指數。如果患者需要針對如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監控措施,MinuteClinic也提供監控、教育支持。
▌接種注射疫苗:MinuteClinic為兒童、青少年和成年人提供常用疫苗,能輕松保護病人及其家人,另外MinuteClinic也可以注射處方避孕藥和維他命B12。
▌療養與體檢:MinuteClinic還能提供衛生保健項目,如戒煙和減重服務。
據調查,患者對MinuteClinic的滿意度高達95%。
收費情況:MinuteClinic的服務價格就像麥當勞餐廳菜單一樣清楚地列出,晚上、周末照常營業。并且會明確告知病人等候時間,所有的治療時間都不會超過15分鐘,價格在$30-$110左右。
Doctor On Demand
創立年份:2012年
遠程醫療服務亭:虛擬電子遠程健康站
這個醫療亭主要為藥品零售店顧客提供全套服務,即使是在晚上和周末,它也照常營業。早在去年,Doctor On Demand(DOD)就在芝加哥的Mariano雜貨店開始了小范圍試點,但那時尚處于設計階段。今年7月初,開始在紐約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弗吉尼亞州的4所韋格曼斯食品超市(Wegmans Food Markets)展開試點項目。
當前,Doctor On Demand正處于快速發展期,在2015年6月完成了5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
該公司已經和Computerized Screening Inc.(CSI)開始合作,使用它的虛擬電子遠程健康站。
收費情況:一次問診需要40美元,相當于零售診所(CVS,$80-100)來說,打了個半折。但是,診所提供的服務要比DOD更廣泛些,一些服務需要面對面,比如疫苗注射、實驗測試(血液、尿液)等。
SoloHealth
創立時間:2007年
遠程醫療服務亭:SoloHealth健康保健站
它是一個開放式的自助服務亭,主要為消費者提供視力、血壓、體重、身體質量指數、癥狀檢查,以及免費的整體健康風險評估。它也可以為消費者連接本地的專業人士,通過進入他們的數據庫,幫助消費者進入最合適、最精確的醫療保健系統。此外,保健站還可以作為一個提供健康信息服務的有價值的資源庫,一個方便的、人性化的、易于訪問的存儲和分享的健康信息平臺。
至目前,已經超過有3000+個零售點,包括沃爾瑪、Safeway公司、山姆俱樂部和Schnuck市場。
收費情況:免費
根據動脈網從醫療亭供應商的角度收集的信息來看,雖然目前醫療服務亭供應商不多,但醫院、藥店等醫療點,以及生活消費類場所的應用在擴大。
就遠程醫療這個體系來看,相比電子郵件、電話問診、Uber式醫療保健等方式來說,遠程問診服務亭主要有以下幾個優勢:
1)更好地發揮了醫務人員的能力:首先,根據調查,只有少數醫生愿意提供上門服務;其次,即使去了,但他們所能攜帶的儀器也是有限的,所以能做出的診斷也就屈指可數;再次,從其他行業的020上門服務來看,用戶意愿并不強烈,最終還是演變為到店服務。
2)“面對面”問診:遠程醫療服務亭一般配有相應監測設備,如監測血壓、體重、視力等。
3)社區服務延伸:通過在普通藥店、雜貨店甚至校園部署遠程醫療服務亭,讓醫療資源稀缺的社區也能夠享受到同等照顧。
此外,它們的分布主要有三種模式:單獨的醫療亭;有護士監護的醫療亭;以及類似診所的快捷診所。相比線上,它們有更多服務選擇,相比線下,資源更多,患者參與度更強。醫療亭算是整合了兩者的特點,也就是O+O(on+off)模式,而這一定是未來互聯網醫療發展的方向。
(來源:杏仁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