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山東省立醫院 數字化門診提升醫院服務能力

    山東省立醫院 數字化門診提升醫院服務能力

    ? ? ? ?走進山東省立醫院,與其他省市的綜合性三甲醫院不同,你會特別驚詫于其門診大樓的井然有序。這種“有序”是因為患者為數不多,還是省醫有特殊流程?無論在醫院的哪一層樓,記者都找不到“掛號處”的存在,但患者卻沒有因為掛號處的缺失而出現絲毫焦急和忙亂的情緒。抱著種種疑問,記者采訪了其門診部主任劉靜,原來門診大廳的這種規范和有序是其近年來實行“全門診預約”、合理分配患者就醫時間所取得的成果。

    “全門診預約”的實現

    “您已成功預約孫成剛。時間2015年05月03日10:30 ,注意:門診就診須實名制辦理我院門診醫卡通;請按預約時間準時到達就診科室分診臺分診……”與其他醫院的網上預約不同,患者在預約專家時,可以自主選擇就診時間段,而專家的接診時間段是根據專業特點和專家的接診能力個性化定制的。

    “目前,省醫已經實現了全門診預約流程,將電話預約、網上預約、現場預約、診間預約、中長期預約五種預約方式,納入統一平臺管理,實現預約信息的互通和整合。”劉靜說。

    原來,省醫并不是沒有掛號處,而是將掛號處“轉移”到了網上。“醫院最初建設門診樓時是按照3000人次/ 日的門診量建設,但我們現在的日門診量已突破1 萬人次。‘全門診預約’,是近年來門診部和信息網絡中心合作完成的一項重要工作。”劉靜說。

    和信息部門綁定在一起

    談到和信息部門共同推進“全門診預約”工作,劉靜說,門診部和信息網絡中心都是基于把工作做好為出發點,在這個基準上,雙方的合作就是在綁定在一起的“兄弟部門”。“從我來到門診部開始,我們和信息部門的合作就一直在開展。我們雙方就像是兄弟部門一樣,只要是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和推進,我們的工作都是綁定在一起的。”劉靜說,“門診部就像是一個合作的橋梁和通道,把臨床的需求用計算機的語言表達給信息網絡中心。”

    為了協助信息網絡中心推進“全門診預約”的全面實施,兩部門不但展開了兄弟一般的互助合作,還建立了一整套合作機制,確保信息化推進工作的有序進行。

    建立規范的會議機制? 在“全門診預約”推進的初期,門診部和信息網絡中心有非常多的需要溝通和交流的地方,為了方便雙方交流,雙方建立了規范的會議溝通機制,一周開3 ~5 次。而這個會議機制也得到了信息網絡中心主任包國鋒的重視,每次例會都會在信息網絡運維管理和質控平臺中備案,負責人將會議概要、會議記錄生成Word文檔進行儲存,以便大家查詢和瀏覽。

    不擱置,面對面解決問題? 眾所周知,醫院門診是對網絡實效性要求最嚴格的部門,所以為了避免對臨床造成干擾,在預約推行的最初階段,信息網絡中心在試點臨床科室都是“1 對1 ”地進行服務,出現問題馬上解決。

    “工作中最怕的是背靠背解決問題。”劉靜說,“信息網絡中心的三位主任在考慮問題時更善于跳出技術,從總體著眼,面對面地和門診部就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這保證了工作的順利推進。”

    門診部是需求的把關者

    隨著醫改的要求和臨床工作的進展,臨床會有很多新的需求出現。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不斷產生的“需求”是信息化發展的動力,而門診部就是這些“需求”的把關者。

    “信息網絡中心在醫院的服務面是360 度無死角的,如果大家挨個兒去和他們溝通,工作就無法很好地開展。我們是做門診管理的,臨床方面對信息化的需求首先會提給我們進行評估與過濾,對醫院、患者、臨床三方有利,符合醫療規范的需求才可以提交給信息網絡中心進行開發,這樣可以避免需求撞車與資源浪費。”劉靜說。

    從劉靜來到門診部至今,和信息網絡中心的合作就沒有間斷過。就像劉靜所說,門診部和信息網絡中心的合作就像兄弟部門一樣綁定在一起,將其技術和能力幫助臨床需求真正落地,才能將信息化建設工作持續地、健康地推行下去。

    (來源:e醫療)

    關鍵詞:健康醫療移動醫療可穿戴設備智慧醫療遠程醫療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