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及世界移動通信大會(WMC)上,可穿戴設備成為最為引人關注的熱點,各大ICT廠商均瞄準可穿戴設備市場推出產品,這些新產品擁有的共同特點就是,廣泛應用于醫療健康領域。據研究認為,醫療是可穿戴設備最具前景的應用領域;我國大市場的獨特優勢使得可穿戴設備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市場空間廣闊,成為一個正在快速發展的新興領域,一些可穿戴設備廠商正積極發展醫療健康應用,但目前仍然缺乏典型的成功應用案例。
可提供三級醫療健康服務
可穿戴設備能在初級、中級、高級3個層次上為醫療健康服務,在體征信息連續監測,鏈接云平臺實現醫學診斷,綜合醫學科技助力疾病治療等方面為健康服務提供強大支撐。
初級應用是目前可穿戴設備醫療健康應用最常見的形式,在運動健康領域運用較多,在醫療領域用得較少。簡單來說,初級應用就是可穿戴設備運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將傳感器、無線通信、多媒體等技術嵌入到手環、手表、眼鏡、鞋、服裝等人們平常穿戴的服飾中,從而可通過RFID傳感器采集血糖、血壓、心率、血氧含量、體溫、呼吸頻率等人體體征信息。由于可穿戴設備采取無創連續監測技術,使人們可以在無創情況下實現體征信息連續監測,從而得到完整體征信息,利于疾病的發現及診斷。
中級應用是指,可穿戴設備可以通過與云計算及大數據相關技術相結合應用于醫療健康領域,將初級應用中可穿戴設備采集到的體征信息發送到云平臺,醫生可以通過云平臺中大量連續的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從而及時發現疾病。由“治已病”轉向“治未病”,從而減輕醫療機構診療負擔;由于云計算的特點,運用云計算技術可以實現資源共享,解決資源分布不平衡等問題,在我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情況下,可穿戴設備結合云平臺應用于醫療健康領域可以有效緩解我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
破除三大發展障礙
醫療信息系統建設滯后、缺乏統一規劃和標準以及運營機制尚未完成這三方面是主要影響可穿戴設備醫療健康應用市場發展的因素。
可穿戴設備醫療健康應用需要基于較為完善的醫療信息系統建設,最近幾年我國醫院信息系統得到快速發展,無論是國家、醫院還是軟件公司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與財力,但相對其他國家而言,我國對醫院信息系統投入仍然不足。與其他領域信息系統建設相比,我國醫療信息系統建設進程較為封閉落后,且醫療衛生機構中醫療信息系統建設差距較大。
近幾年,我國加快醫療信息化建設步伐,全國各地紛紛探索建設醫療信息化系統。然而,由于缺乏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目前各地區和機構在進行醫療健康領域信息化建設時大都根據自身需求建立獨立的信息系統,以滿足各自業務的發展需要,這些系統較為封閉,不能實現信息交換和共享。醫療信息系統缺乏統一規劃和標準。
另外,我國可穿戴設備醫療健康領域運營機制尚未形成,使得可穿戴設備醫療健康應用難以推進。
總體而言,平臺機制問題已成為可穿戴設備醫療健康應用市場發展的主要障礙,破除這些障礙需從三方面著手:一是支持云計算、大數據發展,搭建可穿戴設備醫療健康應用平臺;二是推進醫療信息化建設,活化醫療信息系統建設機制;三是在保證投資前提下,積極引入市場機制搞活運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