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舉行,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在論壇期間場接受了訪問。劉積仁是中國第一個計算機應用專業博士,在1991年創建東軟,1999年開始擔任董事長,他主要闡述了中國軟件的市場發展,互聯網信息業的走向,以及中國業界在世界中的競爭力等焦點話題。
劉積仁認為,當今軟件的大趨勢是越來越普及化、消費品化,并在幾個方面產生新的趨勢,這包括軟件與制造業,譬如汽車業互聯網化的結合;還有金融業互聯網化,醫療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等等,都成為了軟件業的新熱點。
劉積仁著重解讀了醫療領域的信息化。劉說,IT信息的技術會使社會醫療公平性的問題得到很大程度的解決機會。“我認為,信息技術是下一個顛覆傳統醫療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推動力。事實上,當信息技術在改變一個社會的運行的形態的時候,都是源自于有沖突,然后挑戰、討論、爭論,最后往往是應用變成了事實,實踐證明了這一個選擇。”
誠言,數字化醫療的發展在中國正在興起,但中國衛生體制則未有“響應”,譬如遠程醫療在中國醫療體系里仍處于灰色地帶。劉積仁認為,醫療領域的信息化遠景是非常明確的,會在不斷的討論中得到發展,這跟信用卡、網購當初的發展是相似的——“需求會拉動你來駕馭它,會來改變你自己。”
劉積仁形容,目前互聯網開發已經走到“越來越嚴肅化”的階段,在這樣的階段,軟件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因為需要更多、更精確的數據,更強的計算,更嚴肅的規則的制定,還要標識出來服務提供者和被服務者的明確關系——“在網上買了一個東西你也不太在乎,因為它可以有退貨,但醫療是不能退貨的,在互聯網上要做到像現實世界那樣,面對面一樣的精準。”
在中國,已經有很多創業資本投身到數字化醫療的領域,東軟則致力建立IT平臺,通過信息技術促進醫院服務更有效的到達社區和個人。劉積仁說,有些嘗試已經在進行,譬如通過通過物聯網的技術,通過大數據搜集、可穿戴設備建立動態健康檔案,同時讓信息與醫院系統共享起來,構造一個新的醫療IT平臺。
“(數字化醫療)成功的標志一定是同樣的質量,更快捷的服務,更低成本的服務。所以在這個方面,成功的企業需要特別好的技術的積累,特別好的對客戶,或者對醫療的經驗和能力才可以做得到。我相信大家的追求都是對的,方向也都是對的,但是最終的成功的,肯定不是全部,這和所有的產業也都一樣。”劉積仁這樣評論當前的數字醫療投資熱。
另外,劉積仁認為,從全球眼光看,互聯網給很多產業帶來了顛覆的機會,能夠讓行業去經驗化的跳躍式的發展,因此中國很多互聯網企業快速的崛起,也帶來了中國,乃至全世界大范圍進軍的可能,在教育、醫療、基礎設施、公共平臺等方面,未來中國企業在世界上可以走得更快,更有效率。
最后,劉積仁給有志于利用互聯網、信息化對傳統產業進行顛覆性創新的機構或同仁給出建議:“當大家都認為是機會的時候,要小心地想一想這個機會對你意味著什么,因為可能這個機會并不是屬于你,但是它確實是一個大機會。另外,大機會最終的形成已經不完全是技術,還要有很好的商業的形態,也要有強大的資本的結合,所以開放、協同、多元化的思維十分重要。如果說任何一個新機會里面都有成功者和失敗者,失敗不是因為機會不對,而是失敗者對失敗者資深沒有認識得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