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健康運動APP靠譜嗎?

    健康運動APP靠譜嗎?

    健康運動APP靠譜嗎?-智醫療網

    近來許多人都開始使用健康運動應用程序(APP),并在朋友圈曬出今天又走了多少步等信息,但也有不少人心懷疑問:這些應用給出的結果準確嗎?

    有統計數據顯示,至少20%的智能手機用戶下載了健康運動應用。在各大社交平臺上,也出現了“微信運動”和“微博運動”等幫助讀取相關信息的工具,如微信運動可作為一個數據平臺,支持接入小米、咕咚等智能手環,它還可以匯總蘋果手機自帶的計步服務的數據。

    數據準確性也許沒那么重要

    這些設備計步服務的原理是,人在步行時重心會有改變,設備中傳感器和協作器感受到重心移動并進行計數。但是如果走路時手機沒帶在身上,或是坐在工位上由于各種原因帶動手機搖晃,這樣記錄下的步數肯定不會準確。

    關于看似更為專業的運動手環,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萊溫頓曾在今年初做過一個相關報道。萊溫頓稱其試用了四款著名運動手環產品如Fitbit、Jawbone、Misfit等,并對檢測數據進行了橫向對比。結果顯示,不同設備在計步、計算熱量消耗等多項數據上都存在偏差,如某日記者的行走距離在不同設備上的差距達到23%,消耗熱量的差別也達到2649卡路里,這和一個成年女性一天攝入的熱量差不多。

    對此,幾個品牌都表示運動手環檢測數據的準確性沒有這么重要,重點在于為用戶呈現運動的規律和趨勢。這聽起來像借口,其實不無道理,鍛煉的關鍵在于堅持并有規律,這些設備能反映使用者在運動、生活作息上模式的改變,精確計數的意義相對不大。

     

    手機應用測疾病不靠譜

    如果我們不在意跑步、爬樓梯、走路數據的精確性,但下面這些功能就得警惕了:手機應用測血壓、血糖、膽固醇?監測癲癇、新生兒黃疸甚至皮膚癌?

    今年2月,《華爾街日報》報道說,蘋果公司最初希望蘋果手表能檢測心率、血壓等生理指標,但開發過程中發現相關傳感器的表現無法達標。例如,手腕上的汗毛、皮膚是干性還是油性、手表帶的松緊程度都對測量結果有一定影響。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還在去年對四種據稱可以探查皮膚癌的手機應用進行了檢測。結果發現,即使是準確性最高的應用,誤診率也在33%。今年初,有兩款黑色素瘤診斷應用已被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罰款。

    盡管相關應用開發者稱,他們開發皮膚癌診斷應用是為了教學研究用途。但紐約大學蘭貢醫療中心皮膚癌專家里赫爾評論說,不準確的結果很可能讓真正的皮膚癌患者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機,這些手機應用不斷增長的下載量讓人擔心。

     

    健康應用監管有待完善

    專業人士還表示,對一些“較真兒”的人來說,健康應用可能并不是件好事。今天為什么我沒走夠一萬步?為什么我的心率這么快?胳膊上的黑痣是不是變大了?諸如此類的問題再加上應用數據本身的準確性,這種心理上的壓力并不利于健康。

    蘋果公司曾說其健康應用平臺Healthkit“或許是一場健康革命的開始”,但一些醫療專業人士對此持保留意見。他們認為,移動健康應用的確存在巨大的市場,但從準確性、個人健康數據隱私保護、應用開發規范性等方面都還存在問題。

    這方面的監管還有待完善。2014年,美國食品衛生管理局發布了對手機醫療應用開發者的管理條例。但該機構強調,他們管理的只是少數對消費者具有高風險的應用,例如用手機控制醫療器械。但由于很多應用目前不屬于“醫療器械”的范疇,反而不受有關部門的監管。(責任編輯:西西 來源:科技日報)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