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嬰幼兒可穿戴式體溫計的分析報告

    嬰幼兒可穿戴式體溫計的分析報告

    【MHC可穿戴式醫療】根據2013年10月10日中國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簽訂的《水俁公約》,世界衛生組織(WHO)于2013年10月12日發布指導方針,表示應在2020年底前停止制造和進出口含汞的體溫計和血壓計。

    嬰幼兒可穿戴式體溫計的分析報告-智醫療網

      《水俁公約》的落地,將對中國的多方面涉汞產業帶來沖擊。《水俁公約》約定到2020年,中國禁止生產和銷售含汞的體溫計、血壓計。依據這一公約,到2017年,中國的醫院,預計將有700萬個左右的含汞體溫計被替換,到2020年將有3500萬個體溫計被替換。

    龐大的市場空間和前景,吸引了不少移動應用開發者已進入智能穿戴領域淘金,智能醫療設備中的智能產品更是紅得發紫。涌入這個領域的弄潮兒不乏有大型的醫藥集團、科技巨頭、還有新興企業、創業團隊等。很多人集中在智能體溫計的領域,其中涌現了很多創新的智能產品,都在為快速解決有嬰之家的寶寶發燒煩惱而進行科技創新,比如穿戴式智能體溫計。

    一、穿戴式智能體溫計的產品定位

    1、用戶群體:家有0-7歲的有嬰之家,其中家有0-4歲的群體的需求比較剛性。

    2、市場需求:兒童在成長中,會伴隨著發熱,父母或者監護人對寶寶的體溫進行實時檢測時呵護寶寶和及時給予寶寶治療的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

    3、需求痛點: 傳統測量方法需要護理人和幼童合作完成,測量數據為即時數據,測量時間大約5-15分鐘,如需持續監測幼童體溫需多次反復測量,并通過讀取測量值自行判斷是否需要采取相應措施。傳統體溫計與穿戴式體溫計的信息對比詳見下圖:

    4、現狀:可穿戴體溫計檢測體溫時,操作時只需要一次佩戴,監測將持續進行。佩戴方式目前有兩種:捆綁式扣戴(通過魔術扣)和3M膠粘合皮膚。佩戴完成后至第一次測出準確體溫值所需時間根據產品不同在1~8分鐘之間不等。隨后將持續進行體溫測量并通過藍牙4.0技術將測得數據傳輸到智能終端(手機,平板)上的相應APP中,實時記錄體溫數據波動,并根據用戶設定值判斷是否需要發出告警。

    二、穿戴式智能體溫計的用戶體驗要求

    1、剛性需求:

    快速而準確的體溫測量;

    無痛苦無刺激性的測量方式;

    持續、有效、穩定、有效的測量紀錄;

    及時對異常體溫進行報警;

    遠程可監控測量結果;

    測量數據能夠共享;

    2、安全需求

    親膚,無毒無刺激性、低輻射

    不勒傷寶寶皮膚

    防嬰兒誤吞設計

    3、隱形需求

    低能耗,可持久工作(監測時間長)

    操作簡便,交互友好(易上手,好操作)

    續航能力強、方便更換電池、抗老化(使用周期不固定,可能長期待機)

    用藥提醒及醫療知識貼士(提供有效信息,避免慌亂)

    三、穿戴式智能體溫計的產品分析

    1、膠貼式智能體溫計(可換電池)

    1.1、iThermonitor發燒總監(售價:399元)

    iThermonitor相對來說是這個領域出現得較早的產品,隨后很多產品都是基于這款發燒總監來進行設計和創新的。

    相較于其他產品,iThermonitor顯得更為輕薄扁平,能更好的貼合寶寶的身體,異物感較弱。而也因為輕薄的特點它放棄了顯示屏,也就是說無法脫離智能終端設備(手機、平板)單獨實現功能。

    它的粘合方式為3M醫用膠布粘合,這也就意味著每一次的使用都需要用戶自己用膠布將設備貼在寶寶身上。無論是貼設備和取設備的方式都稍顯復雜,而且因個體差異存在對膠布過敏的情況,黏在設備上的膠質也不易于清潔。

    設備電池設計為可更換紐扣電池,理論工作時間120天(每天8小時),但頻繁同步數據會加大耗電量。

    傳輸上統一采用藍牙4.0技術,覆蓋范圍有限,穩定性較強。如果需要遠程監控則需要兩臺智能終端設備,一臺在硬件附件接收數據并同步到云端,另一臺直接從云端接收監測數據。

    具體參數如下:

    規格: 51.9mmx31.6mmx6.5mm

    重量:6g

    量程:25 ~45

    工作時間: 120(day) x 8h

    固定方式:3M膠布腋下貼合

    顯示方式:智能終端設備顯示

    傳輸方式:藍牙4.0

    iThermonitor的APP算是同類產品中做得比較

    出色的。界面簡單大方,交互方便易懂,容易上

    手,實用性很強。尤其是記錄功能無論是波形圖

    或者日歷都比較清晰明了。

    點評:

    優勢:產品功能簡單明確,硬件造型專業而具有科技感,對目標用戶很有吸引力,單一,精致且專業;APP功能豐富而無冗余,美觀實用。產品還設置了低溫預警功能,確保產品意外脫落后用戶能及時得到反饋;

    劣勢: 沒有顯示屏,脫離智能終端無法獨立工作;膠帶粘貼的方式個別寶寶會產品黏膠過敏,并且撕下時,同時也存在清理的麻煩,摘取設備時的操作復雜以及對幼兒皮膚的刺激和造成撕痛感等問題;部分交互設計不合理(Pad端橫屏情況下返回鍵放在底部居中位置,反人類設計)。

    1.2 同類產品:

    (1)MageWorld麥秸智能體溫計(售價:399元)

    (脫離智能終端無法獨立工作;膠帶粘貼的方式個別寶寶會產品黏膠過敏,并且撕下時,同時也存在清理的麻煩,摘取設備時的操作復雜以及對幼兒皮膚的刺激和造成撕痛感等問題)

    (2)Smart Beam 豆芽智能體溫計(售價:398元)

    (小巧,但是也不符合國家GB6675-2003規范,沒有做3歲以下兒童防誤吞設計。)

    2、捆綁式智能體溫計

    2.1 iFever智能體溫計(售價:158元)

    在測量體溫的基礎功能上來講,iFever和其他產品的差別并不大。而與眾不同的是當眾多產品朝著輕薄貼片式發展的時候,iFever選擇了手表扣戴式的設計。不再需要醫用膠布或其他粘合物,只需要通過貼合臂帶兩側的魔術貼就可以將iFever固定在寶寶腋窩處,杜絕了寶寶的皮膚過敏的現象。

    另一個特點在于拋棄了一味追求輕薄的外形,iFever具備了一塊獨立的顯示屏,也就意味著在脫離了智能終端設備的情況下它依然能夠獨立工作。還原了智能體溫計屬于體溫計的本質,而不是單純的一個電子設備產品。

    設備電池設計為可更換紐扣電池,理論工作時間40天(每天24小時),但頻繁同步數據會加大耗電量。

    傳輸上統一采用藍牙4.0技術,覆蓋范圍有限,穩定性較強。如果需要遠程監控則需要兩臺智能終端設備,一臺在硬件附件接收數據并同步到云端,另一臺直接從云端接收監測數據。

    醫用布料的帶子,雖然柔軟,但是無法更換和清洗不易。

    具體參數如下:

    規格 :51.9mmx31.6mmx6.5mm

    重量 :14.5g

    量程 :32 ~42.9

    工作時間 :45(day) x 24h

    固定方式 :魔術貼,手表式

    顯示方式 :設備,終端雙屏顯示

    傳輸方式 :藍牙4.0

    iFever的APP目前版本功能比較單一,主要是突出實時溫度顯示和呵護界面的溫度表格繪制功能,突出了關鍵的測溫和監控功能。已經擁有中英文版本,app存在的需要手機注冊問題,服務器回復信息有時有些滯后導致注冊驗證碼收取的及時性一般。

    點評:

    優勢:手表扣戴式設計,佩戴方便;自帶顯示屏即使沒有智能終端設備的情況下也可以獨立工作這點很實用;同時該設備不做關機設置,一直處于測溫工作狀態,藍牙一連接上就可以快速得到數據。

    劣勢: 手表式造型雖然佩戴方便但仍然存在一定設計缺陷,因為固定在手臂上,測量時須手臂貼緊身體,而寶寶好動很容易導致測量值無法達到腋窩的當時溫度。只有高溫預警沒有低溫預警,很可能設備已經松動或脫離了測量點用戶卻得不到及時反饋。APP表格繪制功能比較單一。

    2.2 已經上市的同類產品:

    (1)寶兒智能體溫計(售價:198元)

    (硅膠材質,透氣性能低,只有智能終端顯示,脫離智能終端無法單獨工作);

    (2)達樂智能體溫計(售價:198元)

    (分離式捆綁設計,硅膠材質,透氣性能低,只有智能終端顯示,脫離智能終端無法單獨工作);

    3、膠貼式體溫計(電池不可更換)

    育兒寶(售價:?398元)

    其實第一次看到這款產品就不難發現它與iThermonitor驚人的相似,在iThermonitor的基礎上稍稍改變了外形。使用方法也是相類似的。但為了體現對輕薄小巧的極致追求,育兒寶這款產品甚至放棄了可更換電池的設計,采用內置電池供電,這就意味著當電量耗盡時用戶不得不找到廠商更換電池,給客戶帶來不便。

    而高強度的防水功能是該產品的一大賣點,不僅是測體溫,在宣傳中它甚至可以拿來測水和食物的溫度。在多種場景下這樣的功能都是具備一定價值的,無論是汗液或是用來降溫的濕毛巾都不會對設備本身造成損傷。

    為了實現防水功能,育兒寶可穿戴體溫計全身無實體鍵,連開關也沒有。硬件的啟動和待機不得不通過配套的盒子來進行,這樣的設計再一次讓人感到擔憂,如果在盒子損壞或遺失的情況下,該產品將持續工作至電量耗盡。

    具體參數如下:

    規格 : 51mm*32mm*7mm

    重量 :約6g

    量程 :32 ~42.9

    工作時間 :理論360d x 8h

    固定方式 :3M膠布

    顯示方式 :終端設備屏幕顯示

    傳輸方式 :藍牙4.0 (5m內有效)

    目前育兒寶的APP只有蘋果手機端可用,安卓端和pad都不可用。界面中規中矩比較簡單,重點功能聚焦在測量和監控折線圖上,清晰明了。

    輔助的功能如提醒鬧鐘和藍牙斷開警報實用性較強。不過也存在沒有低溫警報或產品脫落警報,這些細節需要加強。

    點評:

    優勢:非常的小巧,對于膠布固定這種方式來講越小巧當然固定效果越好,異物感越弱;防水功能是個亮點,物理降溫或出汗的情況下都容易遇水,更何況有了防水功能在清理膠布殘余的時候也更加方便安全;

    劣勢:膠帶粘貼的方式個別寶寶會產品黏膠過敏,摘取設備時的操作復雜以及對幼兒皮膚的刺激和造成撕痛感等問題,電池不可更換比較不方便,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實體開關鍵,離開了配套的盒子該產品將持續工作直到沒電,隨后只能找到廠家更換電池,這顯然不合理,或者可以考慮在APP中實現產品的開關功能;另外,更加致命的是:這個產品不符合國家GB6675-2003規范,沒有做3歲以下兒童防誤吞設計。

    同類產品:

    (暫無)

    四、穿戴式智能體溫計的產品特征

    藍牙4.0

    產品都使用藍牙4.0傳輸,這樣的傳輸方式穩定性,但是距離非常有限,遠端操控其實有效范圍最多只到10米,在住宅面積較大時或需要穿越多層墻壁時信號都會有所衰弱;

    云端傳輸

    云端傳輸需要環境復雜,除了硬件設備之外還需要一臺終端設備在藍牙覆蓋范圍內接收硬件監測數據,再通過這臺終端將數據上傳至互聯網,另一臺設備才能在遠端有網絡的情況下實現云端監控,步驟多而復雜。

    無脫落告警

    在夜間好動的幼兒完全有可能無意識活動導致穿戴設備的位置或工作狀態發生改變,而這些設備都沒有相應的告警設置。若此時幼兒病情惡化,用戶得不到及時反饋對產品的信賴程度將大受打擊。因此完全可以考慮設計脫落告警,當溫度驟降時響起警報。

    五、穿戴式智能體溫計的產品方向

    穿戴方式

    目前已有的兩種穿戴方式都不太理想。膠帶固定麻煩,粘貼撕扯痛苦多,而且有過敏可能性。手表式固定需要幼兒手臂貼近身體才能保證測得數據準確性,這點不可控性很大。所以通過合理的工業設計提出一種更合理的新固定方式將會很有競爭力。

    比如是否可以考慮把傳感器涉及到腋窩下,進行扣戴式設計處理,或者多個傳感器設計也未嘗不可,不過這個需要做好大量的數據采樣后才可以做溫度平衡和補償處理。

    傳輸方式

    現有藍牙4.0技術可以保留,但是為了實現正在意義上的云端監控可以考慮為設備添加一塊外置設備,用戶可以選擇是使用藍牙直接傳遞至終端或是將測量數據通過外置設備經wifi傳遞至互聯網再通過互聯網傳遞至終端。

    軟件設計

    軟件設計其實在整個產品中重要程度完全不亞于硬件,可惜只有少數廠家重視了這一點。因為畢竟是一個醫療類的產品,在交互上我們應該突出監測、告警等重點功能,讓操作變得直接迅速。沒有必要強加一些信息類功能去分散用戶注意力;親情類的溫馨設計風格或者簡約的素色風格均讓人覺得舒服。

    其他細節

    小巧、續航時間長、材料安全可靠、脫落告警、數據連接斷開告警這些點是必須注意的;獨立顯示器很有存在意義,否則難以取代傳統溫度計快速方便即時測量的功能;防水功能可圈可點,但是不能為了防水放棄實體開關機鍵和可拆換電池,否則會讓用戶很沒有安全感;交互界面設計規范,如前文中提到的底部居中返回鍵這類基本錯誤一定要避免;

    硬件技術快速迭代

    產品設計安全性和準確性放在第一位,提高溫度測量的精準性和快速性,快速迭代,技術創新與設計創新相結合,創客們在這個市場上將會有一定的作為,而且軟硬件結合,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差距不會特別大。

    (責任編輯:龍寳玉 轉載:安珀網 )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