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天津速度」天津市267家基層醫療機構正式加入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

    「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天津速度」天津市267家基層醫療機構正式加入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

    2021-07-05 資訊 Eli
    「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天津速度」天津市267家基層醫療機構正式加入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已關閉評論

    「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天津速度」天津市267家基層醫療機構正式加入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智醫療網

    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建設邁上新臺階!近日,隨著紅橋區衛健委與天津微醫總醫院完成基層健共體合作協議簽署,天津市全市16區267家基層醫院全部完成簽約。這也標志著一個以健康為目標,以家醫簽約和慢病管理為抓手,以績效分配為杠桿的緊密型互聯網醫聯體初步完成體系構建,正式向“管理、責任、服務、利益共同體”邁進。

    據了解,依托天津市人民政府與微醫集團簽署的《數字健康戰略合作協議》,2020年4月,在天津市衛生健康委主導下,天津微醫總醫院(天津微醫互聯網醫院)牽頭、協同全市267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共同組建“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 通過云管理、云服務、云藥房、云檢查“四朵云”賦能基層,為百姓提供診前、診中、診后全流程的醫療和健康維護服務,落實健康責任制,開創了省級行政區基層醫療數字化升級的先河。

    今年3月,“十四五”規劃綱要發布,對我國醫療健康行業發展提出了新時代的新要求。天津主動謀劃部署“十四五”期間重點工作,要求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能力提升為主線,加快實施健康天津行動,推動全民健康信息化高質量發展。

    為加快實現健康天津目標,天津市衛生健康委主導,天津微醫總醫院牽頭基層數字健共體建設,充分發揮互聯網醫院高效匹配資源、深度連接打通數據等優勢,搭建基層醫療衛生健康互聯網數字管理平臺,推動構建分級診療、合理診治和有序就醫新秩序,切實提升百姓健康指標、降低醫保支出增幅。

    其中,“云管理”平臺加速推進基層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目前已初步實現基本醫療、基本公衛、家醫簽約等系統的數據互聯互通;“云服務”平臺集中受理并開展了受居民關注的居家醫療、健康管理等服務,提升基層服務能力;“云藥房”平臺引入“互聯網+藥品保障”服務模式,強化基層藥品保障;“云檢查”平臺著力推進“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的服務模式,目前投用的云巡診車、云巡診包已實現基層檢測能力統一,檢驗信息互聯互通、結果互認。

    部分天津市民已開始享受到天津市基層健共體提供的優質便利的服務。家住津南區雙閘鎮的范先生因腦梗后遺癥長期臥床,大小便不能自理,現年62歲的他已有11年頑固面癱史。照顧他的家人通過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預約專業人員上門服務,經過多次上門診治及護理服務,范先生已經可以下床并扶著東西行走了,面癱情況也有所改善。“云服務”平臺已為范先生這一類行動不便的老人、慢病患者提供居家醫療服務超過500次,讓居民在家門口乃至足不出戶就可以獲得全方位的醫療健康服務。

    「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天津速度」天津市267家基層醫療機構正式加入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智醫療網

    “云藥房”平臺則幫助市民實現了方便快捷購藥。王阿姨今年62歲,因患有中重度骨質疏松癥,需要定期去津南區八里臺衛生院取藥,有時遇到藥品庫存不足,只能預約登記,等醫院購進藥品后再去醫院取藥。通過“云藥房”平臺,王阿姨定期復診后,只需在結算處留下聯系方式,轉天在家就可以收到快遞送來的藥品,既省去了等待的時間,又緩解了斷藥帶來的困擾。

    「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天津速度」天津市267家基層醫療機構正式加入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智醫療網

    據了解,經過持續一年的建設和運營,目前,天津市已有60家基層醫療機構逐步落地了基層數字健共體相關服務,累計服務患者數超過5.6萬人,完成基層數字健共體內處方流動近10萬張。為方便老年人使用,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還開通了客服電話95169022,受理關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居家醫療護理服務、慢病用藥保障服務等相關咨詢投訴建議。

    目前,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正在聯動基層醫院快速部署上線數字化的慢病管理服務。首期將基于數字化引擎平臺,規范管理路徑,為天津近40萬的糖尿病患者提供標準化、智能化的慢病管理服務,在依托互聯網醫院的“緊密型醫聯體”內,探索醫保按人頭打包付費等新型支付方式。根據醫療健康管理質量考核結果,落實“結余留用、超支不補”的激勵約束機制。在數字化慢病管理與新型健康責任機制的合力下,入組患者的各項健康指標有望得到持續改善,真正落地“健康責任制”。

    天津市衛健委基層衛生健康處處長郭宜鵬表示,此次267家基層醫療機構完成簽約是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的一個里程碑;未來,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將繼續聯合所有成員單位,發揮數字化賦能的優勢和作用,進一步做實做強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高基層藥品供應保障能力,建立以健康為中心的績效管理機制,真正實現基層“未病能防、有病能診、小病能治、大病能轉、慢病能管”, 讓老百姓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防、診、治、管、健”一體化健康服務。

    作者:侯硯

    來源:《小康》·中國小康網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