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各家醫療機構的信息化前些年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存在著缺乏統一規劃、發展不平衡,“信息孤島”、“信息煙囪”現象嚴重,難以實現數據互聯互通、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人民群眾普遍存在“看病難、看病貴、看病煩、看病亂”的認識。
為了破解上述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關鍵小事”, 為順應新時代新形勢下人民對看病就醫的新要求,著力實施了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項目,利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改善群眾看病就醫感受。有力地推動了全市“方便、高效、優質、普惠”的“舒心就醫”服務體系的形成。
新泰市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已經建成了覆蓋市、鄉、村三級的醫療數據平臺。截至目前匯集醫療健康數據8.08億條,整合有效健康檔案102.58萬份,已累計服務居民3531萬人次,為全市7050名醫護人員提供了有效的業務支撐。
1、搭建全民健康信息云平臺。
一是建設一張覆蓋轄區內市、鄉鎮(街道)、村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業務專線網絡;
二是在基層醫療機構部署云his系統;
三是建立全員人口、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基礎資源等四大數據庫,構建醫療健康大數據中心,打造統一、共享的全民健康信息云平臺。
2、實現居民健康服務一卡通。
采用身份證、居民社保卡等多種身份識別介質與電子健康卡相融合的模式,實現“醫療信息一張網,居民健康一卡通”,“一卡在手、就醫不愁”。
3、實現各類健康信息業務協同應用。
建立綜合業務協同應用體系,通過數據交互共享,實現信息互通共享和業務協同辦理。實現健康醫療大數據在平臺集聚、業務事項在平臺辦理、政府科學管理決策依托平臺支撐。
4、構建“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新模式。
借助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促進互聯網與醫療服務各個環節的融合,實現各醫療機構之間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檢驗檢查結果等的共享。
通過全民健康信息云平臺的建設,衛生管理者能動態掌握衛生服務資源和利用信息,實現科學管理和決策,提高醫療與服務質量的目的;
醫療服務人員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及時獲取必要的信息,以支持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公共衛生工作者能全面掌握人群健康信息,做好疾病預防、控制和健康促進工作。
在平臺的數據支撐下,居民可自主查詢個人在各個時間段、各醫療機構的就診信息、處方信息、檢驗檢查報告。
通過健康管理中心獲得遠程診療、專家閱片、專家會診、綠色通道等服務。
通過平臺處方流轉功能實現電子藥房購藥及配送。
通過家庭醫生平臺獲得慢性病、老年病、常見病的診療及隨訪服務,可通過定制家庭醫生增值服務包滿足居家康養、護理等服務需求。
通過健康商城實現商業保險、醫療互助、個人體檢、一線城市名醫預約、國外醫療服務通道等一系列周邊服務。
作者/來源:泰安市政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