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業界 > 不在身邊一樣“照看”老人 讓養老“智慧”起來

    不在身邊一樣“照看”老人 讓養老“智慧”起來

    不在身邊一樣“照看”老人 讓養老“智慧”起來-智醫療網

    不知不覺中就掌握了老人的日常健康情況

    打開手機應用,工作中的子女就能看到老人在家的身體狀態有無異常。這是近日舉辦的中國國際養老、輔具及康復醫療博覽會上,中興通訊旗下的中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一款智慧養老系統。

    這套系統中包含了多個傳感器,將傳感器安在冰箱、洗手間及臥室,老人經過時系統就能自動記錄,傳感器每天采集的老人行為數據會通過中興的健康云平臺分析,并將數據結果推送到子女的手機等終端。“子女通過手機終端可以觀察到云平臺發送的數據,比如老人的走路步速、作息時間等等,特別是該系統采用了領先的學習算法,能夠通過一段時間的監測掌握老人的行為規律,如有異常會向子女報警。”工作人員給記者演示時說。

    這款非侵入式的智慧養老產品很快受到了許多消費者關注。“剛剛體驗了一把,不僅方便易操作,而且這種系統是非接觸式的,不會對老人的日常生活產生干擾,比如裝攝像頭老人會覺得不自在。”35歲的吳江女士想為父母購置一套。

    除了老人行為監控系統,科技手段的加入讓許多養老醫療產品都“智慧”了起來。比如中興健康推出的血壓檢測系統及疲勞狀況檢測系統,只需要將一根手指夾在傳感器的“夾子”上5分鐘左右,在平板電腦或者手機應用上,就會顯示你的血壓心跳等多個指標,并且系統能據此判斷你是否處于亞健康狀態。

    各方力量凝聚讓智慧平臺更強大

    “中國的養老機構平均2—3個護理人員看護一個老人,而發達國家看護一人護理人員可達7—8個人。”中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士友說,如果不運用科技手段,在當前護理人員不足的情況下無法提高養老護理的質量。

    何士友認為,科技助力養老及老年健康,需要的不僅是智慧產品,更重要的還是智能平臺——科技產品采集數據,通過互聯網云平臺計算分析,再將數據結果發送給老人子女或者社區及養老、醫療服務機構。“這個平臺將醫院、社區衛生中心、家庭連接起來,全方位地給予老人關愛以及提供養老、康復、社區綜合服務等。”何士友說。

    目前,上海浦東新區的部分街道已經能夠接入這一智慧云平臺,年底平臺還將覆蓋浦東新區36個街鎮。

    這一平臺也是開放的。中興健康與上海浦東新區合作,牽頭成立了“浦東新區科技助老服務促進會”,目前已有33位成員,有養老服務機構,有日間照料機構,也有投資機構。“更多第三方資源的介入讓智慧平臺更強大,比如老人打應急電話,平臺能夠馬上定位到其附近的服務商并下單,15分鐘內就能響應老人要求。”何士友說,同時智慧平臺也能對服務商進行監控管理。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90年到2013年,我國65歲以上老人從6368萬飆升至1.3億,預計到2020年將增長到1.7億。“要改變我國傳統養老模式以及整個養老產業滯后且碎片化嚴重的現象,打造開放共融的智慧平臺,將是破解老齡化難題的一劑良藥。”何士友說。(責任編輯:西西 來源:人民日報)

    關鍵詞:智慧醫療醫療大數據移動醫療遠程醫療數字醫療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