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分享 > 移動技術幫助患者定期監測心房纖顫

    移動技術幫助患者定期監測心房纖顫

    現在,心房纖顫患者可以通過監測儀在家做心電圖。一款名為AliveCor的監測儀,連接wifi后,可以通過iPod取得心電圖,從而免去了患者反復的問診過程。

    這是一款最新研發的技術,1001名65歲以上的患者參與了該技術的測試,其中一半的患者使用了該技術,另一半患者作為對比組使用常規治療。使用該技術的患者每周要做兩次心電圖檢查,并把結果發送給醫生,如果患者顯現出發病跡象,這個頻率將加強,測試工作共持續了12個月以上。

    心房纖顫是指心臟顫動或不規律心跳,可能會引發血栓、中風或心跳驟停。

    移動技術幫助患者定期監測心房纖顫-智醫療網該技術具體操作程序如下圖:患者將手指放在監測儀的測試板測量心率,隨后連接的移動設備(如iPod)畫出被測者的心電圖波紋,并安全傳遞到醫生可讀取的服務器上。

    “這是評價遠程心電圖讀取和傳輸能力的首次隨機試驗,只需手持儀器就可以對65歲以上的高風險人群監測心房纖顫。這種方法在分辨心房纖顫方面比常規方法有效3倍,每例診斷平均只需1萬美元,可以廣泛適用于高危人群。”研究人員在報告中寫到。

    74%的測試患者一次不落地每周都提交了個人的心電圖。從第39周到第52周里,患者按醫囑每周提交了2次心電圖。患者對試驗的配合度與年齡無關,表明年長的患者與年輕的患者一樣配合試驗。

    這個項目的總費用為20.283萬美元,一共獲得了6萬余份心電圖。研究人員總結,“通過這個研究,我們發現,65歲以上心房纖顫和中風的高危患者而言,長達1年時間里每周堅持做2次心電圖并及時提交是行之有效的。”

    研究人員建議這種心房纖顫檢測應該成為一種常規治療手段,尤其對于高危患者更應如此。“結果表明,這個隨機試驗是臨床上可行,還節約成本,是避免心房纖顫引發中風的有效途徑。”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